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開封皇宮宋太祖時期)
宋太祖趙匡胤看著天幕中蕭瑀“剛正不阿、直言觸怒君主”的事跡,端起茶杯淺啜一口,緩緩道:“朕登基以來,最需蕭瑀這般‘敢諫且無私’的臣子——如今朝堂雖重文臣,卻多有趨炎附勢之輩,少了這份剛直。”
宰相趙普躬身道:“陛下,蕭瑀出身前朝皇室卻無貳心,更能修訂律法、奠定製度,恰合我朝‘重文治、定規矩’之策。
且他‘無派係依附’,可避文臣結黨之禍——若我宋朝文臣皆學其‘以國事為重,不攀附權貴’,朝堂必能清明。”
宋太祖目光掃過“太宗容其剛直”,點頭道:“君主需有容諫之量,臣子需有進諫之勇,方能君臣相得。
蕭瑀的‘貞’,太宗的‘容’,皆是治國之道。著令翰林院將蕭瑀諫言事跡抄錄成冊,頒給朝中百官研習——讓他們知曉,何為‘真文臣風骨’。”
天幕這次先播放了一個小女孩拿著弓箭,前麵是一個人名轉盤,當轉盤轉起來後,小女孩隨機瞄準了一個名字,一箭射出卻打篇到另一個名字上。
【群星璀璨之大唐文臣篇段誌玄】
【段誌玄598年642年),本名段雄,字誌玄,是唐朝名將、開國功臣,唐太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段誌玄為今鄒平市人,是太原郡司法書佐段偃師之子。
隋大業七年,14歲的段誌玄應募隨隋煬帝遠征高句麗,後隨父客居太原,得到李世民賞識。
大業十三年,李淵在晉陽起兵,段誌玄募兵千餘人,任右領大都督府軍頭,作為先鋒奪取霍邑、絳郡等地,累功至左光祿大夫。在潼關之戰中,他率二十餘騎衝陣,身中流矢仍三次衝入敵陣,助唐軍擊敗桑顯和,追擒屈突通,被授樂遊府驃騎將軍。】
【武德四年,段誌玄隨李世民東征王世充,馬倒被擒後竟能奪馬馳歸。王世充、竇建德被平定後,他升任秦王府右二護軍。
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以重金賄賂段誌玄,他拒不接受並告知李世民。
隨後,段誌玄與尉遲敬德等人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即位後,他遷任左驍衛大將軍,封樊國公。
貞觀十一年,段誌玄被封為金州刺史,改封褒國公,後又升任右衛大將軍、鎮軍大將軍。
貞觀十六年,段誌玄病逝,終年四十五歲,贈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諡號莊肅,陪葬昭陵。】
【長孫皇後出葬時,段誌玄與宇文士及分彆統領兵馬守衛肅章門。太宗夜間派使者到其駐所,宇文士及開門放行,段誌玄則閉門不讓使者進來,稱“軍門夜晚不能開”,使者雖有皇帝手敕,他仍以夜間難辨真偽為由拒絕,直至天明。太宗聽聞後,稱讚他“這是真正的將軍,周亞夫也不過如此”。】
宋朝·開封皇宮
宋太祖放下茶杯,指節輕叩禦案,目光落在“馬倒被擒仍奪馬馳歸”處,沉聲道:“此等悍勇,堪比我朝開國猛將李繼勳!且拒李建成重金、夜守軍門不徇私,忠勇兩全,遠勝隻會紙上談兵的文臣。”
趙普躬身補充:“段將軍‘無派係依附’,拒太子賄賂而告主,恰合我朝‘防武將結黨’之戒。
若禁軍將領皆學其忠君不攀附,陛下可高枕無憂。”
一旁樞密使李崇矩亦點頭:“潼關之戰以二十騎衝陣,身中流矢仍三入敵營,此等臨陣不退的膽氣,當令禁軍將士效仿。臣請將其戰例編入《武經總要》,以勵軍心。”
唐朝·秦王府武德四年)
剛從王世充軍營奪馬歸來的段誌玄,戰袍還沾著血跡,見天幕播放自己日後事跡,先是一愣,隨即握拳沉聲道:“某隻知今日護秦王安危,竟不知日後能入淩煙閣、得太宗讚‘比周亞夫’?此生定不負秦王信任,守好軍門、不違軍紀!”
