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著理。”顧正平沉聲反駁。
“理?”顧明輝嗤笑,眼底滿是諷刺,“這個家不回也罷。”
話音落下,他頭也不回地摔門而去。
顧正平隻覺得大腦一陣發懵,胸口被堵得慌。
直到這一刻,他才真正意識到“娶妻娶賢”的分量。
要不是當年一意孤行,沒聽父親的勸告,怎會落得今日局麵?
夫妻多年爭吵不斷,家無寧日,如今連大兒子也被帶歪了。
好在還有個小兒子,被趙雲萍逼的沒辦法,長期住在小姑家補習,不敢回家。
顧正平抬眼看向滿臉鐵青的顧仲元,心裡發緊,低下頭,聲音裡滿是愧疚與懊悔:“爸,都是我沒教育好兒子。”
顧老爺子眉頭緊鎖,久久沒開口,屋裡氣氛壓得沉甸甸的。
末了,他長長歎了一口氣,揮了揮手:“行了,吃飯吧,都吃飯。”
他心裡卻是一片冷意。好好的家宴,鬨得烏煙瘴氣。
幸虧今天林溪沒跟過來,不然就明輝那副態度,說出來的話難保不會叫人家誤會。顧家幾代清譽,可經不起這種折騰。
趙雲萍胸口一陣起伏,氣得說不出話來。明輝甩袖而去,全家竟沒人挽留半句,好像兒子犯了多大的錯似的。
她心裡直憋屈,不就是替芷蘭說了句公道話麼?
當初是誰整天把芷蘭往家裡領,如今倒好,一朝翻臉,就把責任都推得一乾二淨。
幫著鳴不平,還成了罪人。想到這裡,她心口堵得慌。
她當年為了一口氣,咬牙生下顧家的長孫,以為憑著“長孫”二字,地位穩如泰山。
可如今看來,長孫又怎麼樣?在這個家裡,甚至都比不上顧正如的那個嬌縱蠻橫的賠錢貨。
這頓飯吃得極其壓抑,本是宣布喜訊的時刻,卻被硬生生攪了氣氛。
顧仲元神情淡漠,心底卻翻湧著難以言說的鬱結。
他想不通,這樁“江芷蘭風波”怎麼一步步演變成了如今的局麵?
記憶回溯,他清楚地記得,最初大兒媳根本沒往江芷蘭身上想過。
明珩常年在外執行任務,江芷蘭卻總在這個空檔出現在顧家:一會兒拎著點水果點心,一會兒幫著分擔家務。
她言談間句句不離顧明珩。
“明珩這次出任務危險嗎?”
“明珩口味清淡,最愛喝我媽煲的雞湯。我最近跟著母親學了幾次,伯母,您嘗嘗。”
久而久之,大兒媳心生好感,甚至覺得這姑娘溫順賢惠,才情兼備,簡直就是最合適的兒媳婦。留飯成了常態,心裡也慢慢認定了這個人。
可偏偏,這些年每次提起“娶芷蘭”,明珩都是斬釘截鐵地拒絕,從未有半點鬆口。
大兒媳心疼芷蘭的癡情,也曾勸她彆苦苦守候,另尋良配。
可江丫頭總是搖頭,笑意盈盈地說自己不急,隻願再等幾年。
她的乖巧懂事,讓大兒媳越發打心裡喜歡,甚至篤定:等明珩年紀再長幾歲,總會想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