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初分時,月華凝魄,太陰精氣墮於蒼梧之野,受露水千年滋養,化形為神,自號曦和。彼時日月失序,晝夜無常,人間疾苦萬狀。曦和發願調和陰陽,乃步太虛之境,曆三千六百劫,每劫五萬四千秋。
彼時九幽之下有幽冥血海,湧出八萬四千煩惱魔,專食人夢境,致眾生夜不能寐,白日昏聵。曦和見之惻然,采昆侖玉英、擷東海珠魄,煉就一把月華箜篌。弦動之時,清輝遍灑三界,萬魔辟易。
然魔眾狡黠,聚而成形,自號夢魘老祖,踞黑山築忘憂城,擄掠凡人囚於幻境。曦和踏月而行,銀履所過處,荊棘開白花。至黑山腳下,見百姓如行屍走肉,雙目空洞,竟是以夢為食所致。
“爾等以幻為食,壞人道基,其罪當誅。”曦和輕撥箜篌,清音化作萬道銀絲,縛儘魔眾。唯夢魘老祖化黑煙遁入地脈,曦和追至黃泉,忽見地藏菩薩現身高呼:“魔念亦屬眾生念,滅之恐傷輪回根本。”
曦和頷首,取耳間明月璫化煉妖塔,鎮老祖於忘川河底。塔成時,萬民夢境重歸清明,百姓望月而拜,尊為太陰玄女。
自此曦和執掌太陰司,立夢律七十二則:設美夢坊獎善者,噩夢獄懲凶徒,清夢池滌心塵。又命十二夢娥巡夜,三十六幻使掌塵緣。然幽冥間隙有漏網之魔,常化形潛入人間。
這年江南瘟疫橫行,患者皆現癲狂之狀。曦和駕雲巡視,見姑蘇城上空黑雲壓頂,竟是夢魔作祟。細查之下,發現瘟神部將私縱“心魔”,附於醫師之身,假治病之名散播噩夢。
玄女震怒,命執鏡仙子照徹虛實。鏡光所及,現出瘟神與夢魔交易場景:以三千生魂換瘟部晉升之機。曦和即召雷部,將瘟神削去神格,又親執月華劍斬斷契約。劍光過處,黑雲儘散,患者漸醒。
忽有日宮使者來報:“羲和神女駕車過疾,致赤地千裡。”曦和登望舒台觀天象,見金烏失控,十日並出之劫將至。急織雲錦為網,采星輝為線,煉就遮天幕。然需有神隻持幕登日車調控,眾神皆懼金烏真火。
曦和歎道:“陰陽本相濟,豈可獨善其身。”褪去月華裳,披星鬥法衣,直赴湯穀。金烏怒嘯,噴吐太陽真火,曦和以月精凝盾相抗。鬥至力竭時,忽憶陰陽相生之理,轉以箜篌奏《太陰調》,清音過處,烈焰化溫湯。
羲和神女感其誠,授日轡調控之法。自此日月交替有序,曦和麵龐卻留火痕一道,永銘此劫。
三界稍定,曦和忽感心緒不寧,循感應至錢塘江畔。見漁女跪泣灘頭,問之,方知其父兄出海遇風浪,三月未歸。曦和夜入龍宮,見東海龍王正審水族——原是有鮫人私縱海獸,致漁船傾覆。
龍王欲斬鮫人,曦和阻之:“聞鮫人泣珠,可是為救稚子?”鮫人跪訴:幼子誤吞蜃珠,需以漁船龍骨入藥。曦和取玉瓶倒轉,傾出三光神水化去蜃珠,又采自身青絲化作帆索,助漁民歸家。
臨彆時漁女贈貝殼項鏈,曦和佩於頸間,忽憶前緣:當年曆劫時曾為漁家女,此項鏈正是彼時信物。輪回百轉,塵緣不滅,遂落下淚來,淚珠入土生出月見草,夜夜放光華。
