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退混沌古獸的餘波在秩序信息泡內緩緩平息,如同暴風雨後殘留在空氣中的震顫。陳暮的本源藍光穩定了許多,那經曆概念斬斷後殘留的鋒芒內斂其中,仿佛淬火的精鋼,雖疲憊,卻更具韌性。他維係著這片微小宇宙的運轉,同時分出一部分意識,如同最精密的掃描儀,反複解析著剛才從混沌古獸攻擊中捕獲的“反秩序”概念碎片。
“混沌……並非鐵板一塊。”他的意念帶著新的發現,傳遞給周擎三人,“其內部……存在‘結構’……基於……吞噬與排斥的……動態‘生態’。”這發現至關重要,意味著混沌中存在可以利用的“規律”,哪怕這規律是毀滅性的。
周擎的意識如同經過打磨的利刃,更加凝練。他“巡視”著秩序邊界,將守護的意誌融入這片空間的穩定規則之中。不能總是被動防禦,必須將這裡建設成堡壘,進可攻退可守的據點。他的思維模式始終帶著軍人的務實與戰略眼光。
林薇從之前的理性崩潰中恢複過來,心有餘悸,但研究者的本能讓她無法抗拒這前所未有的課題。她開始嘗試利用陳暮解析出的混沌“生態”數據,構建更複雜的信息模型,模擬不同“秩序結構”在混沌中的穩定性與吸引力,試圖找到最優的“生存架構”。理解它,才能對抗它,甚至……利用它。
零依舊是那片沉寂的冰湖,但湖麵之下,似乎有暗流湧動。她不再僅僅被動維持靜默領域,而是開始主動“感知”混沌中那些與“終結”相關的更細微波動。陳暮對抗古獸時展現出的那種基於“自我存在”的絕對意誌,給她帶來了某種難以言喻的……衝擊。“存在”本身,可以作為一種力量?
在短暫的休整與知識整合後,陳暮開始了行動。他不能坐等混沌古獸或更可怕的東西再次上門。
他以自身本源意識為核心,調動“火種”中關於“結構”、“穩定”、“防禦”的文明智慧,開始對這片秩序信息泡進行加固與拓展。
這不是物質層麵的建造,而是純粹信息架構的升級。
隻見那原本隻是規則初定的信息泡邊界,開始泛起更加複雜的幾何光華。無數細小的蘊含著特定邏輯回路的信息節點被編織進去,如同在氣泡表麵鍍上了一層無形的能夠主動偏轉、吸收、甚至有限度“消化”混沌信息衝擊的濾網。信息泡的內部空間也開始分層,出現了相對獨立的“邏輯層”、“緩衝層”和核心的“穩定層”,結構變得更加穩固,抗乾擾能力顯著提升。
陳暮甚至嘗試著,從外部混沌中,小心翼翼地捕獲那些相對“溫和”、傾向於“結構”而非“毀滅”的信息流如同在垃圾海中篩選可回收物),將其導入信息泡的“緩衝層”,經過初步的淨化與重構,轉化為維持秩序運轉的“養分”。
這個過程極其耗費心神,如同在狂風暴雨中用蛛絲搭建城堡,每一秒都伴隨著失敗的風險。但陳暮做得異常專注,他的意識與這片初生的秩序深度融合,仿佛工匠在雕琢自己畢生的作品。
周擎、林薇、零也參與其中。周擎將他的“守護”意誌注入關鍵節點,強化其防禦屬性;林薇提供她構建的模型數據,優化架構效率;零則用她的沉寂領域,為關鍵的構建過程提供穩定的“工作環境”,屏蔽外界的過度乾擾。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秩序信息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意識層麵)變得“厚實”、“明亮”起來。它不再是一個隨時會破滅的泡沫,而更像是一個在混沌之海中艱難建立散發著微弱但堅定光芒的前哨站。
然而,就在這建設初見成效,甚至陳暮開始謹慎地嘗試將信息泡向外緩慢擴張,試圖“勘探”周邊混沌環境時——
新的威脅,悄然而至。
這一次的敵人,並非混沌古獸那般充滿毀滅欲的龐然大物。它們更像是一群幽靈,一群認知的寄生蟲。
它們沒有固定的形態,其存在方式,是基於對“秩序”和“認知”本身的模仿與扭曲。
起初,隻是一些極其細微看似無害的信息波動,如同混沌背景噪音中的一絲雜音。它們模仿著秩序信息泡內部穩定的規則波動,試圖悄無聲息地滲透進來。
陳暮第一時間察覺到了異常。“有東西……在模仿我們……”
很快,這些“認知噬菌體”開始了它們的攻擊。它們不再從外部衝擊,而是利用其模仿能力,在秩序信息泡的內部規則邏輯中,製造認知迷霧和邏輯悖論!
