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開封皇宮宋神宗熙寧時期)
宋神宗趙頊凝視著天幕中趙奢“以弱勝強破秦軍”的畫麵,眉頭微蹙,對王安石歎道:
“如今西夏屢次犯境,我朝禁軍雖多,卻常因‘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敗北,若能有趙奢這般既懂治軍、又善用兵的將領,何愁西夏不平?”
王安石躬身道:“陛下,趙奢之勝,不僅在其謀略,更在趙國‘賦稅充足’支撐軍需——他早年治稅讓國庫充實,才有糧草支撐急行軍。
如今我朝推行‘青苗法’‘均輸法’,正是為了充盈國庫、整頓軍備,待府庫豐實,再效仿趙奢‘先練後戰’之法,精選將領訓練禁軍,必能扭轉對西夏的頹勢。”
宋神宗點頭,手指在天幕“趙奢勸諫趙括”的文字上劃過:“朕也深知‘用人不疑’的道理。
此前命王韶經營熙河,雖有朝臣非議,朕仍全力支持,如今他已收複河湟之地,這正是學趙王信趙奢的成效。往後啟用將領,朕必當不聽讒言、專任不疑。”
漢朝·長安未央宮漢武帝元狩時期)
漢武帝劉徹盯著天幕中趙奢“晝夜急行馳援閼與”的畫麵,猛地將手中酒樽置於案上,對大司馬衛青笑道:
“去病上次率輕騎奔襲河西,六日破五國,與趙奢這‘出其不意’的打法如出一轍!若再學趙奢‘先麻痹敵軍’的法子,下次征匈奴定能再獲大勝。”
衛青躬身答道:“陛下聖明。趙奢當年‘堅壁不出’示弱,讓秦軍誤以為他怯戰,這與匈奴‘見漢軍堅守便鬆懈’的習性正好應對。
如今臣籌備漠北之戰,可先派少量騎兵佯攻,讓匈奴放鬆警惕,再命去病率精騎從側翼突襲,必能像趙奢破秦般,重創匈奴主力。”
劉徹目光掃過天幕中“趙奢因功封馬服君”的文字,語氣鄭重:“趙奢從稅官成名將,靠的是真本事。
朕向來‘有功必賞’,待漠北之戰凱旋,定要為去病、你及眾將士論功行賞,絕不讓功臣寒心,一如趙王待趙奢那般。”
天幕依舊進行著【群星璀璨之春秋戰國傳奇武將篇樂毅】
【樂毅是戰國後期傑出軍事家,核心人生軌跡可概括為:由魏入燕助燕昭王強燕,率五國聯軍破齊連下七十餘城,後因燕惠王猜忌投奔趙國,最終在趙善終。
樂毅出身魏國名將之後,早年在魏國為官。
因魏王派他出使燕國,恰逢燕昭王為報齊國趁燕內亂伐燕之仇,廣招天下賢才。
燕昭王以極高禮遇相待,樂毅深受感動,最終留在燕國,被任命為亞卿,後升任上將軍,主持燕國軍事改革,為強燕奠定基礎。】
【齊湣王時期齊國國力鼎盛但四處樹敵,樂毅抓住機會,說服燕、趙、韓、魏、秦五國組成聯軍,以燕國為主力,自己任聯軍統帥。
公元前284年,聯軍在濟西大敗齊軍主力,隨後樂毅遣散其他四國軍隊,獨率燕軍深入齊國腹地,半年內攻克齊國七十餘座城池,僅剩莒城和即墨兩座孤城未破,幾乎滅亡齊國,創下戰國時期最輝煌的軍事勝利之一。】
【樂毅圍即墨、莒城三年未攻,試圖以恩德收服齊國民心。
此時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繼位,他本就對樂毅心存疑慮,又受齊國反間計挑撥,認為樂毅故意拖延想在齊國自立。
於是燕惠王派騎劫取代樂毅任統帥,召樂毅回燕。
樂毅深知回燕恐遭迫害,遂投奔趙國,趙王封他為望諸君。
樂毅到趙國後,雖未再掌重兵,但以其威望和智慧受到趙國敬重。
後來燕惠王後悔,派人向樂毅道歉並恢複其在燕封號,樂毅則在趙、燕兩國間保持友好關係,最終在趙國安度晚年。
他的軍事思想和忠誠品格被後世推崇,《報燕惠王書》更是流傳千古,成為表明心跡、闡述政治軍事見解的經典文獻。】
唐朝·長安大明宮唐玄宗開元時期)
唐玄宗李隆基凝視著天幕中樂毅“率五國聯軍破齊”的畫麵,手指輕叩禦案,對宰相張九齡歎道:
“樂毅能合五國之力敗強齊,這份籌謀遠慮,堪比當年李靖破突厥!如今吐蕃屢犯邊境,若能仿樂毅‘聯周邊部族’之策,聯合回紇、大食牽製吐蕃,何愁邊患不平?”
