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墨寶《時味居醉吟圖》懸掛在店內最顯眼的位置,果然引得不少食客駐足品評,為小店增添了不少風雅氣息。薑小勺暗自得意,這文化氛圍的營造,效果顯著。
這日午後,陽光透過窗欞,在店內灑下斑駁的光影。薑小勺剛送走一桌對【炙烤東坡肉】讚不絕口的客人,正擦拭著櫃台,後院的鐵鍋便又一次泛起了熟悉的漣漪。這次的波動,帶著一種中正平和、卻又隱含憂患意識的文氣。
一位身著簡樸官袍似是常服)、麵容清臒、眉宇間帶著些許疲憊與豁達的中年官員邁步而出。他手中還拿著一卷詩稿,口中低聲吟哦著什麼,抬頭看見這完全陌生的環境,先是一愣,隨即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並無太多驚慌。
“此地……非官衙,非宅邸,倒有煙火之氣,莫非是某處酒家?”他環顧四周,目光在唐伯虎那幅畫上停留片刻,微微頷首,又看向薑小勺,拱手道,“在下白居易,字樂天,不知如何至此,叨擾掌櫃了。”
白居易!那位倡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唐代大詩人,詩魔!薑小勺心中肅然起敬,連忙還禮:“白先生光臨,小店榮幸之至!快請坐。”
白居易依言坐下,將手中詩稿輕輕放在桌上,神色間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憂慮。薑小勺察言觀色,小心問道:“白先生似乎心有掛礙?若不介意,可與晚輩說說,或許……美食能稍解煩憂?”
白居易歎了口氣,倒也不避諱:“實不相瞞,近日地方事務繁雜,民生多艱,又聞朝中……唉,罷了,些須俗務,不足道也。隻是心中鬱結,難以排遣。”他身為地方官,心係百姓,又對朝政有所看法,卻往往無力改變,這種苦悶,非親身經曆難以體會。
薑小勺了然,這位是位現實主義詩人,憂國憂民。用過於花哨或奢華的菜式反而不美,需得是能撫慰人心、接地氣,甚至能引發共鳴的吃食。
“先生為民操勞,令人敬佩。”薑小勺道,“既然如此,晚輩為您做一道【暖心胡辣湯】配【黃金焦饃】,如何?此物暖胃驅寒,樸實無華,卻能給人實實在在的慰藉。”
“胡辣湯?焦饃?”白居易對這些名詞感到陌生,但“暖心”、“慰藉”二字打動了他,便點了點頭,“有勞掌櫃。”
薑小勺轉身進入廚房。他精心熬製湯底,選用牛骨與多種香料,慢火燉出醇厚滋味,再加入麵筋、木耳、豆腐皮、粉條等豐富的配料,最後勾芡,調入大量的胡椒和少許陳醋,使得湯品色澤紅亮,酸辣開胃,香氣撲鼻。那【黃金焦饃】則是將麵團擀成薄餅,烙至兩麵金黃酥脆,帶著濃鬱的麥香。
當一大碗熱氣騰騰、酸辣辛香的紅亮胡辣湯和幾塊金燦燦的焦饃端到白居易麵前時,那霸道的香氣瞬間驅散了他眉宇間的些許陰霾。他舀起一勺湯,吹了吹氣,送入口中。
刹那間,一股暖流伴隨著酸、辣、鹹、香多種複合味道直衝味蕾,微微的灼熱感從喉嚨蔓延到胃裡,整個人仿佛都被這股熱力激活了。再咬一口焦香酥脆的饃,蘸著湯汁,樸實卻滿足的感覺油然而生。
“好!此湯甚好!”白居易眼睛一亮,連日來的疲憊與鬱結似乎都隨著這碗熱湯消散了不少,“酸辣醒神,暖人肺腑,用料實在,正如這世間,雖有辛酸辛辣,卻也自有溫暖與實在之處。”他一邊吃,一邊感慨,竟從這碗尋常湯品中品出了幾分人生況味。
幾口熱湯下肚,白居易臉色紅潤起來,話也多了些。他與薑小勺聊起地方風物,民生疾苦,甚至探討起烹飪之道與治理地方的相通之處——都需掌握火候,調和五味,了解“食材”百姓)的特性。
這時,在後院研究音律的朱載堉也被這濃鬱的香氣吸引了出來,看到白居易,聽聞其名,便上前攀談。兩人一談音樂,一談詩歌,竟發現彼此在藝術追求上有不少共鳴之處。朱載堉甚至拿出他正在演算的律呂數據與白居易探討,白居易雖對具體數算不甚了了,卻對其追求音律和諧、格物致知的精神大加讚賞。
