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之城與破曉避難所這兩大巨頭的深度合作與良性競爭,如同給長州這片飽受創傷的土地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穩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發展,而這種繁榮,正以長州為核心,如同漣漪般向更遠、更荒蕪的廢墟擴散開去。
星穹之城東門外,如今已不再是荒涼的原野,而是形成了一個規模可觀的、被稱為“東垣集”的貿易區。
這裡由星穹城防隊維持秩序,破曉提供部分物資支持,吸引了來自四麵八方的幸存者、商隊和小型聚集地的代表。
集市上人聲鼎沸,雖然遠不及舊時代的繁華,卻充滿了末世中難得的生機。
人們用源晶、變異材料、手工製品或者情報,交換著星穹出產的糧食、淨化水、基礎藥劑,甚至是那些流傳出來的、由李銳工坊打造的劣質仿製武器。
破曉的軍工產品偶爾也會在這裡出現,價格高昂,卻代表著更高的品質和穩定性。
更重要的是,這裡流通著一種新的“硬通貨”——關於星穹之城和破曉避難所的信息,以及如何前往投奔或者進行貿易的“路線圖”。
“聽說了嗎?雲川那邊以前那幫吃人不吐骨頭的家夥,現在都在星穹老老實實搬磚賺貢獻點呢!”
一個風塵仆仆的商人壓低聲音對同伴說道,語氣中帶著難以置信。
“何止!我有個遠房表親,之前斷了條腿,在破曉外圍等死,結果被星穹那個葉蓁城主路過給治好了!現在都能在破曉的工地上乾活了!”
另一個商人激動地補充。
“進去星穹的路好走嗎?聽說他們規矩大得很……”
“規矩大怕什麼?有飯吃,有牆擋喪屍,還能有機會變強!總比在外麵哪天被喪屍啃了或者被其他聚集地抓去當‘肉豬’強!”
類似的對話在集市的各個角落上演。
星穹之城的“鐵律”與“貢獻點”,破曉的“秩序”與“庇護”,這些概念以前隻是模糊的傳聞,
如今隨著往來商隊的口耳相傳和親眼所見,變得無比真實和具有吸引力。
如同星星之火,開始燎原。
一些距離較近、規模較小、生存艱難的中立幸存者聚集地,開始舉族遷移,向著長州方向跋涉。
他們或許無法直接進入星穹之城,門檻較高,但可以在其輻射範圍內,依托破曉擴大的安全區建立新的村落,
或者尋求成為星穹的附屬定居點,接受其規矩和保護,並以產出換取所需。
一些距離較遠、但消息靈通的大型聚集地,也開始主動派遣使者,帶著禮物和誠意,前往星穹或破曉,尋求建立正式的貿易關係,甚至是某種形式的盟約。
他們看中的,不僅是兩大巨頭擁有的資源和武力,更是那份在末世中建立起穩定秩序的“可能性”。
甚至,一些原本行事乖張、類似於雲川禿鷲那樣的混亂勢力,在聽聞雲川的下場和星穹展現出的壓倒性力量後,也開始內部動搖,爭論著是負隅頑抗還是趁早尋個出路。
長州,這片曾經隻是末世地圖上一個普通的名字,
如今正以其獨特的“雙巨頭穩定模式”,悄然成為周邊區域無數幸存者心目中的“燈塔”和“聖地”。
這一日,一支來自千裡之外、名為“希望火種”的大型遷徙隊伍,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長州邊界。
他們原本有近萬人,一路被喪屍、異獸、惡劣環境和內部衝突折磨,到達時已不足六千,人人麵帶菜色,眼神麻木中帶著一絲最後的期盼。
他們首先接觸到的,是破曉設立在最外圍的一個前沿哨所。
哨所的破曉士兵看著這支龐大的、如同難民般的隊伍,沒有驅趕,也沒有立刻放行,
而是按照規程,迅速上報,同時派出醫療兵對隊伍中的重傷員進行緊急處理,並分發了一些基礎的淨水和食物。
很快,消息通過“東星”鏈路傳回了星穹和破曉核心。
“……情況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