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躬身應和:“陛下所言極是。我朝正需‘以軍功立身’之臣,長孫順德早年的戰功值得稱道,可晚年貪腐之過更該引以為戒。
如今我朝官員俸祿已算優厚,若有人學他那般貪贓枉法,縱使有開國之功,也需嚴懲,方能正朝綱、安民心。”
趙匡胤點頭:“說得好!他能入淩煙閣,可見早年功績卓著,可‘聲譽受損’四字,也成了他一生的汙點。朕要讓我朝官員都記著: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能相抵,唯有清廉自守,方能留名青史。”
唐,長孫順德望著天幕上對自己一生的總結,雙手不自覺地攥緊,臉上滿是複雜之色。
當看到“晚年曾因貪汙受賄被彈劾,一度被罷官”時,他猛地低下頭,聲音帶著幾分愧疚與悔恨:“悔不該當初!早年隨陛下起兵,出生入死,何等意氣風發,卻因一時貪念,壞了一世名聲,也辱沒了淩煙閣的榮耀!”
他抬頭看向天幕上“薛國公”“邳國公”“免死特權”等字眼,眼中閃過一絲追憶,隨即又被自責取代:“陛下待我不薄,賜我爵位,予我特權,可我卻未能堅守本心。
若有重來之機,我定當戒貪戒欲,隻以軍功報國,不負陛下信任,不負淩煙閣之名!”言罷,他長歎一聲,久久佇立,再無往日功臣的傲氣,隻剩滿心的懊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長安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撫著腰間佩劍,盯著天幕上“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記載,朗聲笑道:“這長孫順德,倒有幾分我大漢開國功臣的影子!
早年隨李淵起事,戰功封公,和韓信、樊噲等人早年追隨先帝有異曲同工之妙。”
衛青拱手道:“陛下明鑒。長孫順德‘截斷糧道、參與關鍵戰役’的戰法,與我漢軍‘長途奔襲、直擊要害’的思路相合。
隻是他晚年貪腐,實乃汙點——我大漢將士雖重軍功,更重‘清廉自守’,如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方是功臣典範。”
董仲舒撚須補充:“《春秋》重‘義利之辨’,長孫順德早年循義立功,晚年逐利失節,恰是‘利令智昏’的例證。
我朝推行儒術,正需引導官吏‘重義輕利’,方能避免重蹈其覆轍。”
三國·許昌曹魏時期)
曹操端著酒盞,目光掃過“薛國公”“免死特權”等字,冷笑道:“李淵倒大方,一句‘免死’便賞給功臣,隻是這長孫順德偏偏用貪腐糟踐了這份信任。
若在我麾下,有戰功我必賞,但敢貪贓枉法,縱使有免死金牌,我也能讓他‘功過相抵’,落個身敗名裂!”
郭嘉輕搖羽扇,緩聲道:“孟德公所言極是。長孫順德‘最早參與晉陽起兵’,這份‘擇主而事’的眼光,比那些執迷不悟的袁氏舊臣強得多。
隻是他晚節不保,也提醒我等——用人需‘賞罰分明’,既要獎其功,更要懲其過,方能服眾。”
夏侯惇按劍怒目:“此人早年能在戰場上拚殺,也算條漢子!
可貪財這毛病,比呂布反複無常還可恨!我魏軍將士若敢如此,我定親手斬了他,免得汙了我軍名聲!”
唐·長安長孫順德同期)
唐太宗李世民望著天幕上對長孫順德的記載,神色複雜,緩緩開口:“順德乃皇後族叔,早年隨朕父子起兵,平定天下立下大功,朕賜他免死特權,本盼他能善始善終。可他偏偏貪那點財帛,讓朕失望至極。”
長孫皇後垂眸輕歎:“族叔早年意氣風發,卻因一時貪念毀了名聲。若他能堅守本心,必能如房玄齡、杜如晦般,留個千古美名。此事也警示我外戚一族,不可因身份特殊便肆意妄為。”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