一頓簡單卻暖心的飯食,竟讓這位憂心忡忡的詩人暫時放下了心中塊壘,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接待特殊食客:白居易…滿足其“尋求慰藉與排解憂思”需求…獲得其共鳴與讚賞…】
【…獲得狀態:【樂天的豁達】…效果:麵對困難與壓力時,心態更為平和樂觀,韌性小幅提升…】
【…獲得特殊物品:【新樂府·食為民天篇】殘稿…效果:白居易有感而發的詩稿殘頁,蘊含“關注民生”意念,閱讀可小幅提升對食材本味與飲食背後人文關懷的理解…】
白居易心滿意足,留下幾句對胡辣湯的讚美之詞和那卷詩稿殘頁,飄然離去。薑小勺拿著那殘稿,感受著其中沉甸甸的關切之意,對“食為民天”有了更深的理解。
……
現代線這邊,林薇的調查在暗中進行。她利用記者身份和人際關係,更加留意時味居的動向。她發現,薑小勺的食材采購記錄確實大部分來自普通市場,但偶爾會出現一些無法追溯來源的、品質極高的特殊食材,這在他的賬目上僅有模糊的“特殊渠道”記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還注意到,薑小勺似乎對某些曆史細節和傳統文化,尤其是飲食文化,了解得異常精深,遠超一個普通年輕廚子的認知範圍。而且,他店裡出現的那些“朋友”,雖然穿著現代服裝,但言談舉止間總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古意,絕非模仿所能及。
這天晚上,林薇借口路過,在時味居快打烊時走了進來。店內已經沒有其他客人,薑小勺正在整理桌椅。
“薑老板,還沒休息啊?”林薇笑著打招呼,目光卻似不經意地掃過整個店麵,尤其是通往後院的那扇門。
“林記者?快請坐,這就收拾完了。”薑小勺心裡咯噔一下,麵上依舊熱情。
“不急。”林薇在靠近櫃台的位置坐下,狀似閒聊地問道,“薑老板,我看你店裡掛的這幅唐寅的畫,還有之前一些裝飾,都很有味道。你好像對傳統文化特彆有研究?”
“呃,業餘愛好,業餘愛好。”薑小勺含糊道。
“是嗎?”林薇笑了笑,從包裡拿出手機,看似隨意地劃著,“我有個朋友是搞民俗研究的,他對你店裡一些器物的形製很感興趣,覺得有些……很特彆,不像現代仿品,倒像是有些年頭的老物件了。”她這話半真半假,意在試探。
薑小勺後背開始冒汗,那些器物有些是古代食客帶來的,有些是係統出品,自然與普通仿品不同。“可能是……祖上傳下來的吧,我也不太懂。”
“祖上?”林薇挑眉,目光更加銳利,“薑老板,據我所知,你家祖上似乎就是本地普通農戶,好像沒出過什麼收藏家或者文人雅士啊?”
薑小勺頓時語塞,支吾著說不出話來。
林薇看著他窘迫的樣子,心中疑竇更深,但她並沒有繼續逼問,反而緩和了語氣:“薑老板,你彆緊張。我就是好奇,覺得你這店……很有意思。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吧。”她站起身,意味深長地看了薑小勺一眼,又看了看通往後院的那扇門,“時間不早了,不打擾你休息了。下次,希望能嘗嘗你那位‘蘇先生’都讚不絕口的拿手菜。”
說完,她轉身離開了,留下薑小勺一個人站在原地,心緒不寧。林薇顯然已經注意到了太多不尋常的地方,她的調查恐怕不會停止。自己該如何應對?是繼續隱瞞,還是……找個合適的時機,透露部分真相?
薑小勺感到一陣頭疼,維係時空平衡,不僅要應付古代的食客,現在連現代的記者都要小心應對了。
喜歡膳時通古今請大家收藏:()膳時通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