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之夜帶來的明悟,如同在黑暗中點燃了一支火把,徹底照亮了李薇前行的道路。修複玉佩不再是無望的苦役,而是一場目標明確、策略清晰的遠征。她需要更強大、更高效的能量源,也需要找到那個能指引歸途的“坐標”。
首要任務,是尋找替代零星礦石的、更強大的能量。
“天地之威,亦可借用。”
雷電可遇不可求,且太過危險。她需要尋找相對穩定、可接觸的能量源。她將目光投向了這個鋼鐵都市本身。
現代科技構築的世界,是否也充斥著某種形式的“能量”?那些日夜不停輸送電流的高壓電線,那些矗立如林的信號發射塔,那些深埋地下的城市管網……它們散發出的電磁場、輻射波,是否也能被玉佩轉化吸收?
這個想法帶著一種危險的誘惑。
她開始有意識地靠近一些區域。變電站外圍,她能感受到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低沉的嗡鳴,胸口的玉佩傳來輕微的、帶著排斥感的躁動,似乎對這種“人工的”、“雜亂”的能量並不喜歡,吸收效率極低,且讓她心神不寧。信號塔下也是如此。
看來,玉佩更青睞“自然”的、純淨的能量,對這些人造的、帶有“雜質”的能量場頗為排斥,強行吸收恐怕弊大於利。
此路似乎不通。
她轉而思索古籍中提到的“地脈”、“龍脈”。在古人看來,山川大地自有其能量流轉的脈絡,彙聚之處便是靈氣充沛的寶地。這座現代化的都市,在建立之前,難道就沒有山川地勢?那些古老的能量脈絡,是否依然存在於鋼筋水泥之下?
她回憶起曾在陳教授的一本風水堪輿著作作為民俗資料收藏)中,看到過本市的古地圖和早期的地勢圖。這座城市建於一片衝積平原之上,但周邊確有山巒環抱,中有江水穿行,按照傳統說法,是具備一定“藏風聚氣”格局的。
真正的“龍脈”核心或許已被破壞或深埋,但那些主要的能量脈絡地脈),是否還有跡可循?
她利用休息日,拿著根據記憶臨摹的簡化古地圖,開始沿著現實中可能的“脈絡”行走。她避開繁華的商業中心,沿著古老的河道如今大多已成為暗渠或景觀帶)、殘留的山丘已被改造成公園)、以及一些曆史悠久的寺廟、古塔周邊徘徊。
這一次,玉佩給出了積極的回應!
在某些特定的地段,尤其是那些古木參天、流水環繞的公園深處,或者一些香火鼎盛的古刹周圍並非大殿本身,而是寺廟依靠的山林或水源地),她能清晰地感受到玉佩傳來愉悅的顫動,一絲絲精純厚重的、屬於大地的能量,如同涓涓細流,被緩緩吸納。效率遠比吸收那些零散礦石要高!
她甚至在一處據說是古代某個重要碼頭遺址、如今已是市民散步廣場的江邊,感受到了一股相對強勁的、帶著水汽靈韻的地脈支流。她假裝休息,在那裡靜坐了一個下午,引導能量滋養玉佩,能明顯感覺到核心處另一道細微的裂隙得到了有效的滋養。
這讓她信心大增!
她開始繪製屬於自己的“城市靈脈圖”,標記下那些能量反應相對較強的點。這些地點成了她定期“光顧”的地方。她像一個現代的“修煉者”,在都市的喧囂中,尋找著那些被遺忘的自然能量角落,默默積累著力量。
然而,這些地脈能量雖比礦石強,但相對於徹底修複玉佩、尤其是支撐那“撕裂屏障”的消耗,依舊遠遠不夠。她需要找到更強大的“源頭”,或者,再次遇到類似雷電那樣的天地契機。
與此同時,關於“坐標”的探尋也並未停止。
她反複回憶穿越那天的每一個細節。尚書府、閨房、嫡母王氏、破碎的血玉簪……這些景象清晰無比。但如何將這些記憶轉化為玉佩能夠識彆、鎖定的“坐標”?
她嘗試在靜心溝通玉佩時,在腦海中極力觀想當時的場景,將那份強烈的“想要回去”的意念灌注其中。玉佩對此有反應,會變得溫熱,傳遞出模糊的“確認”感,但遠遠達不到“鎖定”的程度。
似乎,還缺少某種關鍵的“媒介”,或者,需要她對時空規則有更深的理解。
日子在尋找能量與琢磨坐標中交替度過。李薇的身影更加忙碌,穿梭於餐館、博物館、公園古刹之間。她曬黑了些,人也更加清瘦,但那雙眼睛裡的光芒,卻日益堅定、沉靜,仿佛蘊藏著風暴與星河。
她知道,積蓄力量的過程或許依舊漫長,尋找坐標的方法仍需探索。
但手握地圖,心有明燈,她不再彷徨。
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能量的吸納,每一次對過往的追憶,都在將她推向那條唯一的歸途。
她像一名耐心的獵人,在這陌生的世界裡,布下天羅地網,隻待力量足夠、坐標明晰的那一天。
那一刻,必將石破天驚。
喜歡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請大家收藏:()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