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_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6章(1 / 1)

漢,漢武帝劉徹立於未央宮前,望著那道扭曲的影子,眉頭緊鎖:“儲位之爭,最是磨人。朕當年廢戾太子,亦是心痛如絞。可帝王家,容不得半分婦人之仁——要麼斷腕,要麼亡國。”

三國,曹操手持《孫子兵法》,指尖在“兵者詭道”四字上重重劃過:“李承乾這步棋,走得太急,也太蠢。想當年丕兒與植兒爭儲,丕兒雖隱忍,卻知‘不逾矩’;植兒縱有才,也懂‘藏鋒芒’。這李承乾,既無隱忍之智,又缺容人之量,敗局早定。”

郭嘉輕笑:“丞相所言極是。不過話說回來,太宗一手栽培,一手猜忌,倒像極了當年您對文若荀彧)的態度——用其才,又防其勢啊。”

唐,武則天已是皇後)望著天幕中李承乾的囚車,鳳眸微眯:“腳疾算什麼?女子稱帝,才是天下笑柄。可朕偏要做給他們看——能坐江山的,從不是腿腳完好的,是心夠狠、手夠硬的。

這李承乾,輸就輸在‘怨’字上。怨天怨地,不如怨自己沒本事逆天改命。”上官婉兒低聲道:“娘娘,那魏王李泰……”武則天冷笑:“李泰?小聰明罷了。真正能笑到最後的,往往是那個看似最不起眼的稚奴李治)。”

宋,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宴席剛散,他望著杯中殘酒,對趙光義道:“你看這李承乾,像不像當年的李重進後周將領,因謀反被殺)?本有錦繡前程,偏要自取滅亡。朕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儲位更是如此。

太宗若早立規矩,定其名分,何至於此?”趙光義舉杯:“兄長所言極是。不過依臣弟看,最該防的,是‘兄弟相殘’——玄武門之變的血,還沒乾透呢。”

明,朱元璋批閱奏折的朱筆停在“藩王作亂”四字上,忽然將奏折拍在案上:“這太宗,就是心太軟!換作是朕,彆說太子謀反,就是諸王有半分異動,朕也能扒了他們的皮!當年朕殺朱亮祖,廢朱文正,就是要讓天下人知道——朱家的江山,規矩比親情重!”

馬皇後在旁勸道:“陛下息怒。畢竟是父子,太宗心裡……苦啊。”朱元璋冷哼:“苦?坐上這龍椅,就彆想叫苦!”

清,康熙望著太子胤礽的畫像,與天幕中李承乾的身影重疊,長歎一聲:“朕懂太宗的痛。

兩立兩廢胤礽,朕頭發都白了。可這太子,就像握不住的沙——太嚴,怕他怯懦;太寬,怕他驕縱。

李承乾這孩子,若生在尋常人家,或許……”雍正時為雍親王)在旁道:“皇阿瑪,尋常人家哪有‘儲位’二字?生在帝王家,要麼成龍,要麼成蟲。李承乾,就是那條蟲。”

【天幕光影晃動,現代華夏曆史的發展進程……】

漢,漢武帝劉徹望著戰爭的硝煙,眉頭擰成一團,手中玉圭險些捏碎:“蠻夷竟敢叩關!當年朕派衛青、霍去病橫掃匈奴,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何時受過這等屈辱?這華夏子孫,是忘了尚武精神嗎?”

霍光在旁低聲道:“陛下,時移世易,如今的‘蠻夷’已非匈奴可比,他們有堅船利炮,更有新的器物之學……”劉徹冷哼:“器物再好,若沒了血性,終究是任人宰割!”

