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看著案幾上的收集來情報有點頭疼,這蜀郡的周邊還真是亂:隻是蜀郡西部就有附國,白狼國和黨項羌。
附國主要活動於今四川西部至西藏昌都地區。其族群由羌族分支、黨項、嘉良夷等數十個部落組成,疆域東西1500裡、南北800裡,東北接黨項羌,南鄰薄緣夷,西至女國。附國在隋大業四年至五年間,兩次遣使朝貢中原王朝。
白狼國:位於今四川省巴塘一帶,是個比較古老的國度,白狼國曾向大隋“貢方物”。
黨項羌:是古代羌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今青海、甘肅、四川交界地區。隋初,黨項羌諸部落與隋朝時戰時和,開皇四年,黨項羌“千餘家歸化”,五年,其諸部落內附,此後朝貢不絕。
而蜀郡的南部爨氏政權,南寧州蠻和烏蠻三個比較大的權。
爨氏政權:位於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一帶。爨氏在東晉時期逐漸崛起,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統治區域。雖然名義上可能向隋朝表示歸附,但實際上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其勢力範圍包括了今雲南的曲靖、昆明以及貴州的部分地區,在當地有著深厚的經濟和社會基礎,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同時與周邊地區有著廣泛的貿易往來。
南寧州蠻:分布在今雲南曲靖、滇池附近及滇東北一帶。南寧州蠻在隋代有一定的勢力,曾與隋有過一些交往和衝突。他們的社會形態較為多樣,有的以農業為主,有的則以遊牧或漁獵為輔。在文化上,有著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烏蠻:主要分布在今雲南中部和北部、四川南部等地。烏蠻在隋代已經形成了多個部落群體。他們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社會組織較為鬆散,各部落之間相對獨立,但在麵對外部壓力時也會聯合起來。烏蠻的文化特色鮮明,有著自己的語言、文字和傳統習俗。
文淵凝視著案上的地圖,眉頭微蹙。記憶中的曆史版圖與現實出現了偏差——西部本該是鬆讚乾布統一的吐蕃和慕容氏的吐穀渾,南部應是南詔國的疆域。而今展現在眼前的,卻是諸多分散弱小的部族政權。
"倒也不全是壞事。"他指尖輕叩案幾,眼中精光閃爍。這些分裂的勢力雖然打亂了他的認知,卻也意味著更大的操作空間——以蜀郡現有的實力,對付這些鬆散部族反而更為容易。
他漸漸理清了思路:吐蕃的崛起,很可能是鬆讚乾布日後統一了這些西部小國的結果;而南詔國的前身,應該就藏在烏蠻各部之中。至於吐穀渾...情報不足,暫且擱置。
"青衣,"文淵突然抬頭,"備筆墨。"他嘴角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對這些部族,我們要用糖和鞭子——聽話的給糖吃,不聽話的..."手指在案幾上重重一敲,"就讓他們嘗嘗鞭子的滋味。"
“不對,”文淵突然自言自語道,“建立吐穀渾的那個慕容氏可是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慕容吐穀渾所部。現在應該已經立國了吧,那他們在哪裡?這家夥對後來的大唐造成過不小的煩惱,現在必須找到它,扼殺在搖籃裡。”
就在文淵沉思如何遏製吐穀渾勢力時,青衣匆匆走來,低聲道:"公子,道長已確認阿史那芮的身份。那孩子與秋兒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道長現在急得要親自去突厥王庭尋人。"
文淵手中的朱筆微微一頓,墨汁在宣紙上暈開一片殷紅。他沉默良久,才緩緩開口:"且慢。"聲音低沉而慎重,"如今尚不知阿史那芮的心意,也不知道實際情況;最主要的是不知道義成公主的態度。貿然相認,隻怕適得其反。"
他起身踱至窗前,望著北方的星空:"突厥王庭如今暗流湧動,曆史上的雁門關事件是不是會發生還未知。在沒有解決這件事之前,最好不要出什麼幺蛾子。還有一點,道長是不可離開蜀地的。"
青衣欲言又止,文淵卻已拿起案頭一封密信:"不如先派人接觸阿史那芮,探明心意。至於道長..."他輕輕折起信箋,"就說我說的,讓他再忍忍。我會通過我們的商隊和阿史那芮接觸一下。再說了,他現在還是官身,就這麼隨隨便便離開蜀地…"。
文淵說完正事,突然話鋒一轉,挑眉問道:"青兒,道長就這麼空著手來找你的?"
青衣抿嘴一笑,眼中閃著狡黠的光:"才不是呢,道長可大方了,送了我一柄跟小九一模一樣的拂塵。"她說著從袖中取出那柄白玉為柄、銀絲為穗的拂塵,在文淵眼前晃了晃。
"嘁,沒勁。"文淵頓時泄了氣,撇撇嘴道。
青衣寶貝似的收起拂塵,辯解道:"怎麼沒意思了?你忘了紅姐最擅長的就是拂塵功夫嗎?我正打算托人給她送去呢。"
文淵輕哼一聲:"我怎麼會忘。"他煩躁地轉著手中的毛筆,"我惦記的是他說的楊秀寶藏的事。這牛鼻子老道,一提正事就裝糊塗。"筆尖在硯台裡狠狠蘸了蘸,"我還指望他一激動能跟你透個底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窗外一陣風過,吹得案上燭火搖曳,將文淵不甘心的表情映得忽明忽暗。青衣見狀,忍不住掩口輕笑,那笑聲像銀鈴般在書房裡清脆地蕩開。
文淵抬眸望去,隻見燭光為青衣的側臉鍍上一層柔和的暖色,她眼角眉梢的笑意如三月春花綻放,那雙明亮的眸子在燈火映照下仿佛盛滿了星光。一時間,他竟看得有些出神,不覺一陣恍惚,心頭似被什麼輕輕撩撥,蕩起一圈漣漪。
翌日破曉,啟明星尚懸天際,文淵便與青衣、豹九及三位向導收拾行裝。燕小九帶來的兩隻熊貓已被他喚作熊大熊二,此刻正憨態可掬地蹣跚著。眾人踏著晨霜,撥開結著冰棱的藤蔓,朝霧氣氤氳的深山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