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梟雄曹操”的生平緩緩淡去,新的字跡如星河墜紙,赫然浮現——“盤點十大賢後”。
各朝後宮之中,無數目光驟然聚焦。那些深居宮苑卻心係家國的女子,或端坐於鳳榻,或立於窗前,靜待天幕揭曉。
【盤點十大賢後,第十名: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
功績: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
順治年幼時,她平衡各方勢力,穩定政權;康熙登基後,協助鏟除鼇拜、平定三藩,為“康乾盛世”奠定基礎。
對後世影響:打破“後宮不得乾政”的桎梏,以智慧而非權欲維係皇權穩定,成為清代後宮女子參政的典範,其“輔佐不專權”的準則影響深遠。】
【第九名:馬皇後明太祖朱元璋皇後)
功績:出身平民卻心懷天下,常勸朱元璋“緩刑恤民”,挽救過李文忠、宋濂等功臣性命;推行節儉之風,後宮以她為表率,杜絕奢靡。
對後世影響:以“賢德”製衡帝王的嚴苛,成為曆代皇後“母儀天下”的標杆,其“戒奢從簡”“保護功臣”的理念,為明初政治清明注入溫情力量。】
明,咱妹子上榜那是肯定的,必然當年那苦日子,朱元璋回憶起和馬皇後的點點滴滴。
朱元璋在南京的奉天殿,指尖捏著一枚泛黃的麥餅,聽聞馬皇後位列第九,渾濁的老眼忽然泛起濕意。
“妹子……當年濠州城被圍,你揣著滾燙的餅子給咱送進來,燙得懷裡起了燎泡,卻隻說自己不餓。”
他望著殿外那棵馬皇後親手栽下的槐樹,聲音哽咽,“後來咱當了皇帝,脾氣躁,多虧你在旁邊敲著邊鼓,保下多少忠臣良將。他們說你‘戒奢從簡’,可誰知道,你連塊新料子都舍不得穿,省下的錢全拿去賑濟災民。”
說罷,他將那枚麥餅湊近鼻尖,仿佛還能聞到當年的麥香,忽然一拍龍椅扶手,朗聲道:“這第九名,屈了!咱妹子的賢德,能讓天下百姓念著好,能讓咱這鐵石心腸也軟三分,便是千古第一也當得!”
身旁內侍欲勸,卻見他擺擺手,望著天幕喃喃道:“你總說,名分壓不住民心,如今這天幕記著你,百姓記著你,比啥都強……”
馬皇後的貼身侍女此刻正在浣衣局,聽聞消息,手中木槌“當啷”落地,對著北方叩首便拜:“娘娘!您聽見了嗎?後世還記得您的好呢!當年您教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如今宮裡的小主們還照著您的規矩來,您的恩德,比宮裡的井水還深呐!”
而在鳳陽的皇覺寺,當年受過馬皇後接濟的老僧,正對著一尊觀音像誦經,聽聞天幕所言,合十歎道:“皇後娘娘當年微服私訪,見寺裡粥稀,當場命人開倉放糧,還說‘佛渡眾生,先渡饑寒’。這般慈悲,便是活菩薩啊。”
寺外的田埂上,幾個老農正談論此事,紛紛道:“若不是馬皇後勸著萬歲爺輕徭薄賦,咱莊稼人哪有今天的收成?這賢後之名,實至名歸!”
【第八名:長孫皇後唐太宗李世民皇後)
功績:輔佐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多次以古鑒今勸諫太宗,保護魏徵等直臣;抑製外戚勢力,拒絕兄長長孫無忌過度掌權,避免重蹈兩漢外戚專權覆轍。
對後世影響:著《女則》規範後宮,其“不乾政而善輔政”的智慧,成為後世皇後的行為範本,貞觀年間的政治開明亦有她一份隱性之功。】
【第七名:陰麗華漢光武帝劉秀皇後)
功績:以“雅性寬仁”著稱,劉秀稱帝後,她主動讓出後位給郭聖通,避免朝堂動蕩;成為皇後後,約束外戚,勸劉秀善待功臣,助力“光武中興”。
對後世影響:其“謙讓”美德被後世傳頌,打破“後宮爭寵”的刻板印象,為東漢初年的穩定提供了後宮支持,更留下“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千古佳話。】
【第六名:衛子夫漢武帝劉徹皇後)
功績:出身低微卻賢淑持重,為漢武帝穩定後宮三十八年,其家族衛青、霍去病成為抗擊匈奴的名將,助力漢朝開拓疆土;雖無直接乾政,卻以平和性格緩衝武帝的激進,維係朝局平衡。
對後世影響:打破“皇後必出豪門”的慣例,證明女子賢德無關出身,其家族與漢朝國運的綁定,也成為外戚助力皇權的典型案例雖後期有巫蠱之禍,但其前期貢獻不可磨滅)。】
唐太宗李世民在太極宮的立政殿,手中正翻閱著魏徵的諫書,聽聞長孫皇後位列第八,筆尖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旁一頓,望向殿外那株長孫皇後親手栽種的楊柳,眼中泛起暖意。
“觀音婢長孫皇後小字)當年總說,‘陛下是明君,臣下才敢直言’。魏徵那老匹夫屢屢犯顏直諫,若不是她在背後護著,朕怕是早忍不住動了殺心。”
他拿起案上的《女則》,指尖輕撫泛黃的書頁,“她從不乾政,卻總能在朕跑偏時輕輕一拉。這‘不乾政而善輔政’,說得正是她啊。”說罷,命人將《女則》抄錄百份,分賜後宮,“讓她們都學學,何為真正的‘母儀天下’。”
長孫皇後的陪讀宮女此刻在感業寺,聽聞消息,對著長安方向深深一拜,淚落衣襟:“娘娘,您編《女則》時總說‘女子不必困於閨閣,亦能以柔克剛’,如今陛下還記著您的話,後宮姐妹們也照著您的規矩行事,您的智慧,真的傳下來了。”
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的章德殿,正與大臣商議減免賦稅之事,聽聞陰麗華位列第七,忽然停住話語,望向殿角那幅“麗華辭後位”的壁畫,朗聲笑道:“當年朕欲立麗華為後,她卻勸朕‘郭氏有子,且助陛下平定河北,宜為後’。這份謙讓,可不是一般女子能有的。”他轉頭對身旁的太子劉莊道,“你母親當了十七年貴人,從未有過半句怨言,反而常勸朕善待功臣、輕徭薄賦。這‘光武中興’,有她一半功勞。”劉莊望著壁畫中母親溫婉的身影,點頭道:“兒臣記得,母親總說‘天下未定,不宜因後宮爭紛亂了朝局’,這份格局,兒臣終生效仿。”
漢武帝劉徹在長安的建章宮,正凝視著霍去病出征時帶回的匈奴寶刀,聽聞衛子夫位列第六,手指在刀鞘上輕輕摩挲,語氣複雜:“衛子夫從平陽公主府的歌女到皇後,三十八年,後宮從未有過紛爭。衛青、霍去病能為大漢橫掃匈奴,她在背後穩住後方,功不可沒。”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