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勘探隊由老成持重的周管事率領,一行十餘人,攜帶著精心準備的禮品極品醬油、絲綢、精鹽)和少量的試製品,沿著崎嶇的官道和山間小徑,曆時月餘,終於抵達了黔東南邊緣,一個名為“黑水峒”的苗疆大土司領地邊緣。
然而,理想中的熱情接待並未出現。他們甚至連土司的麵都未能見到,隻被一位麵色冷峻的峒內小頭領安排在寨外一處簡陋的竹樓歇腳,並被告知:“阿普土司正在閉關祭祖,不見外客。爾等漢商,在此等候消息,莫要隨意走動,衝撞了山神。”
這一等,便是大半個月。期間,他們試圖用攜帶的醬油為寨民展示其調味之妙,但苗民飲食習慣偏酸辣,對醬油的醇厚鮮香反應平淡,甚至有人覺得“味道古怪”。他們帶來的絲綢和精鹽雖受歡迎,但顯然不足以敲開通往核心權力的大門。更讓他們感到無力的是,語言不通,習俗迥異,當地人對他們這些“外來者”抱有根深蒂固的警惕與疏離。
“周管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一名年輕夥計有些氣餒,“咱們連話都說不上,怎麼談合作?”
周管事眉頭緊鎖,他望著雲霧繚繞的深山和那些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的苗家吊腳樓,心中同樣沉重。他意識到,在西南,金錢和商品並非萬能鑰匙,這裡更看重的是信任、淵源與尊重。
就在勘探隊一籌莫展之際,轉機出現在一個意外之處。隊中一名曾略通草藥的夥計,在用工坊特製的、加入了藥材的醬油嘗試調製當地一種酸湯魚時,無意中被一位路過、麵色蠟黃、不斷咳嗽的老苗醫看見。老苗醫對他那瓶色澤深褐、氣味複雜的“藥醬”產生了好奇。
經過連比帶劃、磕磕絆絆的交流,周管事得知,這位老苗醫是黑水峒頗受敬重的醫師,正為土司一位罹患厭食之症、日漸消瘦的幼子苦惱,試了多種方子皆不見效。周管事腦中靈光一閃,想起了李薇東家曾憑借藥膳在宮中打開局麵的往事!他立刻將一小瓶特製的、加入了開胃健脾藥材的“藥膳醬油”贈予老苗醫,並詳細說明了其溫和調養的理念。
老苗醫將信將疑,但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在接下來為土司幼子調製的清淡粥羹中,加入了少許。沒想到,數日後,那原本懨懨的孩子竟主動要求添粥,食欲明顯改善!
此事雖小,卻在封閉的峒寨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阿普土司終於破例召見了周管事。雖然依舊威嚴,但態度緩和了許多。他並未立刻答應合作,而是提出了一個要求:“我黑水峒,不信空口白話。爾等漢商,若真有誠意,便拿出真本事。我峒後山有一片‘鬼愁林’,林中有一種奇特的‘木薑子’,香氣濃烈,若能將其成功融入你等醬料,製出合我苗家口味的妙物,再談不遲。”
這顯然是一個考驗,既是技術的,也是誠意和勇氣的。“鬼愁林”地勢險峻,毒蟲遍布,本地人也輕易不敢深入。
消息傳回京城,李薇沉吟片刻,回信隻有八字:“迎難而上,因地製宜。”她立刻指示孫墨的研發部,全力分析“木薑子”的特性,並挑選兩名膽大心細、對風味敏感的年輕匠人,火速前往黑水峒支援。
與此同時,京城方麵,關於“官督商辦”的爭議趨於白熱化。李薇通過多方運作,聯合了幾家同樣擔憂的大商號,共同上書,陳明“官督”可能帶來的效率低下、抑製創新等弊端,並提出可由行業自組“行會”進行規範管理的替代方案,試圖影響朝廷決策。然而,反對的聲音同樣強大,雙方在朝堂上下角力,僵持不下。
而更讓李薇心煩的是,內部管理上,商務主事趙成與財務主事錢廣因西南前期投入的預算問題,再次爆發了激烈爭吵。趙成認為前期必須舍得投入才能打開局麵,錢廣則堅稱在局勢不明朗前必須嚴格控製成本。
李薇站在總理事堂內,一邊是西南勘探隊發回的、描繪著“鬼愁林”險峻與“木薑子”奇特的信件,一邊是桌上堆積的、關於朝廷爭議和內部爭吵的文書。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仿佛同時在下三盤截然不同的棋,每一盤都關乎存亡。
她知道,西南的“木薑子”是破局的關鍵,朝廷的爭議需要更巧妙的政治智慧,而內部的矛盾則需她展現更強的領導力去調和。
“鬼愁林……”她輕聲念著這個名字,目光銳利,“既然躲不過,那便闖一闖!看看是西南的迷霧更濃,還是我張氏工坊的決心更堅!”
她提筆疾書,一方麵鼓勵西南勘探隊接受挑戰,務必攻克“木薑子”的融合難題;另一方麵,她決定親自出麵,分彆約談趙成與錢廣,並準備一份能說服朝中大多數人的、更完善的“行會自治”方案。
三線作戰的號角已經吹響,李薇深吸一口氣,投入了這場更為複雜和艱巨的戰鬥之中。西南的迷霧,朝廷的風雲,內部的波瀾,都將在她的意誌下,被一一蕩開,或是……將她吞噬。
喜歡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請大家收藏:()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