唐,唐太宗李世民凝視著農民運動的烽火,歎息道:“農民起義,多因官逼民反。可這太平軍,既無治國之策,又內鬥不休,縱有一腔熱血,也成不了氣候。

當年朕平定竇建德,靠的是‘安百姓、定天下’的章法,而非一味殺戮啊。”長孫無忌點頭:“陛下所言極是。亂局之中,最需的是能凝聚人心的方略,而非匹夫之勇。”

明,明太祖朱元璋望著變法的誌士血染街頭,猛地一拍龍椅:“變法?空談誤國!當年朕推翻元廷,靠的是實打實的刀槍,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步步為營。

這些讀書人,想靠幾句話就變天,太天真了!”馬皇後輕聲道:“陛下,他們雖急,卻也是一片愛國之心……”朱元璋搖頭:“心是好的,路卻走錯了。沒有能打的隊伍,沒有民心所向,變法就是紙上談兵。”

清,慈禧太後看著列強瓜分華夏的慘狀,氣得渾身發抖,手中的佛珠被捏得咯咯作響:“這些洋鬼子,欺人太甚!當年我大清朝也有過康乾盛世,怎會落到這步田地?”李鴻章在旁唯唯諾諾道:“老佛爺,如今世界大變,西洋諸國科技發達,我大清閉關鎖國已久,實力懸殊啊。”慈禧太後怒目圓睜:“實力懸殊又如何?我大清子民眾多,若能同仇敵愾,定能讓這些洋鬼子有來無回!”

此時,天幕中出現了新國成立的畫麵,諸位帝王將相皆麵露震驚之色。

漢武帝劉徹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這華夏大地,竟有如此新氣象!此等強盛,遠超我大漢之時!”唐太宗李世民微笑點頭:“民富國強,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真正的盛世啊。”明太祖朱元璋捋須大笑:“好!好!這才是我華夏該有的模樣!”眾帝王將相望著那繁榮昌盛的景象,心中滿是感慨與欣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秦,秦始皇嬴政立於鹹陽宮前,望著“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一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手中青銅劍在石上劃出火星:“朕掃六合、築長城,定萬世之基,豈止‘略輸’?這詞中氣魄,倒有幾分朕當年的雄心,隻是這‘風流’二字,朕以為還得看誰能定天下、安黎民。”

李斯在旁躬身道:“陛下,詞中所言‘今朝’,怕是另有深意——江山代有才人出,或許後世真有超越往古的氣象。”

漢,漢武帝劉徹讀到“漢武”二字,忽然朗聲大笑,笑聲震得未央宮的銅鈴作響:“好一個‘略輸文采’!朕通西域、尊儒術,雖不以詩賦見長,卻讓‘漢’字成了華夏的名號!這詞作者,敢評點千古帝王,膽子不小,朕喜歡!”

衛青撫須道:“陛下,‘還看今朝’一句,似有後來者居上之意,可見後世必有更盛之世。”劉徹點頭:“若真是如此,朕倒要敬他們一杯——畢竟,都是守這華夏江山的人。”

唐,唐太宗李世民凝視著“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非但不惱,反而對長孫無忌笑道:“這評語公允。朕戎馬半生,雖有貞觀之治,卻不如李太白‘飛流直下三千尺’那般灑落;宋祖杯酒釋兵權,也算梟雄,怕是也寫不出‘大江東去’的豪邁。”

宋,趙匡胤看著“宋祖”二字,手中酒杯輕輕晃動,酒液濺出幾滴:“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一生求的是‘穩’字,確實少了些‘風騷’的揮灑。不過這詞裡說‘江山如此多嬌’,倒是說到了朕心坎裡——當年朕定下‘不殺士大夫’的規矩,不就是想讓這江山多些文氣嗎?”趙光義接口:“兄長,這‘今朝’的風流人物,若能讓江山更穩、百姓更安,那便比咱們這些人強。”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三國當鍵盤俠 快穿:當心機女配拿了攻略劇本 魔門聖女懷身孕,爹是百歲老雜役? 全員攻略:是誰老婆還不一定呢! 穿越60我的簽到係統能爆肉 退休滿級大佬的養崽日常 瘋權:星核陷落 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 我隻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蝕骨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