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群星璀璨之秦朝名將傳文臣篇(8)_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 > 第185章 群星璀璨之秦朝名將傳文臣篇(8)

第185章 群星璀璨之秦朝名將傳文臣篇(8)(1 / 1)

唐朝·大明宮

唐太宗李世民對房玄齡、杜如晦笑道:“李斯是‘功過兩重天’的典型啊!他定的製度,讓秦從‘列國’變成‘一統’,這份眼光,後世難及;可他在沙丘的選擇,又讓他從‘名相’變成‘罪臣’,落得滿門抄斬。”

房玄齡躬身:“陛下所言極是。今我唐初定天下,既要學李斯‘建製度、固根基’,更要學他的教訓——選官當看‘德才兼備’,若隻重才不重德,遲早會出‘李斯第二’。就像隋之楊素,有才卻助煬帝亂政,終致亡國。”

杜如晦補充:“李斯若在始皇帝死後主動隱退,或力保扶蘇,哪會有後來的悲劇?這‘功成身退’的智慧,我輩臣子更需謹記。”

明初·洪武年間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坐在奉天殿,盯著天幕中李斯“五刑夷族”的結局,語氣冰冷:“李斯有才,卻敢‘合謀廢立’,這就是權臣的禍患!朕廢丞相、設六科給事中,就是要把權柄攥在手裡,絕不讓明朝出第二個‘敢謀廢立’的李斯!”

李善長垂首冒汗:“陛下聖明。李斯因‘貪位’致禍,臣等必以他為戒,謹守臣道,絕不敢有半分私念。”

明中後期·嘉靖年間西苑修道殿)

嘉靖帝看著天幕,對嚴嵩道:“李斯有治國之才,卻沒‘馭下防人’的本事——被趙高陷害致死,還是太蠢。

朕用你輔政,就是要你學李斯‘建策穩朝’,更要學朕‘控權防奸’,彆像李斯般被人算計。”

嚴嵩躬身附和:“陛下英明。李斯的教訓,在於‘輕信趙高’、‘失了君心’。臣必儘心輔佐陛下,既穩朝綱,又防小人,絕不讓悲劇重演。”

一旁的徐階暗忖:嚴嵩如今權勢過盛,卻不知“功高震主”,若學李斯“貪位不悟”,遲早也會栽跟頭。

天幕繼續介紹到道下一位文臣“這個文臣他沒有李斯那麼出名,但和李斯是同朝為官的人,他曾經死諫善待太後趙姬,化解了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他就是茅焦。”

【茅焦是戰國末期秦國大臣,以冒死勸諫秦始皇、促使其迎回生母趙姬而聞名,是曆史上“犯顏直諫”的典型代表,其一生核心事跡集中於勸諫秦始皇這一關鍵事件。

秦始皇平定嫪毐之亂後,因生母趙姬曾與嫪毐私通並生下二子,怒將趙姬遷居雍城今陝西鳳翔),並下令“敢以太後事諫者,戮而殺之”。此前已有27位進諫大臣因勸諫被處死,朝野上下無人再敢提及此事。】

【茅焦此時主動求見嬴政,直言指出其三大過錯:其一,遷母失德,有損孝道,難以令天下人信服;其二,誅殺諫臣,會被視為暴君,寒了天下賢才之心;其三,若因私怨棄母子之情,將影響秦國統一大業的輿論根基。

他甚至直言“臣恐秦亡,為天下笑”,以秦國國運相勸。

嬴政起初震怒,欲烹殺茅焦,但茅焦的坦蕩與對秦國大局的考量最終打動了他。】

【嬴政不僅赦免茅焦,還采納其建議,親自前往雍城迎回趙姬,恢複母子關係,同時任命茅焦為上卿高級官員),以彰顯對“忠直之臣”的重視。

茅焦的勸諫不僅化解了秦始皇的家庭倫理危機,更避免了秦國因君主“失德”而失去民心與人才,為後續秦始皇集中力量統一六國掃清了輿論障礙。

其“不畏死、隻為國”的直諫精神,也成為後世臣子“以道事君”的典範。】

戰國·秦國朝堂

茅焦立於殿中,看著天幕中自己冒死諫言的畫麵,雙手不自覺攥緊朝服下擺,眼中卻滿是坦蕩:“當年見二十七位同僚因諫死,臣並非不懼,但秦欲統天下,君主豈能因私怨失孝道、寒賢心?

若臣不站出來,大秦輿論受損,統一大業恐生變數!”

他望向禦座上的嬴政,躬身道:“陛下最終納諫迎回太後,既全了母子情,也穩了天下心,臣之險,值了!”

嬴政看著茅焦,語氣緩和了幾分:“當年你直言朕‘失德’,朕確是怒極,可你句句為大秦著想,而非為一己私利,這份忠直,比那些隻知迎合的臣子強百倍。今日見天幕所載,更知你當年不易。”

戰國·趙國邯鄲宮

平原君趙勝撫著胡須,感慨道:“茅焦真是膽色過人!嬴政正怒殺諫臣之時,他竟還敢當麵指摘過錯,且句句切中秦國要害——既提孝道,又論國運,不是莽夫之勇,是智者之諫啊!”

藺相如點頭附和:“秦國若因君主‘遷母殺諫’失了民心,對六國本是利好,可茅焦這一諫,反倒幫秦國補了漏洞。這般忠君為國的臣子,無論在哪國,都是珍寶。”

秦末漢初·漢中王府

劉邦拍著案幾,笑道:“這茅焦是個狠人!二十七個腦袋落地了,他還敢上,關鍵是還能說動嬴政,這嘴皮子和膽識,沒幾個人比得了!”

蕭何躬身道:“主公說得是。茅焦的厲害,不在‘敢諫’,而在‘會諫’——他不跟嬴政爭私怨,隻談‘孝道’與‘國運’,戳中了嬴政想統天下的根本需求。

他日主公得天下,也需這般‘敢言且善言’的臣子,才能及時糾偏。”

漢朝·未央宮,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著天幕,對董仲舒道:“茅焦‘不畏死、隻為國’,這股直諫精神,正是朕需要的臣子品格!如今朕推新政、擊匈奴,難免有思慮不周之處,若臣子都像茅焦般敢說真話,何愁天下不治?”

董仲舒躬身:“陛下英明。茅焦諫言,以‘大義’壓‘私怨’,既全了君主體麵,又解了國家難題,這是‘以道事君’的典範。今我漢推儒術,講究‘君仁臣忠’,茅焦的忠直,正合儒道,當令百官效仿。”

明初·洪武年間

朱元璋坐在奉天殿,盯著天幕,語氣稍緩:“茅焦這臣子,忠是真忠,勇也是真勇!二十七個頭落地了,他還敢上,且能說動嬴政,不是瞎闖,是有腦子。

朕雖嚴,但也容得下‘為國事敢言’的臣子——就怕那些‘為私怨亂諫’的人。”ps:我咋那麼不信呢?)

李善長垂首道:“陛下聖明。茅焦的直諫,是‘為公’而非‘為私’,這才打動嬴政。臣等必以茅焦為戒,若見國事有失,必敢直言,絕不敢因怕獲罪而隱瞞。”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