返天途中,見昆侖山霞光異樣。西王母遣青鳥來告:“瑤池並蒂蓮枯萎,恐是陰陽失調。”曦和觀之,發現日精月華交彙處生出混沌蟲,蛀蝕仙根。乃聚眾仙之力布周天星鬥陣,自為陣眼調和陰陽。
陣成時異變陡生!混沌蟲王突現,竟是被鎮夢魘老祖殘念所化。蟲王噴吐濁氣,汙損仙草,曦和毅然割腕,以月神血澆灌蓮根。血染瑤池,金蓮重綻,蟲王觸淨血而亡。
王母取蓮藕為曦和重塑仙身,新體更顯玲瓏,額間卻永留朱砂印,記此舍身之德。
自此曦和常巡遊三界,見人間有女子夜哭,便化老嫗相問。原是多情女遇負心漢,鬱結成疾。曦和取夢境織就幻境,使男子見自身來世輪回之苦,幡然悔悟。又見寒門學子苦讀,便遣夢娥授《文昌夢經》,醒後文思泉湧。
某年中秋,曦和登廣寒宮宴飲。忽見下界火光衝天,竟是安祿山反唐。戰火綿延,怨氣衝霄,致月華蒙塵。曦和欲救蒼生,太白金星諫曰:“此乃人間劫數,天官不可妄乾。”
曦和沉思良久,終折中取義:命夢娥向明君托夢示警,向良將授兵法韜略。又撒月桂種子入陣亡將士墳塋,來年春至,漫山遍野開出血色桂花,人稱“忠魂桂”。
劫後百姓建月神廟,曦和現身受祀時,忽見殿角蜷縮一狐妖。原是被戰火所傷的小妖,曦和為其療傷時,發現狐妖懷揣玉璽——竟是隋侯珠所化,關係王朝氣運。
狐妖泣訴:“非欲竊寶,實為救恩人。”曦和循跡至終南山,見一道士為鎮龍脈將殞。乃以月華續命,又取隋侯珠鎮於華山之巔。道士醒後皈依玄女座下,成為首任月府真人。
時光荏苒,至南宋年間。曦和見臨安城愁雲慘淡,原是嶽武穆蒙冤入獄。夜入風波亭,見將軍魂魄將散,急取丹桂蕊凝其忠魂。又托夢孝宗,現“還我河山”四字於宮牆。
嶽王爺成神後,曦和特設英靈殿,收束忠烈魂靈。某日巡察時,忽見殿中多出一尊無名牌位——竟是自己的神位。原來眾生感念,早已暗奉香火。
曦和莞爾,揮袖抹去牌位,卻在原處種下桂樹一株。樹長成時,花開九色,暗合九曜星軌。樹洞中自成天地,常有精怪聽經悟道,人稱“太陰洞天”。
這日偶遇八仙論道,鐵拐李笑問:“仙子司夢千年,可知夢與現實孰真?”曦和彈箜篌答曰:“夢醒時夢即現實,迷悟間現實亦夢。”語畢化出萬千分身,同時出現在漁夫夢中、學子燈下、將士營帳,乃至帝王殿堂。
呂洞賓撫掌歎:“一念化三千,方知太陰妙法!”曦和卻遙望月宮笑言:“不過是儘本分罷了。”
此後三界傳言:若有心誠者夜半焚香,可見月華凝成玄女形貌,為眾生解夢釋惑。更有小兒夜啼時,父母便唱:“月娘娘,箜篌響,噩夢化作桂花香...”啼聲立止。
而今每至中秋,世人可見月中桂影婆娑,皆言是太陰玄女巡視紅塵。卻不知曦和常立廣寒宮前,輕撫箜篌低語:
“吾非治世之神,不過守夢之人。眾生百態,俱在夢中;萬丈紅塵,無非大夢。”
弦音嫋嫋間,又有新的夢境在萬家枕上生根發芽,開出朵朵虛無又絢爛的花。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