周擎突然“感覺”到秩序邊界在某處變得異常“脆弱”,仿佛下一秒就要破裂,他立刻調動意誌前去加固,卻發現那裡一切正常,隻是被注入了一個虛假的“危機信號”。他的守護本能被利用了。
林薇構建的信息模型中,突然出現了大量自相矛盾卻能自圓其說的“數據”,這些數據指向一種看似更優,實則會導致架構崩潰的構建方案,險些讓她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她的理性思維受到了挑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甚至連零都受到了影響。她的沉寂領域邊緣,出現了模擬她自身波動卻帶著微妙惡意的“鏡像沉寂”,試圖乾擾她對真實混沌的感知,誘使她將力量浪費在虛假的目標上。
最危險的,是針對陳暮的攻擊。
一些源自“火種”本身被塵封的屬於某個失敗文明的絕望記憶碎片,被這些噬菌體精準地激活、放大,並偽裝成“新的發現”或“關鍵的警告”,試圖注入陳暮的意識,誘使他做出錯誤的決策,或者引發“火種”力量的再次失控。
“不……那條路徑是陷阱……記載顯示……”陳暮的意識出現了短暫的混亂,一條基於被扭曲信息得出看似能快速擴張秩序的方案,幾乎要被他采納,那方案的核心隱藏著自我解構的邏輯炸彈。
“陳暮!穩住!那是假的!”周擎憑借其強大的直覺和與陳暮的深度連接,發出了警示。
林薇也瘋狂地校驗數據流,尖叫道:“數據源被汙染了!它們在利用我們的認知模式進行欺騙!”
零的灰色眼眸意識層麵)中寒光一閃,她不再試圖分辨真假,而是直接將最純粹的“沉寂”力量,如同消毒劑般,掃過一片被嚴重汙染的邏輯區域,強行將其“靜默”,無論其中是否混有真實信息。這是一種粗暴卻有效的止損。
陳暮猛地驚醒,本源藍光劇烈閃爍,強行將那被植入的扭曲信息和誘人方案剝離、粉碎!他感到一陣後怕,這種攻擊比正麵的概念對抗更加陰險毒辣,直接利用他們的思維盲區和知識體係。
“清除汙染!重構信息校驗協議!”陳暮立刻下令,意識中充滿了冷厲。他意識到,在這片混沌中,僅僅有力量和對秩序的掌控還不夠,還必須擁有絕對的信息主權和對抗認知汙染的能力。
他開始以自身本源意識為最終錨點,在秩序信息泡內部建立一套嚴格的“信息防火牆”和“邏輯公證體係”,所有流入的信息,無論是來自外部混沌還是內部推演,都必須經過這套基於他自身存在意誌的體係校驗,才能被接納和執行。
同時,他也開始主動“狩獵”那些認知噬菌體,不再僅僅被動防禦。他利用其對“秩序”的模仿依賴性,設置了邏輯陷阱,反向解析它們的運作模式,甚至嘗試捕獲、分解它們,以獲取更多關於混沌“生態”的情報。
這場戰鬥沒有絢爛的能量對撞,沒有驚天動地的爆炸,隻在信息與認知的層麵,進行著無聲卻凶險萬分的攻防。秩序信息泡內部,仿佛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當最後一批成規模的認知噬菌體被清除或驅逐,信息泡內部重新恢複清明與穩定時,所有人都感到一種精神上的極度疲憊。
陳暮的本源藍光似乎又凝實了一絲,他對信息的掌控力變得更加精細。周擎的意誌經曆了欺騙與反欺騙的錘煉,更加敏銳。林薇的數據模型加入了反欺詐模塊,變得更加複雜而穩健。零對“沉寂”力量的運用,也多了一份針對信息汙染的精準。
他們成功地抵禦了混沌的又一次進攻,並且在這過程中,將他們的秩序前哨站,建設得更加堅固,更適應這片危機四伏的混沌之海。
陳暮“望”著信息泡外那依舊無邊無際孕育著無限未知與危險的混沌,意念沉靜。
“我們……又度過一劫。”
“但混沌的‘學習’速度……似乎……不比我們慢。”
“下一次……來的……會是什麼?”
前哨站的微光,在永恒的混沌中,倔強地閃爍著,等待著未知的挑戰。
喜歡末日:涅盤紀元請大家收藏:()末日:涅盤紀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