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時期南京)
徐達身著帥袍,盯著“不滿王世充篡逆、與程咬金一同降唐”的記載,沉聲道:
“秦瓊‘不事逆賊、擇明主而事’,與我隨陛下朱元璋)反元、護漢家江山,皆是‘忠不事逆’!他‘每戰必先’,是為‘勇將’,比那些貪生怕死的降將強百倍!
隻是他‘玄武門之變未明確參戰’,雖有‘避禍’之智,卻少了幾分‘為君儘忠、敢擔風險’的決絕。若在洪武,當學‘為君分憂、挺身而出’,方得陛下全然信任。”
朱元璋在側冷哼:“秦瓊有勇有忠,卻少了幾分‘死忠’,若在朕的軍中,當再磨其‘忠勇’!”
明朝·永樂時期北京)
朱棣明成祖,未登基時為燕王)身著戰甲,見“助李世民開國、獲食邑七百戶”的記載,笑道:
“秦瓊‘追隨明主、立開國之功’,與我靖難、護大明正統,皆是‘識明主、建偉業’!他‘驍勇善戰’,若在我燕軍,當為先鋒,再立奇功!隻是他‘晚年靜養’,少了幾分‘老當益壯’的氣魄——我燕軍將士,當學‘老而彌堅’,即便年邁,亦能護疆守土。”
朱高熾在側補充:“秦瓊‘忠勇’可取,然‘晚年退隱’,非永樂將士所為。”
【天幕繼續播放著,這個人在民間的稱號被稱為“混世魔王”,而在話本中卻當過土皇帝,同時也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在正史中,他使用的武器是馬槊而在民間的隋唐演義和隋唐英雄傳的武器都則是斧子,號稱三板斧,打遍天下無敵手。
他是大唐名將,程咬金!】
【正史中,程咬金589年665年),後改名程知節,字義貞,是唐朝開國名將、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一生曆經隋末亂世、唐朝建立與發展,功勳卓著。
程咬金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父親均在北齊、隋朝為官。隋末天下大亂時,他先歸附瓦崗軍領袖李密,任內軍驃騎,統領精銳部隊。
李密戰敗後,程咬金暫歸王世充,但因不滿其為人,與秦叔寶等人一同降唐,被唐高祖李淵任命為秦王府左三統軍,自此追隨李世民。】
【程咬金曾跟隨李世民平定四方割據勢力,先後擊敗宋金剛、生擒竇建德、迫降王世充,因戰功卓著被封為宿國公,成為李世民麾下核心將領之一。
武德九年626年),參與“玄武門之變”,協助李世民誅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為李世民登基唐太宗)奠定基礎。事後被封為太子右衛率,後升任右武衛大將軍。
貞觀年間,曆任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等職,改封盧國公。】
【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任蔥山道行軍大總管征討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因縱容部下屠殺投降胡人並私分財物,回朝後被免官。不久後複任岐州刺史,後主動上書退休。
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在長安病逝,享年77歲。
唐高宗追贈其為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諡號“襄”,並允許其陪葬唐太宗的昭陵,彰顯其開國功臣的地位。
而在正史中的程咬金並非演義中的“草莽英雄”,而是出身名門、智勇兼備的將領,並無“三板斧”的記載,其使用的兵器是馬槊一種長柄騎兵武器),“三板斧”是後世民間傳說與文學作品的藝術加工。】
唐朝,程咬金立於天幕下,望著關於自己的正史記載與民間演繹,先因“混世魔王”“土皇帝”的戲說咧嘴笑罵:
“這說書人倒能編,俺啥時候當過半路皇帝?”待看到“馬槊”二字,又抬手拍了拍腰間虛擬)兵器,沉聲道:
“總算有句實在話!那斧子沉得要命,哪有馬槊趁手,當年破竇建德時,俺便是靠這長槊挑了他三員部將!”
及至讀到“縱容部下屠降、回朝免官”,他眉頭擰起,半晌才歎:“當年是俺糊塗,念著弟兄們流血打仗,沒攔著那點私心,倒落了個免官的下場……若再活一遭,定不會犯這錯!”
最後見“陪葬昭陵”,眼中又泛起光:“能陪著秦王李世民),俺這一輩子,值了!
宋朝·開封仁宗時期)
包拯身著官服,盯著“忠不事逆、擇明主而事”的記載,撫須道:“程知節棄王世充投唐,如良禽擇木,此乃‘忠’之智;參與玄武門之變,助太宗定天下,此乃‘忠’之勇。然屠降私財一事,雖有戰功,亦難掩其過——為官為將者,當以‘仁’為綱,不可因私廢公。”
狄青在側,手握劍柄補充:“其馬槊破敵、每戰先登,是為勇將典範!民間傳其‘三板斧’,雖非正史,卻也見百姓愛其豪爽。若我大宋將士,能學其‘擇明主、建戰功’之心,何愁邊患不平?”
元朝·大都世祖時期)
忽必烈端坐龍椅,聽臣下念完程咬金生平,沉吟道:“此人棄暗投明,助唐開國,是識時務之俊傑;晚年雖有過錯,卻也能主動致仕,懂進退之理。
朕麾下若有此等將領,既要用其驍勇,也要教其守‘法度’——不可學他屠降私財,壞了朕安撫四方之心。”
漢人謀士劉秉忠拱手道:“陛下所言極是。程咬金‘出身官宦卻能征善戰’,可見人才不分出身。我朝疆域遼闊,正需此等‘忠勇兼顧’之人,既能領兵破敵,又能守君臣之禮。”
清朝·北京康熙時期)
康熙翻閱天幕記載,笑道:“程知節‘追隨太宗、陪葬昭陵’,是君臣相知的典範!朕看他‘晚年致仕’,亦是明智之舉——功臣能知進退,方能保全身名。民間傳其‘三板斧’,雖虛卻顯百姓愛戴,可見‘忠勇’二字,最得民心。”
明珠在側附和:“此人‘破宋金剛、擒竇建德’,是實打實的戰功;‘玄武門之變’助太宗,是為君分憂。
我朝若要穩固江山,正需此等‘能戰、能忠、能進退’之將,既要有領兵之才,又要有君臣之禮,不可學他屠降之過。”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