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夜窺見玉佩承載的古老記憶碎片後,李薇感覺自身與這塊蘊靈古玉的聯係似乎更加緊密了。那溫潤的暖意不再僅僅是物理上的感受,更仿佛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情緒”,一種沉寂千年終遇知音的微瀾。她學習得更刻苦了,不僅是為了尋找歸途,更是生出一種想要讀懂這位“沉默同伴”過往的渴望。
這日,陳教授所在的研究所迎來了一次小範圍的內部學術交流。幾位來自不同高校、專攻先秦史與考古的學者來訪,與研究所的同仁們就近期一項重要的考古新發現——一座規格極高、但墓主身份存疑的戰國中期大墓——進行研討。
陳教授想著讓李薇多長見識,便破例允許她在一旁旁聽。李薇安靜地坐在會議室的角落,穿著她最好的依舊是那套洗得發白的)衣服,努力挺直背脊,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突兀。
會議桌上,投影幕布展示著墓葬的發掘照片、出土器物的線圖及拓片。學者們爭論的焦點在於墓中幾件關鍵青銅禮器上的一組獨特紋飾,以及幾片殘損玉器上罕見的雕刻符號。這些紋飾與符號,與目前已發現的戰國時期主流風格存在明顯差異,導致對墓主族屬、地域來源乃至墓葬確切年代的判斷產生了分歧。
“諸位請看,這組蟠螭變形紋,與典型楚式、中原式皆不相同,尾部卷曲方式極為特殊,似帶有某種祭祀意味……”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指著投影,侃侃而談。
“王老說得有理,但結合這玉圭上的刻符,我認為更可能與北方草原文化的影響有關,你看這個符號,與鄂爾多斯地區發現的某些金器紋樣有相似之處……”另一位中年學者提出不同看法。
爭論持續,各執一詞,一時難以達成共識。
李薇聚精會神地看著幕布上那些被放大、清晰的紋飾與符號照片。尤其是那些與螭龍、祭祀相關的圖案,以及玉器殘片上的刻符,讓她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既視感。不僅僅是因為她近日惡補了大量紋飾知識,更因為這些圖案的某些細節,與她夢中所見、先民雕琢玉佩時那種古樸、近乎自然的筆意,以及後來在某個陣法中見過的奇異符號,隱隱有著神似之處!那是一種超越了具體時代、流派,更接近本源的力量表達方式。
她看得入了神,下意識地用手指在膝蓋上輕輕臨摹著那個引起爭議的主要刻符,感受著其筆畫轉折間那股獨特的“勢”。
爭論似乎陷入了僵局。陳教授微微蹙眉,他隱約覺得這些紋飾似乎在哪裡見過類似的記載,一時卻想不起來。
就在這時,李薇忽然低聲,帶著不確定,更像是自言自語地喃喃了一句:
“那個符號……不像是祭文,也不像是族徽。倒像是……‘引’。”
她的聲音很輕,但在暫時陷入沉默的會議室裡,卻顯得格外清晰。
刹那間,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這個一直安靜坐在角落、毫不起眼的小姑娘身上。
剛才爭論最激烈的王老教授扶了扶眼鏡,疑惑地看向陳教授:“老陳,這位是?”
陳教授眼中也閃過一絲驚訝,他看向李薇,溫和地問道:“李薇,你剛才說什麼?‘引’?你能詳細說說你的看法嗎?”他沒有絲毫輕視,反而帶著鼓勵。
李薇的臉瞬間漲紅了,被這麼多學識淵博的學者注視著,讓她感到一陣恐慌。但她深吸一口氣,想到玉佩,想到那些夢境,想到自己必須抓住任何可能觸及真相的機會,她強迫自己鎮定下來。
她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指著那個引起爭議的、由流暢弧線和幾個點狀刻痕組成的符號,用依舊帶著古語腔調、但努力清晰的現代漢語說道:
“我……我瞎說的。隻是覺得,這個符號的走勢,不追求對稱工整,反而強調氣韻流動,終點聚而不散。”她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虛畫著符號的軌跡,“不像記載名號的文字,也不像代表權力的徽記。在……在一些很古老的傳說裡,有提到過類似的筆畫,是用來‘引導’某種力量的,比如……地脈之氣,或者……祭祀時溝通天地的意念。”
她無法說出夢境的具體內容,隻能將其歸結於“古老的傳說”。她又指向那組變形的蟠螭紋:“還有這個紋飾,它的眼睛刻法,和尾巴卷曲的弧度,不像裝飾,更像是在……模擬某種特定的狀態,像是在‘吞吐’或者‘承托’什麼。如果和那個‘引’字符號放在一起看……”
她頓了頓,鼓起勇氣說出最終的猜想:“會不會,它們是一個整體?是用來布置某種……儀式或者陣法的組成部分?目的就是‘引導’和‘承載’?”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
李薇的猜想,完全跳出了傳統考古學從族屬、地域、年代入手的分析框架,指向了一個更為玄奧、甚至有些“非科學”的方向。若在平時,恐怕會引來一陣善意的笑聲或批評。
但此刻,看著她指著的那組紋飾與符號,回想其獨特且不合常理的結構,再結合這座大墓本身諸多難以解釋的疑點,以及墓中某些器物擺放位置的異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幾位老教授麵麵相覷,竟一時無人出聲反駁。
陳教授眼中爆發出驚人的神采,他猛地一拍桌子:“妙啊!‘引’!我怎麼沒想到!拋開族屬地域的成見,從功能上去解讀!如果這是一套用於某種特殊祭祀或儀軌的‘法器’或其組成部分,那麼很多矛盾之處反而能說得通了!”
他興奮地看向李薇,目光中充滿了激賞:“孩子,你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極具啟發性的視角!”
王老教授也若有所思地點著頭:“雖然這個想法很大膽,需要更多證據支持,但……確實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看來,我們對先秦時期的精神世界和某些特殊知識的了解,還是太有限了。”
會議室內頓時響起了熱烈的討論聲,話題轉向了這種“功能性紋飾與符號”的可能性及其在先秦考古中的意義。
李薇悄悄退回到角落,手心因為緊張而滿是汗水,心臟依舊在劇烈跳動。她沒想到自己基於夢境和直覺的大膽猜測,竟然得到了這些大學者們的重視!
胸口的玉佩,傳來一陣清晰的、帶著讚許意味的溫熱。
她知道,她終於不再是那個隻能被動接受命運、在異世底層掙紮求存的孤女。
她開始用自己獨特的“眼睛”,去看待這個世界,並試圖發出自己的聲音。
儘管前路依舊漫漫,但這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一點點地,撬動那看似堅不可摧的命運之輪。
喜歡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請大家收藏:()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