李世民拍其肩笑道:“誌玄,你拒建成賄賂、夜閉軍門之事,朕今日便信你能做到!待平定天下,朕必讓你名留青史。”
尉遲敬德在旁大笑:“好你個段誌玄!日後竟與某同列淩煙閣,下次衝鋒可彆想搶在某前麵!”
漢朝·長安周亞夫晚年)
被削爵閒居的周亞夫,見天幕中太宗將段誌玄比作自己,撫須長歎:“此將夜守軍門、拒君使於門外,守的是軍紀,比老夫當年細柳營‘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更顯果決!若漢朝將領皆有此等堅守,何愁匈奴不滅、諸侯不臣?”
其子周陽侯周堅問道:“父親,此人比您如何?”
周亞夫搖頭:“某守細柳營是防匈奴,他守肅章門是防內亂,處境更險卻更敢堅持。此等忠勇,老夫不及也。”
明朝·應天府洪武時期)
朱元璋盯著“拒太子賄賂”“夜閉軍門”兩處,手指重重敲擊龍椅扶手:“段誌玄這兩點,最合朕心!太子拉攏不動,君主手敕敢拒,既忠且剛,比那些見風使舵的淮西勳貴強百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達躬身道:“陛下,此人戰陣悍勇、治軍嚴明,若我朝邊將皆學其‘守軍紀如命’,北元殘餘不足為懼。”
劉伯溫則輕聲道:“段將軍‘無派係依附’,恰是破解‘黨爭’的良藥。如今朝堂淮西、浙東兩派漸起,若大臣皆學其以國事為重,陛下可少費心力。”
朱元璋點頭:“傳朕旨意,將段誌玄事跡抄錄,給徐達、常遇春等將領每人發一份,讓他們看看,什麼是‘武將該有的樣子’!”
秦末漢初·漢中王府劉邦時期)
劉邦盯著天幕中“段誌玄拒太子賄賂”“夜閉軍門拒君使”兩段,拍腿大笑:“好個段誌玄!太子拉攏不動,皇帝手敕敢頂,比樊噲那莽夫多了份剛直,比蕭何少了點圓滑,這才是真將軍!”
韓信執劍立於旁,目光落在“潼關二十騎衝陣”處,頷首道:“以二十騎破敵陣,身中流矢仍三入三出,此等勇毅與戰術,堪比當年巨鹿之戰的英布。
更難得者,他能堅守軍紀,不因君主之命亂章法,此乃帥才之質。”
蕭何則撫須道:“拒太子賄賂而告主,可見其忠;夜守軍門不徇私,可見其嚴。
若我漢家軍中有此等人,何愁項羽不滅、天下不定?當讓灌嬰、周勃等將學學這份‘忠而不愚、勇而有矩’。”
明朝·北京皇宮永樂時期)
朱棣手指劃過“段誌玄隨李世民東征、助平王世充竇建德”,沉聲道:“朕當年靖難,若有此等‘馬倒被擒仍奪馬馳歸’的悍將,白溝河之戰何至於險勝?且他拒太子拉攏、嚴守軍紀,比那些臨陣退縮的建文舊臣強過百倍!”
英國公張輔躬身道:“陛下,段將軍平定群雄、守衛宮禁,既善衝鋒又能持重,恰合我朝北征蒙古、南鎮交趾之需。
臣請將其戰例編入軍中冊籍,讓邊將知‘勇’與‘嚴’需並行。”
解縉在側補充:“其‘無派係依附’尤為可貴。如今朝堂雖無大黨,但臣僚仍有親疏之分,若皆學段將軍以國事為先,朝政當更清明。”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