興元路,洋州。
程毅的大纛出現在城下,與之一起出現的,有三萬大軍,以及數量高達一千門的大小炮。
在一聲聲呦嗬聲中,洋州城即將迎來的,將會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轟鳴。
“大帥,一切準備就緒。”
劉繼嗣撥馬來到程毅身邊,語氣中帶著興奮。
他即將見證的是,他這段時間的憋屈被洗刷。
敵人,是很強。
但他們麵對程毅的炮兵部隊的時候,隻會感到恐懼。
自打程毅有了造炮的辦法之後,程毅就一直追求效率與殺傷,他要的從來不是慢吞吞的洗滌,而是一輪積累之後的迅速爆發。
紅巾軍第一輪起義的高潮,即將落幕。
程毅必須在元朝反應過來之前,先把自己的積累壯大。
拿下漢中,他想打四川就打四川,想打陝西就打陝西。
屆時,才能真正開始影響元朝的大局。
不然真的延宕十年才收官的話,中原的人口真的要徹底報銷了。
程毅可不想跟朱元璋那樣,打一個中原,還得花費十幾年時間移民,才能收拾完中原,必須一口氣解決,同時還要將中原富裕的人口北遷草原,徹底吃掉元朝的全部疆域。
不然,他不是白打了嗎?
想到這裡,程毅對著劉繼嗣說:“下令開炮,一個時辰內,我要看到洋州轟開。”
“是!”
劉繼嗣應下,轉身下去。
片刻,炮響!
轟鳴咆哮,如同驚雷,整個戰場都被炮彈籠罩。
洋州城上,興元路同知巴哈呼土驚恐看著炮彈,程毅集中一千門炮,專門堵著北門,狂轟濫炸。
就剛才這一輪,他花費大力氣搭建起來的箭樓,已經千瘡百孔了。
“為什麼!為什麼程毅會有這樣的炮?”
不怪他驚懼,事實上,就連隨軍跟著來這裡看的劉二九,也是驚詫他造的炮。
隨著程毅的土法高爐冶煉技術,在這一年的時間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迭代,造炮的鋼鐵質量得到了提升。
雖然還是鐵範鑄炮,炮很容易炸膛,但隨著“定裝彈藥包”的概念出現之後,程毅的炮兵部隊走向了標準化,規格化。
雖然顯得很呆板,可重炮能在兩三裡外還保持殺傷,就足以震懾一切妄圖突襲的騎兵了。
更不要說,定裝彈藥包的概念,是為了降低填裝火藥的時候,容易出現的過量等問題。
這極大加強了火炮的使用壽命。
如今的鐵炮,基本上能夠比得上傳統炮的使用壽命了。
這對於整個軍隊來說,將會是巨大的戰力提升。
不過劉二九並不是為了看顧重炮來的,他是來實驗一尊巨炮的。
一門能轟十裡地的重炮,正在馬匹的牽引之下,壓在地上碾出深深溝壑。
等到這門炮到位,炮車的輪子立刻被卸了下來。
隨後,就聽到了令人牙酸的下墜聲。
重炮的炮身,徑直將身前的土壘壓扁了幾分,讓所有人都眼皮子狂跳。
“乖乖,這一門,怕不是得三四千斤?”
“沒錯的。”
不少炮隊長都湊了過來,嘖嘖說著,又伸手摸了摸冰涼銀白的炮身。
“就是這些鐵箍,膈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