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隴西李氏府宅
少年李孝恭身著錦袍,正握劍在庭院練劍,忽見天幕垂下,映出自己未來軌跡。
初聞“唐初宗室名將”“淩煙閣位列第二”時,他握劍的手猛地一頓,眼中滿是震驚,隨即又燃起熾熱光芒——見“率水軍破蕭銑、招撫嶺南”的記述,他抬手拭去額角汗珠,振臂將劍劈向木樁,朗聲道:
“大丈夫當如此!以一身本事定疆土、安黎民,方不負李氏血脈!”說罷,又提劍繼續操練,每一招都比先前更顯堅定。
唐武德四年,夔州總管府
青年李孝恭身披鎧甲,正與部將商議征討蕭銑的戰術,天幕突然亮起。當看到“攻克江陵、收降數十萬兵力,未濫殺一人”的記載時,他猛地拍案,眼中閃過興奮與認同:
“我正愁如何安撫江陵百姓,原來如此!若能以仁政收民心,比一味殺伐更能穩固南方!”
待瞥見“平定江南後仍守謙退”的後續,他收斂神色,對部將道:
“即便此戰成功,也不可恃功而驕——記住,我們領兵是為家國,非為個人虛名。”說罷,繼續俯身研究輿圖,眼神愈發堅毅。
天幕繼續介紹著下一位武將“他是大唐名將,他是平定“安史之亂”的核心將領,是開元年間曾參與對突厥的作戰的將領,郭子儀!”
唐朝,營帳中,郭子儀正對著地圖謀劃戰略,聽聞天幕提及自己,手中的筆停了下來,緩緩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訝。當聽到“平定‘安史之亂’的核心將領”時,他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仿佛看到了那烽火連天的戰場,看到了無數百姓在戰亂中流離失所。他緊握拳頭,指節泛白,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
接著聽到“開元年間曾參與對突厥的作戰”,他的思緒飄回了多年前,那些在邊疆浴血奮戰的日子。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豪。
“這是上天給我的使命。”郭子儀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看著營帳外,“我定當披荊斬棘,掃平叛亂,還大唐百姓一個太平盛世!”說罷,他轉身回到桌前,繼續在地圖上標記著,每一筆都仿佛蘊含著無儘的力量,要為大唐的安定而奮勇前行。
唐·長安太極宮
唐玄宗李隆基身著龍袍,正立於殿內凝視《霓裳羽衣曲》樂譜,忽聞殿外侍從驚呼“天幕現”,他快步走到階前。
當看清天幕上“郭子儀”三字,又聽聞“平定‘安史之亂’的核心將領”時,他手中的玉板“啪”地落在地上,臉色瞬間從驚愕轉為複雜。
憶起開元年間那個曾隨自己征討突厥的年輕將領,再想到如今叛軍四起的亂象,他長歎一聲,指尖微微顫抖:
“朕竟不知,當年帳下小將,竟是拯救大唐的柱石……若早識其才,何至今日山河破碎!”
待聽到“掃平叛亂,還大唐百姓太平”的誓言,他眼中泛起淚光,抬手扶住廊柱:“郭子儀,朕盼你早日平定戰亂,讓朕再看一眼長安的繁華。”
宋·東京汴梁皇宮
宋太祖趙匡胤剛結束早朝,正與趙普商議如何削弱藩鎮兵權,天幕驟亮的光芒透過窗欞灑進殿內。
當“郭子儀”之名與“平定安史之亂”的功績一同浮現,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眼神變得凝重。
“安史之亂,大唐由盛轉衰,全靠郭子儀力挽狂瀾。”他手指輕叩桌麵,看向趙普道:
“此人既有領兵之才,又能守謙退——反觀晚唐藩鎮,擁兵自重禍亂天下,可見將帥的忠與謙,比兵權更重要。”
待聽到郭子儀“為大唐安定奮勇前行”的誓言,他頷首讚道:“若後世將領皆有此心,我大宋何愁邊患不平!”
【郭子儀697年781年),字子儀,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郭子儀出身太原郭氏,以武舉高第補左衛長史入仕,累遷至九原太守等職。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率朔方軍東討,收複河北諸郡,與李光弼在嘉山大敗史思明,平定河北。
後又隨唐肅宗李亨,參與收複長安、洛陽,因功加司徒,封代國公,進位中書令。】
【乾元二年759年),相州兵敗,郭子儀被宦官魚朝恩讒言陷害,失去兵權。
後河中兵變,他再度出山,平定叛亂,進封汾陽郡王。
安史之亂後,吐蕃、回紇多次入侵,郭子儀多次率軍抵禦,曾單騎說退回紇,擊敗吐蕃,保衛了唐朝的安全。】
【唐德宗李適朝,尊郭子儀為“尚父”。建中二年781年),郭子儀病逝,壽享85歲,獲贈太師,諡號“忠武”。
郭子儀戎馬一生,曆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凡六十餘年。他參與平定安史之亂,又抵禦吐蕃進犯,威懾藩鎮,為唐朝立下汗馬功勞,唐肅宗誇讚他為“家國再造”之功臣。
郭子儀不僅是傑出的軍事家,也是有高尚品德的政治家。他主張寬容與和解,反對極端的報複措施,為唐朝的社會穩定和國家團結提供了重要保障。他還敢於直言,反對宦官乾政,維護皇權的尊嚴。】
唐·夔州總管府
李孝恭凝視天幕上郭子儀的生平,手指無意識摩挲著鎧甲邊緣,待看到“單騎說退回紇”時,猛地直起身,眼中滿是驚歎:
“僅憑一人一騎便退強敵,這份膽識與謀略,堪稱將帥典範!”身旁部將亦附和:“汾陽郡王曆經四朝而不倒,既平內亂又禦外侮,還能在宦官構陷後複起,這份胸襟與韌性,實在難得!”
李孝恭點頭,目光落向“家國再造”四字,沉聲道:“我等領兵討逆,正該以郭公為榜樣——不僅要破敵,更要護家國、安百姓,方能不負君恩與黎民所托。”
宋·東京汴梁樞密院
樞密使曹彬正與諸將商議邊事,見天幕亮起郭子儀事跡,當即駐足細看。讀到“相州兵敗遭讒失權,後複起平叛”時,他輕捋胡須,感慨道:
“郭公身處亂世,既能於危難中力挽狂瀾,又能在失意時隱忍不怨,這份忠勇與氣度,非尋常將帥可比。”
一旁年輕將領皺眉:“宦官乾政乃禍亂之源,郭公敢直言反對,不懼權勢,實在令人敬佩!”
曹彬頷首,手指點向“以仁政安邦”的記述:“你等切記,領兵非為殺伐,若能如郭公般以寬容待民、以智謀退敵,方能讓邊境長治久安,這才是治國治軍的根本。”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