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北京城靜得能聽見大地的心跳。
>指揮中心熒光屏的冷光映著李玄策眼底的紅絲,他指尖滑過杯沿殘留的茶溫,像撫過繃緊的弓弦。
>李念墨站在製高點上,晨露浸濕的鬢發貼著臉頰,她的意識如蛛網般覆蓋沉睡的京城——地脈的每一次搏動都化作她掌心的微顫。
>當李長庚眼鏡片上跳動的藍光突然凝滯時,天邊第一縷晨曦正刺破厚重的雲層。
子時剛過,北京城沉入慶典前最深沉的寂靜。長安街兩側,連夜布置的花海與旗幟在稀薄的路燈光暈下顯出一種莊重的朦朧。這寂靜是蓄力的弓弦,繃得極緊,隻待天明時那聲裂帛般的巨響。
國家安全部地下七層,代號“磐石”的指揮中心裡,燈火徹夜未熄。空氣裡彌漫著電子設備低沉的嗡鳴、散熱風扇的嘶嘶聲,以及一種近乎凝固的專注。巨大環形屏幕牆上,切割成數十個區塊:城市三維能量網格圖呈現出穩定的青藍色;各重點區域實時監控畫麵安靜流轉;地脈穩定指數、靈場頻譜分析圖……數字與曲線平穩跳動,如同城市沉睡時均勻的呼吸。
李玄策就站在這片光影交織的核心。他身姿依舊挺拔如鬆,深灰色的製服外套搭在椅背上,隻著一件熨帖的淺灰襯衫,袖口挽至小臂。然而,他眼底密布的血絲和眉宇間深刻的倦意,無聲訴說著連續多日、甚至多月的殫精竭慮。他麵前的操控台上,數個屏幕同時亮著,一杯早已冷透的濃茶擱在角落,杯沿留著清晰的指痕。
他微微側首,目光掃過屏幕牆左上角一個相對安靜的通訊窗口。窗口裡,是技術監控室的實時畫麵。
技術監控室的氣氛,與指揮中心的全局掌控感截然不同。這裡更“硬核”,也更“密集”。牆壁幾乎被各種形態的顯示屏占滿,跳動著複雜的波形圖、高速滾動的數據流、高精度的衛星遙感圖像以及深埋地下的傳感器網絡反饋。空氣裡是更濃鬱的臭氧味和電子元件高速運轉散發的微熱。
李長庚教授坐在一張符合人體工學的操作椅上,脊背習慣性地挺直,鏡片後的目光銳利如探針,在一排排波動的曲線和閃爍的數值間快速巡弋。他麵前的主屏幕上,正顯示著覆蓋整個北京核心區域的地脈能量流動三維模型。代表穩定地脈能量的柔和金色光流,在城市的地下網絡裡有序流淌,如同生命的脈絡。模型一側,是不斷刷新的“靈場潔淨度”指數,此刻穩穩地停在代表安全的綠色區間。
他的指尖偶爾在鍵盤上輕點,放大某個區域的模型,確認幾個關鍵節點的讀數。眼鏡鏡片上,倒映著屏幕幽幽的藍光,也倒映著他一絲不苟的專注。汗水浸濕了他花白鬢角的一縷發絲,貼在額角。他抬手推了推眼鏡,目光沒有離開屏幕分毫。
“報告指揮中心,‘天眼’陣列全頻段掃描完成,未發現異常靈能聚焦跡象。”李長庚的聲音通過內部通訊係統傳來,清晰、穩定,帶著科研人員特有的冷靜質感,“地下‘龍脊’傳感器網絡反饋,地脈波動處於預設安全閾值內。能量屏蔽器預熱完畢,核心區符陣能量回路激活率99.8,冗餘通道在線待命。”
“收到,‘天眼’、‘龍脊’狀態確認。”李玄策的聲音低沉平穩,在指揮中心裡響起,帶著撫慰人心的力量。他目光轉向另一個通訊窗口。
城市的心臟地帶,靠近核心觀禮區的一棟古老建築的琉璃瓦頂上,風比地麵更冷冽,也更清澈。李念墨靜靜佇立在那裡,宛如融入這古老屋脊的一道剪影。她穿著便於行動的深色連帽外套,帽子拉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張臉,隻露出線條清晰的下頜和緊抿的唇。夜風拂動她鬢邊的碎發,沾上了淩晨時分特有的、冰涼的水汽——那是凝結的露珠。
她閉著眼。視野裡並非一片漆黑,而是展開了一幅常人無法想象的瑰麗畫卷。
整個北京城在她強大的靈覺感知中“活”了過來。不再是鋼筋水泥的叢林,而是一個由無數或明或暗、或強或弱的“氣”所構成的龐大生命體。代表億萬生民彙聚的、溫暖而蓬勃的生命氣息,如同浩瀚的海洋,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流淌、呼吸。在這片“生息之海”下方,是更深沉、更古老、也更磅礴的力量——地脈。它們如同沉睡的巨龍,金色的光流在城市的根基處緩緩湧動,構成一張支撐著一切的巨大網絡。無數或明或暗的節點,如同星辰般點綴在這張巨網上,那是提前布設的符陣和能量穩定器,此刻正散發著柔和的、相互呼應的微光,共同編織成一張無形的“靈能防護層”,覆蓋在最重要的區域上空。
