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邊陲混,曾阿大一夥本就不是好相與的。
以前那也是刀頭舔血,真刀真槍拚殺出來的,許多兄弟也當過草原馬匪。
要不是陳大全太生猛,當初哪能輕易認了主。
曾阿大挑出熟悉草原的精銳,偽裝成護衛隊,進入草原,武裝護商!
於是,接下來幾個月,草原上發生了數場慘烈的遭遇戰。
陳大全當初給黑蠻鎮留下了二百套常規裝備:開山刀、防彈衣、鋼盔等。
憑借著刀利甲堅,深入草原的護商隊,在麵對人數占優的馬賊時,打的有來有回。
這些士兵的家人,許多都是“皮一廠”的職工。
即便不是,“皮一廠”給黑蠻鎮帶來了繁榮與富足,自家日子也跟著變好。
眼瞅著剛開了個頭,豈容這些馬匪破壞?
因此,每逢接戰,黑蠻士兵個個奮勇當先,廝殺起來格外勇猛。
就這麼你來我往,廝殺了三四個月,哈森、特勒爾那邊率先坐不住了。
他們派出去冒充馬賊的手下傷亡慘重,劫掠到的財物卻越來越少。
幾個人一合計,覺的再這樣鬨下去不是辦法,反而可能引火燒身。
於是,他們使路子,賄賂了大汗身邊的重臣,騙了一道“剿滅邊境馬匪,保商路暢通”的王令。
有了這麵大旗,哈森、特勒爾、蘇木合以及幾個涉事頗深的小部落頭人,堂而皇之地調集本部兵馬,湊了三千多人,浩浩蕩蕩開赴邊境。
兵鋒所指,自然是黑蠻鎮和“皮一廠”。
對他們而言,既然無法計奪,乾脆就搶。
哈森幾個商人,以及那些個小部落頭領,僅聽聞過一些陳霸天的傳言,未親身領教過其厲害。
否則未必敢私調兵馬,砸陳霸天的場子。
北地本就是三不管之地,邊境線模糊,誰拳頭大誰就能多占一點。
哈森等人帶著兵馬來到黑蠻鎮外,趾高氣揚的喊話,要曾阿大識相,乖乖交出地盤,滾到彆處討生活。
曾阿大自然不能答應。
且不說共主將此地托付於他,就黑蠻鎮如今的繁華,也有他曾家兄弟的一份心血。
於是,黑蠻鎮保衛戰,就此打響!
曾家三兄弟不敢有絲毫怠慢,鎮外三千多蠻兵,而鎮中所有兵力加起來不過一千。
其中能硬戰的精兵僅六百來人。
敵眾我寡,形勢危急!
曾阿大一邊下令緊閉鎮門,發動全鎮百姓,搬運滾木礌石、燒製金汁,共同守城。
一邊派快馬,火速往黑石城、一線城求援。
而侯六,自然明白這場兵禍是“皮一廠”引起的。
沒有任何猶豫,他果斷帶著所有男職工上了鎮牆,誓要保家衛廠。
昔日笑語晏晏的“皮貨一廠”,此刻籠罩在戰爭陰雲下。
一場關乎存亡的血戰,即將爆發。
......
黑石城守將趙一柱,是陳大全當初親手提拔的,忠心耿耿。
他收到求援信,臉色驟變。
“蠻子犯境!?”
趙一柱不敢怠慢,立刻擊鼓聚將,點齊一千兵馬,由麾下一名校尉率領,火速趕往黑蠻鎮支援。
為何隻有一千人?
並非是趙一柱吝嗇兵力,或是存了什麼彆的心思。
而是陳大全統一北地後,為防尾大不掉、地方割據,特意定下軍規:
“若無共主府軍令,各地守將調兵不得超過一千,違令者,斬立決!”
自古帝王,對於地方將領私自調兵都極為忌憚,視同謀逆。
然三縣處四戰之地,又民風彪悍,武德充沛。
陳大全在限製私調兵馬外,也給了地方便宜行事之權,以應對突發兵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