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頃襄王端坐王座,見天幕提及黃歇“出使秦國罷兵結盟”,撫掌歎道:“黃歇竟有這般辯才!若真能為楚國解危,當重用於他。”
身旁大夫昭雎躬身道:“黃歇年少有才,且心懷楚國,若加以培養,必成我楚之棟梁。”
待看到黃歇“陪太子熊完入秦為質十年”,楚頃襄王麵露愧色:“讓臣子為質他國,苦了他二人。”
後見黃歇“設計助太子歸國”,昭雎讚道:“黃歇忠君忘身,此等臣子,當委以重任!”
可當天幕播放“李園獻妹”“黃歇滿門抄斬”,楚頃襄王臉色一沉,拍案道:“黃歇怎敢行此欺君之事!混淆王室血脈,實乃罪該萬死!”
昭雎亦搖頭:“智者竟栽於權欲與奸人算計,可惜,可歎,更可恨!”
趙·邯鄲宮殿趙孝成王時期)
趙孝成王見天幕中黃歇“說服楚王出兵救趙,解邯鄲之圍”,對平原君趙勝笑道:
“春申君此舉,救趙國於危難,當與信陵君同記大功!”趙勝躬身道:“黃歇有大局觀,合縱抗秦亦能挺身而出,是難得的賢才。”
待看到黃歇“經營江東興修水利”,趙勝補充道:“既能領兵抗敵,又能治國利民,這般能臣,楚國得之,是其幸事。”
後見黃歇結局,趙孝成王歎息:“縱有奇才,失了戒備、犯了大忌,終難善終,此事當為我等君臣之戒。”
秦·鹹陽宮殿秦昭襄王時期)
秦昭襄王見天幕中自己“被黃歇說服罷兵,與楚結盟”,眉頭微皺,對範雎道:“當年竟因黃歇一番話放棄攻楚?此子辯才確實棘手。”
範雎躬身道:“黃歇洞悉秦、楚、韓、魏利害,所言非虛,彼時罷兵亦有道理。”
後見黃歇“助太子歸國、執掌楚權”,秦昭襄王冷聲道:“楚國有此等臣子,倒是多了個麻煩。”
待看到黃歇“合縱抗秦,率軍至函穀關”,範雎道:“黃歇雖有號召力,卻難統六國之心,聯軍終會潰散,不足為懼。”當天幕顯現黃歇結局,秦昭襄王輕哼:“權臣卷入王室紛爭,鮮有善終,此乃天下通理。”
天幕這次直接放出了個歌名《天水伯約》
隨後前奏響起,前奏結束來到了歌詞念白部分【“安樂公
頗思蜀否啊
此間樂
不思蜀也
不思蜀也”】
隨著念白結束,歌詞開始
【“我常是一人獨念
那日的驚鴻一現
他拜在我的大殿
那一日我們初見
我見他是個降將
方一眼便是已忘”】
蜀·成都宮殿劉禪時期)
安樂公劉禪初聞天幕念白“頗思蜀否”,手中酒盞微晃,臉上笑意稍滯,旋即又端起酒杯笑道:“不過是歌中戲言,孤在蜀地安樂,何須多慮。”
身旁舊臣郤正聞言,眉頭緊鎖,低聲道:“主公,此句暗指故國,當警醒才是!”劉禪卻擺了擺手,隻盯著天幕聽歌,不願多談。
魏·洛陽宮殿曹奐時期)
魏帝曹奐聽著“他拜在我的大殿”“我見他是個降將”,轉頭問太傅司馬孚:“此歌中所言降將,可是蜀漢舊臣?”
司馬孚躬身回道:“觀歌詞意境,恐是指薑維。當年薑維降蜀,後為蜀漢鞠躬儘瘁,倒是個忠烈之人。”
待聽到“方一眼便是已忘”,曹奐輕歎:“亂世之中,降將多如牛毛,能被銘記者,必是有過人之處。”
【“光見了相父的衣衫上
風雪飄的摸樣
我雙手上去來迎
說天下自是難寧
他向我念著一個名
至宮外仍是不停
先說著一路相隨
又說是天公所垂
日後他一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