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庚在鹹腥味中恢複意識時,最先感知到的是永久牌自行車鋼珠在掌心的觸感。這枚原本應該躺在兒子玄策文具盒裡的鋼珠,此刻正在他破爛的中山裝口袋裡泛著銅綠幽光。昏迷第七天的正午,挪威貨輪北風號的二副用1978年款雷神雷達掃描海麵時,屏幕上突然浮現九宮格狀的回波——正是李長庚貼身藏著的七枚青銅魚符與兩枚自行車鋼珠的排列陣型。
上帝啊!大副安德森在航海日誌裡寫道:那個東方人浮在太平洋黑潮暖流上,像塊被神靈托舉的沉香木。當水手們用帶鐵鏽的抓鉤撈起他時,發現他左手緊攥的魯班尺正在鹽蝕作用下顯現出微電路般的紋路——二十二年後,斯坦福的材料學家才明白這是納米級彆的銅錫合金自組織現象。
船醫老約翰取下聽診器時,灰眉毛幾乎要飛進禿頂:他的心跳像木匠刨刀刮過紅鬆木!老式水銀體溫計在42度標記線顫抖,但李長庚的瞳孔在強光手電照射下依然能靈敏收縮——這要歸功於漂流期間青銅魚符持續釋放的次聲波,恰好與人體細胞固有頻率形成共振。
【太平洋漂流七日·閃回片段】
第五日深夜,鋼珠表麵的銅綠開始發光。李長庚在昏迷中看見2001年的玄策蹲在蘇州電子廠流水線旁,用瑞士軍刀在電路板上刻《魯班經》裡的避火符。那些本應用於奔騰處理器的蝕刻技術,此刻正通過鋼珠的氧化反應,將納米級的三維集成電路知識注入他的海馬體。
浪頭打來的磷光裡,他聽見女兒月竹在1995年敲擊小霸王學習機的鍵盤聲。每個作響的導電橡膠按鍵,都在他太陽穴投射出ar架構的原始設計圖。最劇烈的知識灌注發生在黎明前,他夢見麵館裡煮餛飩的銅鍋突然展開成晶圓廠的光刻機,八角茴香在湯水中浮沉的模樣,竟與光阻劑在矽晶片上的擴散模式完全一致。
魯班的傳承全部植入李長庚的腦海中!
1983.5.15美國加州
唐人街中藥鋪的苦味讓李長庚打了個噴嚏。他攥著斯坦福研究所的工作證,看晨霧中的叮當車與ib送貨卡車並排駛過。三天前在聖何塞科技展的遭遇仍讓他恍惚——當施樂公司的工程師演示ato電腦時,他脫口而出的蘇州方言竟與unix係統代碼完美對應。
李先生,請用這個。女秘書遞來的摩托羅拉手機像塊燙手山芋。他笨拙地按下按鍵,聽到的卻是1985年春晚的《難忘今宵》——這分明是穿越那日太湖沉船時,春雷收音機裡傳出的未來電波。
在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pet掃描儀的轟鳴讓他想起太湖漁船的柴油機。當藍色激光掃過他手中的青銅魚符時,監控屏突然閃現2005年寶山鋼鐵廠的監控畫麵:玄策正在檔案室用放大鏡查看走私鋼材的晶相結構,而那份檢測報告的開頭,正是李長庚今晨剛提交的《金屬記憶效應與時空拓撲研究》。
不可思議!首席工程師湯姆森舉著熱敏紙打印的腦電波圖譜,您的神經突觸連接方式,就像...就像榫卯結構的量子計算機!李長庚摸著實驗室裡的矽晶片,想起玄策周歲時抓周抓到的墨鬥——那墨鬥裡的絲線此刻正在他大腦中編織成光纖神經網絡。
1983.5.20轉折時刻
舊金山灣的夜霧中,李長庚蹲在唐人街後巷修理自行車。他故意用1940年代產的王字牌扳手調整輻條,金屬摩擦的火星裡,浮現出1998年玄策在自行車廠質檢車間調試變速器的場景。當車軸轉動發出悅耳的聲時,他突然頓悟——這頻率與時光機器的超導線圈諧振頻率完全一致!
次日清晨的學術報告會上,他用水筆在投影膠片上畫出的時空拓撲模型,讓整個斯坦福震驚。那看似隨意的曲線裡,暗藏著蘇州園林九曲橋的營造法式,每個轉折點都對應著青銅魚符上的蝕刻紋路。當質疑者要求數學驗證時,他掏出的計算器卻是兒子玄策1993年用的卡西歐fx7000g——屏幕上跳動的數字正在自動生成黎曼猜想證明過程。
李長庚總是帶著秀雲縫製的藍布便當袋,用筷子夾起三明治時,酸黃瓜讓他想起蘇州醬園的乳黃瓜。某天他突發奇想,用醃菜汁在矽片上蝕刻出比電子束光刻更精細的電路。
他堅持用蘇州話口述論文,研究所不得不雇傭唐人街茶館的說書先生當翻譯。直到某天清潔工發現,錄音機磁頭的運動軌跡竟能自動轉譯成fortran語言。
他拒絕穿實驗室白大褂,常年套著那件鹽蝕出電路圖紋路的中山裝。保安後來在x光機裡發現,衣領處磨損的纖維竟呈現碳納米管排列結構。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