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書院封山大陣徹底解除,九道擎天光柱緩緩消散於天地間。久違的陽光毫無阻礙地灑落,卻驅不散彌漫在書院上空、乃至所有知情者心頭的那份沉重與肅殺。
“浩然令”已通過書院特殊的渠道,化作一道道無形的訊息,攜帶著蘇明遠親自烙印的浩然正氣與揭露玄冥罪行的影像、證據,飛向天下各大正道宗門、世家。消息所至,必將在本就暗流洶湧的修真界,掀起滔天巨浪。
書院內部,氣氛緊張而有序。所有弟子皆已得知部分真相,雖心有驚懼,但在師長們的安撫與表率下,更多的是被激發出的同仇敵愾與守護書院、護衛蒼生的決心。演武場上,劍氣縱橫,道法轟鳴,弟子們抓緊一切時間演練合擊陣法,提升實力。丹房內,爐火日夜不熄,各類療傷、恢複、增幅的丹藥被加緊煉製出來,分發下去。
李薇沒有參與這些具體的備戰事務。她的戰場不在這裡,或者說,不隻在here。蘇明遠給予了她最大的自由,讓她繼續留在後山禁地,熟悉初步“解鎖”星隕核心後獲得的新力量,並嘗試進一步參悟那核心陣紋的奧秘。
她知道,自己每多掌握一分星隕核心的力量,未來在對抗玄冥與那名為“蝕”的域外邪魔時,便能多一分勝算。
蘊魂潭邊,李薇閉目盤坐。她沒有再嘗試強行溝通核心陣紋,那對她目前而言還為時過早。她將心神沉入與星隕核心建立的那絲清晰聯係中,如同學生聆聽老師的教誨,感受著那古老存在自然散發出的星辰韻律與力量流轉方式。
她發現,當自己心神完全沉浸其中時,腦海中那幅由星隕核心內部光點構成的微縮星圖,會變得更加清晰、穩定。她開始嘗試以自己的神識,臨摹、解析這幅星圖中蘊含的規律。
這並非簡單的複製,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領悟。每解析出一小片星圖的運轉規律,她對星辰之力的理解便加深一分,對星輝結界的構築也變得更加精妙、高效。她甚至開始嘗試,將不同的星圖規律組合,衍化出結界新的變化。
例如,將代表“守護”的星軌與代表“淨化”的星軌結合,形成的結界便兼具堅固防禦與持續削弱邪祟的特性;將代表“束縛”的星軌融入,則能讓結界在一定範圍內產生強大的禁錮之力。
她如同一個得到了無上寶庫鑰匙的孩童,貪婪而專注地學習著寶庫大門上那最初級的紋路,並嘗試著將其組合,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鎖”。
這一日,她正嘗試將一種新領悟的、代表“折射”與“偏轉”的星軌規律融入結界,試圖讓敵人的攻擊在觸及結界時被引導、分散。這是一個極其精細的操作,需要對能量流向有著入微的掌控。
就在她全神貫注之際,一道極其隱晦、卻帶著明確善意的意念波動,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輕輕觸動了她的神識警戒範圍。
這波動並非來自書院內部任何熟悉的氣息,也非充滿敵意的窺探,更像是一種謹慎的、帶著某種官方印記的“敲門聲”。
李薇心中一動,從深層次的感悟中退出,神識循著那波動傳來的方向悄然延伸而去。
在書院外圍,一處可以俯瞰整個書院山門、卻又極其隱蔽的山崖鬆樹下,她“看”到了一個身影。
那人穿著一身毫不起眼的灰色勁裝,身姿挺拔如鬆,臉上戴著一張沒有任何花紋的純黑麵具,氣息完全內斂,仿佛與周圍的岩石、鬆影融為一體。若非他主動釋放出那一絲帶著明確意圖的波動,即便以李薇如今的神識,也極難發現他的存在。
影衛指揮使,青龍!
李薇瞬間認出了他。那純黑麵具,以及那冰冷、精準、不帶絲毫個人情感的氣息,與那夜在周府廢墟外感知到的身影完美重合。
他果然一直潛伏在附近!在此刻書院解除封山、風雨欲來之時現身,意欲何為?
李薇沒有立刻回應,也沒有通知外祖父。她想知道,這位代表著皇帝意誌的影衛首領,獨自找上她,究竟想做什麼。
她分出一縷神識,凝聚成形,化作一個模糊的、由星輝構成的虛影,出現在青龍麵前的山崖上。這是神識達到一定境界後才能施展的“神念化形”,雖無攻擊力,卻可用於遠距離交流。
“閣下何人?為何窺視我白鹿書院?”李薇的虛影開口,聲音清冷,帶著星輝特有的空靈質感。
青龍對於這突然出現的星輝虛影似乎並不意外,他微微頷首,算是行禮,聲音透過麵具,平靜無波:“在下青龍,大雍影衛指揮使,奉陛下密令,特來拜會李姑娘。”
他直接表明了身份和來意,沒有絲毫迂回。
“陛下?”李薇虛影眸光微閃,“我與皇室,似乎並無瓜葛。陛下派閣下前來,所為何事?”
青龍抬起手,掌心中托著一枚雕刻著五爪金龍、散發著淡淡皇道龍氣的玉佩,那龍氣純正堂皇,與玄冥那陰邪的幽冥死氣截然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知李姑娘乃忠良之後,蒙受冤屈。亦知姑娘身懷異寶,身係天下安危。”青龍語氣依舊平穩,“如今國師玄冥倒行逆施,勾結域外邪魔,汙染龍脈,禍亂蒼生,其罪滔天!陛下欲重整朝綱,鏟除奸佞,奈何玄冥勢大,盤根錯節,需借力於外。”
他目光透過麵具,似乎能直視李薇虛影的核心:“陛下願與姑娘,及白鹿書院結為同盟,共討國賊!陛下承諾,待鏟除玄冥,必為李禦史平反昭雪,並傾皇室之力,助姑娘尋找徹底修複令尊魂魄之法!”
李薇心中微震。皇帝李琰竟然如此直接地拋出了橄欖枝,並且開出了為父平反、助救父親殘魂的條件!這無疑是擊中了她內心最深的渴望之一。
但她並未立刻答應。經曆了這麼多,她早已不是那個輕易便會相信他人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