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請陛下稱太子!_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5章 請陛下稱太子!(1 / 2)

少年秦王武德年間,身披鎧甲,眉目銳利如鋒)

立於戰場餘暉中,少年李世民望著天幕上“貞觀之治”的盛景,手按腰間佩劍,眼中燃著不服輸的銳氣。

見房玄齡提及“君臣同心”,他嘴角微揚:“玄齡公倒會說些體麵話。當年太原起兵,若不是我帶玄甲軍破宋老生、擒竇建德,這天下還不知是誰的!”

待看到魏征直諫的畫麵,他眉頭一蹙,冷哼一聲:“這魏徵,當年在李建成帳下就愛唱反調,日後倒成了父皇指李淵,此時李世民尚未登基)的紅人?不過……他敢說,朕自稱仍帶少年意氣)就敢聽,隻要能贏,罵幾句又何妨?”

望見高句麗戰事的評說時,他猛地挺劍出鞘,鋒芒映著天幕:“小小高句麗,也配勞民傷財?等我平定天下,定要踏平平壤,叫他們歲歲來朝!”

青年太宗貞觀中期,龍袍初加身,眼神沉穩卻藏鋒芒)

端坐太極殿龍椅上,青年李世民凝視著“米鬥三錢”“夜不閉戶”的數據,指尖輕叩禦案,露出一絲欣慰。聽魏征諫阻修洛陽宮的舊事,他轉頭對身旁侍立的長孫無忌笑道:“魏徵這倔脾氣,當年能把朕氣得摔了筆,如今看來,倒是朕的良藥。”

見武則天稱“用人不拘一格”,他朗聲大笑:“媚娘眼光不錯。朕用尉遲恭、秦瓊,不問出身;用魏徵、王珪,不計前嫌——天下英才,本就該為朕所用!”

談及“華夷一家”,他起身走到輿圖前,指點著突厥、吐蕃的疆域:“當年渭水之盟,朕忍了;如今四夷臣服,不是靠刀兵,是靠民心。這‘天可汗’的名號,比任何玉璽都金貴。”

晚年太宗貞觀末年,鬢角染霜,神色中多了滄桑)

站在淩煙閣內,晚年李世民望著天幕上對自己“晚年驕滿”的批評,久久不語。聽到“高句麗之戰勞民傷財”的評說,他緩緩摘下王冠,露出斑白的頭發:“是啊,朕老了。

當年以為能像年輕時一樣所向披靡,卻忘了百姓經不起折騰……若魏徵還在,定會指著朕的鼻子罵。”

見“治世依賴君主個人能力”的評語,他撫摸著二十四功臣畫像,歎息道:“朕總想給子孫留個鐵打的江山,卻忘了江山終究要靠製度。稚奴指唐高宗李治)性子軟,日後……怕是守不住啊。”

最後望著“封建製度局限”的結語,他望向窗外沉沉暮色:“朕做了能做的一切,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

若後世罵朕是‘封建帝王’,朕認了——至少,朕讓天下人,安穩過幾十年。”

【天幕光影驟轉,貞觀十七年的東宮顯現在雲霧中。李承乾身著太子冠服,卻歪坐在案前,手中把玩著突厥樣式的彎刀,案上的儒家典籍早已蒙塵。】

房玄齡望著天幕中李承乾的模樣,痛心疾首:“太子自幼聰慧,太宗曾手把手教他斷案,親選名儒為其師,本是儲君的不二人選。可自足疾後,他竟性情大變,耽於享樂,甚至效仿突厥習俗,與群小為伍……”

魏征虛影)立於丹陛之下,手持諫章高聲道:“陛下!太子乃國之本,如今言行失據,私引突厥人入宮,更對魏王李泰)心懷怨懟,結黨營私。臣懇請陛下嚴加管教,莫讓儲位動搖,國本生亂!”

【畫麵切換,李承乾在東宮設“突厥帳”,與侍從披發左衽,殺羊飲酒。他醉醺醺地對身邊人說:“等我做了天子,就率數萬騎兵去金城,學突厥可汗那樣打獵,誰勸我我殺誰!”】

青年太宗貞觀中期)聽聞此言,猛地拍碎案上玉盞,怒聲道:“朕為他請遍天下名師,教他‘仁孝禮智’,他竟學起蠻夷陋習!忘了自己是大唐太子嗎?”長孫皇後虛影)在旁垂淚:“承乾兒自幼腳疾,心中多有鬱結,陛下莫要太過動怒,還是好生開導為上。”

晚年太宗望著天幕中李承乾的荒唐行徑,鬢角白發似又添了幾分,對身旁的李治道:“你大哥小時候,朕常把他抱在膝頭,教他寫‘國’字。他那時說,要像朕一樣守好這江山……怎麼就變成了這樣?”

【朝堂之上,魏王李泰獻《括地誌》,引得百官讚歎。李泰腰懸玉帶,立於階前,眼神掃過東宮方向,帶著難以掩飾的得意。】

褚遂良出列奏道:“陛下,太子與魏王勢同水火,若不早定儲位名分,明確嫡庶尊卑,恐生玄武門之變的舊事!臣以為,當重申太子之位不可動搖,令魏王恪守臣禮。”

【天幕閃過李承乾派刺客刺殺李泰的密謀,又映出他勾結侯君集、意圖逼宮的暗語。】

唐,長孫無忌望著這一幕,眉頭緊鎖:“太子昏聵,魏王覬覦,這都是太宗晚年的心頭刺啊。侯君集乃淩煙閣功臣,竟被太子拉攏,可見東宮之亂已深入骨髓。”

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批注:“李承乾之敗,非獨其過也。太宗偏愛魏王,讓太子心生不安,才釀此禍。儲位之爭,帝王的偏愛便是毒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承乾被廢前夜,東宮侍衛長叩見太宗,呈上太子與侯君集往來的密信。太宗展開信紙,見上麵寫著“若事成,願以陛下為太上皇”,雙手劇烈顫抖,信紙飄落在地。】


最新小说: 我的末日小弟生活 無限之維度進化 逆徒跪下!師尊擺爛後躺贏修仙界 宇航員小明火星曆險記 喪屍孕媽囤貨忙前夫彆擋道 NBA之雙修大帝 逆天改命:我的美女上司 我在都市拆因果 龍脈密碼:九州詭跡 繪骨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