張九齡躬身答道:“陛下所言極是。樂毅破齊後‘圍而不攻收民心’,實為高明之舉——我朝治理邊疆,也當效仿此道,對歸降部族施以恩惠,而非一味征伐。
如今推行‘和親’‘互市’之策,正是要像樂毅收服齊地那般,讓邊疆百姓真心歸附。”
李隆基目光落在“燕惠王猜忌,樂毅奔趙”的文字上,語氣沉了沉:“帝王用人,最忌‘疑而複用’。當年太宗用尉遲敬德、秦叔寶,始終深信不疑,才換得諸將死戰。
朕往後用哥舒翰、高仙芝等將,必學燕昭王信樂毅,不聽讒言、專任不疑,絕不讓功臣寒心。”
明朝·北京紫禁城明成祖永樂時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明成祖朱棣望著天幕裡樂毅“主持燕國軍事改革”的描述,手握腰間佩刀,對兵部尚書金忠笑道:
“樂毅強燕而後破齊,先固本再圖外,此乃用兵正道!朕當年靖難,先整肅北平軍備、安撫百姓,再揮師南下,正是學此理。如今北征蒙古,也需先練精騎、備糧草,方能像樂毅破齊般一戰功成。”
金忠躬身應道:“陛下洞察深遠。樂毅‘遣散四國軍隊,獨率燕軍深入齊地’,是知‘聯軍心不齊,不如專任己軍’。
我朝北征蒙古,若調各地衛所軍,恐因指揮不一誤事,當效仿樂毅,精選京營精銳為先鋒,再輔以邊軍,方能令行禁止、戰力集中。”
朱棣看到“樂毅作《報燕惠王書》明誌”,眼中閃過讚許:“樂毅雖奔趙,卻仍念燕恩,不與燕國為敵,這份忠誠難得!朕麾下諸將,如丘福、朱能,也當學此品格——即便他日遭猜忌,也需堅守本心,不負國家。朕必為他們撐腰,絕不讓‘燕惠王疑樂毅’之事在我朝發生。”
清朝·北京養心殿康熙帝康熙時期)
康熙帝玄燁盯著天幕中“樂毅連下齊國七十餘城”的畫麵,指尖劃過禦案上的《大清疆域圖》,對大學士明珠道:
“樂毅以弱燕破強齊,靠的是‘審時度勢、借力打力’!如今三藩叛亂,吳三桂勢大,朕若仿樂毅‘聯五國’之策,先招撫耿精忠、尚可喜,孤立吳三桂,再集中兵力征討,必能像樂毅破齊般平定叛亂。”
明珠躬身回道:“皇上聖明。樂毅圍即墨三年‘以德收服民心’,啟示我朝平三藩後,當輕徭薄賦、安撫百姓,而非苛待藩地子民。
就像當年收複台灣後,朝廷推行‘休養生息’之策,才讓台灣迅速安定——這正是學樂毅‘收服民心勝於武力征服’的道理。”
玄燁看到“燕惠王後悔,向樂毅道歉”,微微點頭:“帝王知錯能改,方能服眾。樂毅奔趙後,燕惠王仍念其功、恢複其封號,此舉雖晚,卻保全了燕國體麵。
朕用人也當如此,若他日錯怪功臣,必當坦然認錯、予以補償,絕不讓忠臣因猜忌寒心,壞了國家根基。”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