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硯秋的動作依舊帶著點仿佛沒睡醒的懶散,但脊背卻自然而然地挺直了,下頜微揚,露出線條優美的脖頸和那顆若隱若現的紅瑪瑙耳墜。
“看法?”他開口,聲音清冽平穩,像冰泉滴落玉盤,瞬間壓過了底下所有細微的雜音。
林硯秋:“這個模型建立在三個錯誤的前提上,完美得不像真的,更像是……被人精心設計過的陷阱。”
一句話,石破天驚。
讓教室徹底安靜下來。
連陳教授鏡片後的眼睛都訝異地眯了一下,身體微微前傾。
“首先,”林硯秋目光淡然掃過巨大的投影。
他修長的手指隨意地虛點其中一行幾乎被所有人忽略的小字注釋,“這個折現率假設是基於‘星際航道政局未來三年絕對穩定’的前提。但根據‘星海年鑒’及航道管理局過去五十年公開數據。”
林硯秋:“該區域平均每1.4年就會發生一次局部衝突或重大航線管製事件,穩定性評估為c級高風險)。采用這個嚴重偏離行業基準的樂觀折現率,會讓目標公司估值虛高至少18,甚至更多。”
底下傳來幾聲抑製不住的倒抽冷氣的聲音。
剛才那個試圖解圍的優等生臉色瞬間變了,下意識地翻看自己的筆記。
似乎想找出反駁的依據,卻發現對方引用的數據精準無誤。
“其次,”林硯秋語速依舊不快不慢,卻每個字都清晰有力,砸在每個人的心上,“模型刻意淡化了並購後需要承接的隱性債務。看附注第七項,他們用了複雜的衍生工具組合對衝彙率風險。”
他的語氣沒有任何停頓,“但刻意忽略了主要對手方‘黑石資本’上個月已被聯合評級機構列入負麵觀察名單的事實。信用利差已悄然擴大,一旦觸發連鎖條款,實際現金流出將是這個模型預測值的三點二倍以上。”
林硯秋開始流暢地引用一係列數據,一組組關鍵財務比率、敏感性分析和壓力測試結果脫口而出,精準得可怕。
甚至與行業標準基準對比鮮明,邏輯鏈條清晰嚴密。
“所以,”他最後總結,語氣甚至帶上了一點無聊,仿佛在說一件早已明了、不言自喻的事,“這個看似前景輝煌、能帶來協同效應的並購案,本質上是替人接手一個即將爆炸的炸彈。最優解不是優化融資結構或談判價格,而是立刻放棄,或者……”
他頓了頓,貓瞳裡閃過一絲奇異而微妙的光,若有似無地掃過教室裡的某些人,特彆是剛才發出嗤笑的方向。
林硯秋:“或者,引入一個‘恰到好處’的第三方戰略投資者,目的並非分擔風險,而是共同引爆,並在爆炸中牟利。畢竟,有些雷,隻有在彆人手裡炸了。對自己才是最有利的,不是嗎?
比如,清理競爭對手,或者借此壓低某些優質資產的價格,方便後續抄底。”
這話意有所指,幾乎直接點破了這個經典教學案例背後可能存在的、更為陰暗的現實算計和資本博弈。
整個教室落針可聞,陷入一片死寂。
剛才還心存幸災樂禍的人張著嘴,滿臉難以置信,眼神中的輕視早已被震驚取代。
蘇沐臉上那抹準備看戲的從容笑容徹底僵住,指甲不知不覺掐進了掌心。
陳教授死死盯著林硯秋,臉上最初的驚訝和審視早已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熾熱的極度欣賞和發現瑰寶般的興奮。
他的語氣不再是考校,而是平等的探討:“附注第七項的對衝工具嵌套層級具體到第幾層?你剛才提到的現金流壓力測試,具體參數依據是參考了星際航運業哪個周期的基準?還有,你提到的‘第三方’,具體指哪種背景或投資風格的資本,更可能具備這種‘主動引爆’的意圖和操作能力?”
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一個比一個深入,直指核心。
林硯秋站在那兒,身姿依舊透著點漫不經心的懶洋洋的勁,卻像一棵驟然吸住了所有光線的樹,成為了整個空間的絕對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