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當崇禎穿越成趙構還會偏安一隅嗎?_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 > 第204章 當崇禎穿越成趙構還會偏安一隅嗎?

第204章 當崇禎穿越成趙構還會偏安一隅嗎?(1 / 1)

隋朝·大興宮

楊堅望著天幕上乾隆、嘉慶父子反目,以及嘉靖、萬曆失政的記載,緩緩放下手中的《開皇律》,眉頭擰成一團。

他看向身旁的獨孤皇後,語氣凝重:“朕自代周建隋,躬行節儉、輕徭薄賦,就是怕重蹈前朝覆轍。

後世帝王,或因權欲疏親子,或因怠惰失民心,連廟號都成了報複工具,如此何談江山永固?”

獨孤皇後點頭附和:“陛下所言極是。咱們五子雖有紛爭,陛下始終以國法、親情製衡,才讓朝堂安穩。

若學乾隆苛待子嗣、學嘉靖疏遠賢臣,隋朝怎會有如今的開皇之治?”

楊堅輕歎一聲,目光投向殿外的農田:“朕定要嚴教太子,讓他明白‘君為舟,民為水’的道理,絕不讓隋朝染上‘子逆父、君失信’的弊病。”

宋朝·東京汴梁皇宮,仁宗時期

趙禎看著天幕上“嘉靖打壓異見”“萬曆拒諫飾非”的記載,再想到乾隆、嘉慶的父子恩怨,輕輕放下手中的茶杯,語氣帶著幾分感慨:

“朕在位四十餘年,始終廣開言路、善待臣子,就是怕‘拒諫飾非’釀成大禍。

嘉靖因‘大禮議’打壓異見,萬曆因‘國本之爭’分裂朝局,這般剛愎自用,怎能不亡?”

宋朝神宗時期

趙頊看著天幕上“嘉靖忘新政初心”“萬曆怠政誤國”的內容,又想到自己推行的王安石變法,眼神中滿是堅定與警惕:

“朕推行新法,是為富國強兵、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麵。

嘉靖本有新政之機,卻沉迷修仙;萬曆本有中興之望,卻懈怠朝政,皆是‘半途而廢’的教訓!”

王安石上前道:“陛下有雄心、有魄力,這是大宋之幸。

但天幕上的教訓也需記取:新政之路本就艱難,若陛下日後因阻力而退縮,或因功績而自滿,便會重蹈嘉靖、萬曆的覆轍。”

趙頊頷首,拳頭微微握緊:“先生所言極是。

朕定不會忘變法初心,也不會學乾隆那般自負、學嘉慶那般記私怨。

隻要能讓大宋強盛,朕願頂住所有壓力,絕不半途而廢!”

天幕放出了文字【當崇禎穿越成趙構還會偏安一隅嗎?】

【崇禎若穿越成趙構,大概率不會偏安一隅,但最終大概率仍無法挽救南宋,甚至可能加速政權崩潰。

這一結論基於兩人核心性格、執政能力差異,以及南宋初年的客觀曆史環境得出。

崇禎的核心特質是“剛愎自用但絕不妥協”,這與趙構“苟且偷安、以妥協求生存”的底層邏輯完全相反。】

【從崇禎執政17年的行為看,他對“失地”“求和”有本能排斥——即便明末局勢糜爛,他始終拒絕與後金清)實質性議和,甚至因“陳新甲議和案”處死主戰派官員因議和消息泄露,崇禎為保顏麵殺陳新甲),可見其對“妥協”的容忍度極低。

若成為趙構,麵對“靖康之恥”的國仇家恨,崇禎大概率會延續這一特質:不會解散李綱的抗金隊伍,不會剝奪嶽飛、韓世忠的兵權,反而可能因急於“複國”而強令軍隊主動出擊類似明末他多次催促孫傳庭、洪承疇與農民軍決戰的行為)。】

【南宋初年的客觀環境,“不偏安”的難度遠超明末。

但崇禎的“主戰”無法解決南宋的核心困境,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北宋滅亡後,南宋初期的軍隊多為臨時拚湊的流民軍、地方武裝,缺乏統一指揮如嶽飛的“嶽家軍”是私人武裝性質,與其他宋軍存在派係矛盾)。

崇禎缺乏軍事戰略眼光明末多次瞎指揮導致精銳覆滅),若強行推動“全線抗金”,可能因協調不當、後勤不足導致全軍覆沒,反而加速金國南下。】

【南宋初年繼承了北宋的“積貧”問題,加之戰亂導致賦稅斷絕,財政已瀕臨崩潰。

崇禎在明末的執政風格是“急征暴斂”如“三餉”),若移植到南宋,大概率會加重江南百姓賦稅,引發方臘式的農民起義——屆時南宋將麵臨“外有金兵、內有民變”的雙重困境,比趙構的“偏安”更難維持。

南宋初年的金國處於鼎盛期,軍隊戰鬥力、組織度遠超明末的後金清)。

趙構的“偏安”本質是“以空間換時間”,靠江南的地理屏障長江、淮河)拖延金國進攻;而崇禎的“硬剛”缺乏實力支撐,隻會讓南宋更快失去抵抗能力。】

【趙構的“偏安”雖屈辱,但本質是“基於現實的生存策略”——他清楚南宋無力與金國抗衡,因此選擇犧牲“尊嚴”換政權延續;而崇禎的執政邏輯是“為了麵子不顧現實”

明末時,他若能接受與後金議和、先集中力量鎮壓農民軍,明朝未必會亡;但他的“剛愎”導致兩線作戰,最終崩盤。

若到了南宋,他的“剛愎”會變成“強行抗金”,但南宋的基礎比明末更差無固定疆域、無穩定財政、無精銳軍隊),最終隻會讓政權更快覆滅——趙構的“偏安”至少讓南宋延續了152年,而崇禎的“主戰”可能讓南宋撐不過10年。】

【綜上,崇禎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選擇偏安,但南宋初年的客觀實力差距,以及他自身缺乏“務實執政能力”的缺陷,會讓他的“主戰”變成“加速滅亡”,最終結果比趙構的“偏安”更糟。】

明末,崇禎站在乾清宮內,望著天幕上對自己的評判,臉色由紅轉白,再由白轉青。

他猛地攥緊龍袍袖口,指甲幾乎嵌進肉裡,口中低聲怒斥:“一派胡言!朕若在南宋,怎會讓金國如此囂張?嶽飛、韓世忠若聽朕調遣,定能直搗黃龍,收複中原!”

可當天幕上“明末多次瞎指揮導致精銳覆滅”“急征三餉引發民變”的文字閃過,他的怒斥漸漸低了下去,眼神中多了幾分迷茫與不甘。

他想起孫傳庭戰死潼關、李自成逼近北京的場景,又想起天幕中“南宋基礎比明末更差”的評價,胸口一陣發悶。

“朕不是為了麵子……”他喃喃自語,聲音越來越小,“朕隻是想保住大明,想收複失地……怎會落得‘加速滅亡’的下場?”

乾清宮內寂靜無聲,隻有他的歎息在空蕩的宮殿中回蕩,滿是無力與悲涼。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