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就這麼浩浩蕩蕩的朝著城門口的方向而來。
除卻城外的那些需要接受檢閱的將士們,在城門口附近的地方,也早已經戒嚴,哪怕就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都是對他們的小視了。
等到朱允熥還有朱元璋二人為首的人出現了之後,所有的將士都對著朱允熥他們行禮。
朱元璋也掀開了自己的車簾,對著這些將士們打著招呼。
看著將士們身上嶄新的盔甲,堅定的眼神,挺拔的身材,鐵血的氣勢,
作為一個開國皇帝,從無到有建立起一個國家的帝王,更是將所有的權力都抓到自己手中的皇帝,
作為一個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千古一帝,他可是太清楚,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軍隊是何等的重要了。
以前還隻需要考慮自己內部的情況,他想著是將所有的問題,都給自己的子孫們解決了,
以後自己的子孫,可以接手一個沒有任何威脅的國家。
但是經過太孫的‘教導’,現在的朱元璋,也沒有那麼鑽牛角尖了。
但是對於軍隊的重要性,卻是更加的清楚了。
看著麵前的這些將士,朱元璋想的,不隻是軍隊的重要,更多的,則是對自己挑選的這個繼承人的滿意了。
他的太孫,眼光長遠,同時,也是真的比自己還要優秀。
以後,他也不需要擔心自己的太孫了。
雖然他現在,不算是旺三代,怎麼著,也有個兩代半的吧?
也就是自己的好標兒死的有些早了,不然,是真的可旺三代。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知足了,他不求自己的太孫,比自己活的還要長,但是最後,也要和自己差不多的吧?
若是如此的話,太孫怎麼說也還有五十年的時間。
不過是短短三四年,太孫已經將大明帶到了如此高度,若是給太孫五十年的時間,大明能發展到什麼樣的地步?
他很激動,也很好奇,更是驕傲,但卻也不免遺憾,自己是看不到了。但隻要知道大明會越來越好,百年之內,絕對無憂,那就足以了。
朱元璋保持著這樣興奮的心情,和這些將士們打著招呼,一路來到了城牆下麵。
朱允熥也則是差不多的情況,同樣的驕傲,同樣的自豪,
自己能有這麼一天,能坐到這樣的位置上,大好河山,任由自己施為,可以肆意的添加自己的風采。
而且將大明帶領的越來越強盛,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大聲的和自己說話,甚至是無法站在同一個平台上,和自己說話。
這樣的驕傲,豈是言語所能表述?
而且朱允熥這個人,自己越是有成績的時候,乾勁也是越足。
若是做什麼都不能進步的話,那朱允熥,甚至都可能就此擺爛了。
而現在的朱允熥,絕對是進步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
而且越是有成就,自己也越是不會放鬆。
帶著這樣的態度,朱允熥跟著朱元璋一起,來到了城牆腳下。
朱允熥攙扶著朱元璋,一步一步的朝著城牆登了上來,一如當初朱元璋是如此托舉著自己,一步步的走到了現在,一步步的掌握大明的權力。
等上來了之後,這裡已經給他們二人準備好了位置,屬於他們二人的座位。
朱允熥將朱元璋攙扶到了位置上,自己才在朱元璋的右手邊坐了下來。
其餘的宗室,勳貴,大臣們,也一個個的出現了。
等所有的人都到位了之後,朱允熥才拿著之前翰林院,還有朱高熾他們這些人聯合打造出來的文章,走到了最中間的位置。
沒有話筒,那咱也有傳令兵,而且每個位置上,都配備了五個膀大腰圓的傳令兵,
確保他們在出現情況的時候,可以順利的接手。
而且傳令兵,一路直接綿延到了數裡之外,就是要讓所有的將士們,都能聽到朱允熥的聲音,朱允熥的話,
隻是現在,還來得及弄出來他們大明的國旗,大明的國歌。
不過以後,朱允熥打算,也要一步步的給到位了。
對於教導那些百姓,可是有不小的作用,沒有這個,那怎麼能允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