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聲音很輕,幾乎被雨聲淹沒。
但我知道,老鬼聽見了。
他沒有任何回應,隻是繼續沉默地走著。
趙建國言而有信,這次行動來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圖紙,並貼心地用一個厚實的防水文件袋妥善保存。
除此之外,他還告訴我們,明天清晨,會派兩個手腳利落的弟兄過來協助。
另外,根據他們的判斷,如果那老先生真被關在裡麵,最有可能的地方,應該是地下實驗室。
那裡隔音效果好,如果想要求救,外界壓根聽不到裡麵的任何動靜。
返回地下據點的路上,雖然有碰到幾隻喪屍,但並未對我們造成太大威脅。
回去之後我們並沒有直接休息,簡單地擦拭了一下身上的汙跡後,開始著手準備明天的行動。
歐陽明在老鬼的指示下,自個去挑選了一些可能用得上的道具。
除此之外,他還利用據點裡麵的邊角料,比如一些硬質塑料板、類似背包或是安全帶那種堅韌的織帶等等雜七雜八的材料,為我們趕製簡易的加固護臂。
雖說成品看上去挺簡陋,但至少能在近距離纏鬥時提供一定的防禦,避免被喪屍或敵人隨手一擊打傷。
我和老鬼則俯身在那張攤開的研究所結構圖前。
這上麵有挺多細節的標注,看上去不會像地圖那樣複雜難懂。
借助圖紙的詳細標注,我和老鬼開始分析明日的行動路線。
“從東側缺口潛入,這裡應該是他們防禦的盲區,但也可能是故意留下的陷阱。”我的手指點在圖紙上,腦中飛速模擬著各種可能性。
“假設陷阱,b計劃,從西側消防梯強攻,但噪音風險大。”老鬼回應道,手指迅速劃過另一條路線。
“若遭遇壁壘,優先選擇潛行規避,無法避開的情況下,速戰速決,使用靜音武器,絕對不要戀戰。”
“但地下實驗室的入口在這兒,如果通道被鎖,或者有重兵把守......”
“所以常規路線並不太可能,可以選擇通風管道......不對,這裡通往食堂。”
“貨運通道和排水管道倒還算隱蔽,隻不過得明天去了才知道。”
“還有一種情況,假設陸院長受傷無法自主行動,撤離路線必須重新規劃......”
我和老鬼反複推演,設想了諸多種可能性。
例如遭遇大規模屍群、目標無法移動甚至死亡、被壁壘當場發現等等突發狀況,每一種狀況都製定了至少一套對應方案和撤離路線。
和聰明人講話一點也不累,尤其是老鬼這種經驗豐富的聰明人。
有些我沒實操過的東西,老鬼能清楚為我講解其中的可能性。
雖然沒合作多久,但我們之間高效的配合,卻有點像是演練過無數次。
敲定了大概的計劃後,老鬼走到那個厚重的鐵皮櫃前,再次掏出鑰匙打開。
他的目標很明確,直接從上層取出了那兩把保養得極好的微型衝鋒槍。
槍管前端裝有粗長的消音器,恰好就適合在這種情況之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