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過後的第十一日,星田上空忽現混沌重開之象。劉鎮南晨起巡田時,驚見太和樹三千道果竟在枝頭演化洪荒——武道金穗的罡風凝成開天斧虛影,仙道玉實的靈韻化作造化玉碟殘片,整片星田仿佛重歸天地未分之時。
星田邊際的地脈突然隆起成不周山雛形,泉眼噴湧的清濁二氣尚未分離。老農周大山的鋤頭觸地時,犁溝自動延伸成江河雛形,但水流卻在虛實間不斷幻滅。盲眼婆婆的紡車織出的經緯網絡時隱時現,仿佛隨時會重歸混沌。
"天地將開未開,此乃混沌劫。"月清瑤指尖月華照向太和樹,卻見樹冠處懸浮著雞蛋狀的混沌元氣,內中隱約有盤古身影掄斧欲劈。
混沌元氣突然劇烈震蕩,尚未穩固的天地法則開始崩塌。新生的山川虛影不斷重合,星辰軌跡雜亂無章。最可怕的是,星田作物開始退返先天狀態——武道金穗重歸混沌罡氣,仙道玉實變作太初靈韻。
阿圓帶領孩童用泥沙堆砌的"不周山"轟然倒塌,鐵匠鋪的爐火在混沌中明滅不定。幽冥宗主殘魂在虛空狂笑:"天地不開,爾等終將重歸虛無!"
南漸福至心靈,將桃木劍插入混沌元氣。劍身浮現出伏羲畫卦時的虛影,八卦陣圖勉強定住震蕩的天地。老農周大山獻出祖傳的"定星犁",犁尖劃出的溝壑讓地脈暫穩。盲眼婆婆紡出"天地經緯",每根紗線都帶著穩固乾坤的道韻。
當混沌元氣即將徹底爆發時,南漸突然躍上樹冠。他雙手握住武道金穗所化的開天斧虛影,周身浮現出十二萬九千六百個修煉時的剪影——從稚童揮木劍到少年練拳,從青年悟道到如今守田。每個身影都帶著"劈開混沌見青天"的決絕。
一斧劈落,清濁始分。
太和樹三千道果化作滿天星辰,仙道玉實的靈韻凝成山河脈絡。盲眼婆婆的紡車突然織就"乾坤圖",圖中清氣上升成三十六天,濁氣下沉為七十二地。
月清瑤的瑤琴七弦齊震,奏出"萬物生"的道音。琴聲過處,星田邊緣自發隆起昆侖山脈,凹陷處自成東海汪洋。阿圓堆砌的沙堡演化成九重天闕,孩童們的陶偶化作八方神靈。
最神奇的是,老農周大山撒出的種子落地即成先天靈根,鐵匠李錘捶打的鐵砧自成撐天柱石。整片星田在天地初開的道韻中不斷擴張,眨眼間已自成一方小世界。
南漸眉心的道種突然飛出,與新生天地核心融合。當道種沒入世界本源時,整片星田突然寂靜——風停水駐,雲凝星定,仿佛重歸混沌前的那一刻永恒。
隨即天地間響起大道綸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每字每句都化作金色道紋,烙印在新生世界的法則根基上。南漸福至心靈,以指為筆在虛空寫下"鎮"字,此字即成這方天地的名諱——鎮界。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鎮界時,太和樹已化作世界樹紮根中央,枝葉間懸掛著三千大道果實。武道金穗的罡風變成守護世界的先天之氣,仙道玉實的靈韻化作滋養萬物的太初精華。
老農周大山捧著第一茬收獲的"世界稻",每粒米都蘊含一絲混沌道韻。月清瑤的月華綾自成月光長河,在新生天地間流轉不息。最令人稱奇的是,阿圓和孩童們成了這方天地的第一批先天生靈。
幽冥宗主在虛空發出不甘的咆哮,卻被新生世界的法則排斥出去。南漸站在世界樹頂端,望著掌心世界中耕作的眾生輕聲道:
"今日方知,我即是道。"
寒露的最後一片霜花落下時,鎮界邊緣又現新的星門波動。但已成為"一界之主"的劉鎮南已然明白,這不過是道途上的又一起點。
世界樹梢,新月如鉤。南漸為月清瑤簪上初開的桃花,身後是自行運轉的日月星辰。那個曾弱小的守田人,如今撫枝而立時,已與天地同壽,與道共存。
喜歡鴻蒙天仙訣請大家收藏:()鴻蒙天仙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