李念墨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這張由“氣”構成的巨網之中。她的意識如同最精密的探針,細細感受著每一道能量流的細微震顫,每一次靈場環境的微妙變化。她能“聽”到城市地下深處地脈平穩的脈動,也能“嗅”到空氣中飄散的、若有似無的、屬於各種生靈甚至包括一些微弱靈體)的情緒碎片——興奮、緊張、期待、還有深沉的安眠。偶爾,某個角落會有一絲不和諧的“雜音”,比如一隻受驚夜鳥掠過的擾動,或者某個醉酒者突然爆發的情緒波動,都會在能量網中激起微小的漣漪,但都迅速被城市本身巨大的“生息”所撫平、吸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纖長的睫毛在晨風中微微顫動,額角滲出的細微汗珠與露水混在一起,沿著鬢角滑落。維持這種覆蓋全城的、高度敏銳的感知,如同在萬丈深淵之上走鋼絲,對精神力和意誌力都是巨大的考驗。她必須保持絕對的專注與空靈,才能分辨那可能潛藏於宏大背景噪音下的、一絲絲真正的惡意。
“靈網覆蓋穩定,”李念墨的聲音通過微型通訊器傳入指揮中心,帶著一種奇特的空靈回響,仿佛來自遙遠的地方,“核心區防護層無懈可擊。生息之海平靜,地脈之龍安眠。未發現‘針’。”最後三個字,她說得很輕,卻帶著千鈞之重。那是他們內部對可能刺破防護的微小惡意攻擊的代稱。
“收到,‘靈網’狀態確認。‘針’無蹤跡。”李玄策回應,聲音裡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他目光掃過屏幕牆上最後一個關鍵窗口——那是分布在城市各處關鍵節點的行動小組的靜默監控畫麵。代表各小組的綠色光點穩定閃爍,旁邊標注著簡短的文字狀態:“就緒”、“待命”、“通道暢通”。
他端起桌上那杯冰冷的濃茶,湊到唇邊抿了一口。苦澀冰冷的液體滑入喉嚨,帶來片刻的清醒。他抬眼,望向指揮中心巨大的防彈觀察窗外。
天際,厚重的墨藍正被一種極其微弱、卻無比堅決的灰白色一點點蠶食、稀釋。那是黎明最開始的征兆,如同畫家用最淡的墨在深藍的幕布上暈開。遙遠東方的雲層邊緣,被某種無形的力量勾勒出一道極細、極淡的銀邊。這縷微光悄無聲息地擴張著,所過之處,吞噬了最後幾顆倔強的殘星,也將城市高層建築的輪廓從混沌的剪影中溫柔地托舉出來。故宮角樓的琉璃瓦最先捕捉到這份天光,反射出一點內斂而尊貴的幽澤。
指揮中心裡徹夜不息的電子熒光,在這逐漸蘇醒的天光映襯下,似乎也收斂了幾分刺目,顯出一種奇異的和諧。儀器運行的嗡嗡低鳴依舊,卻仿佛融入了這天地即將煥新的大背景音中。
李玄策放下冰冷的茶杯,雙手撐在冰涼的操控台邊緣,指節微微用力。他深吸一口氣,那混合著電子設備、紙張和淡淡茶堿味的空氣,此刻也仿佛帶著破曉前特有的清冽。他布滿血絲的眼睛,透過巨大的觀察窗,凝視著窗外那正在上演的、無聲而壯麗的晨昏交替。
城市在屏息。億萬人的期待、數十年的國運、無數守護者的心血,都凝聚在這將明未明的時刻。指揮中心裡,每一個呼吸都清晰可聞,每一道目光都緊鎖著自己的職責範圍。巨大的環形屏幕上,代表地脈穩定的青藍色光流依舊平穩,代表靈場潔淨的綠色指數紋絲不動,代表各關鍵節點“就緒”的綠色光點恒久閃爍。
李長庚推了推眼鏡,鏡片上藍光一閃,他調出一個新的分析窗口,高速比對著一組來自城市外圍傳感器的細微磁偏角數據,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又迅速鬆開,指尖在鍵盤上輸入一串指令進行深度校驗。
琉璃瓦頂,李念墨依舊閉目凝立。晨風帶來遠方早市第一縷若有似無的煙火氣,混雜著清掃街道的灑水車駛過的濕潤味道。在她靈覺的宏大感知中,城市龐大的“生息之海”開始湧動起更明顯的活力漣漪——那是早起的人們開始活動,無數微小的生命氣息彙聚成蘇醒的浪潮。地脈深處,金色的光流似乎也受到某種牽引,搏動得稍稍有力了一分。那張無形的巨網,在億萬生民彙聚的蓬勃生氣滋養下,變得更加堅韌、穩固。她緊繃的神經,在這浩蕩的生命氣息衝刷下,似乎也得到了一絲撫慰。
就在這一刻,當東方天際的魚肚白終於掙脫了最後一絲深藍的束縛,將第一縷真正的、帶著暖意的金紅色光芒投射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頂端時——
李念墨覆蓋全城的靈覺巨網,最核心處那層由無數符陣節點共同編織、與地脈緊密相連的防護層上,極其輕微地、幾乎無法察覺地……
波動了一下。
如同最平靜的湖麵,被一顆從極高處落下的、微不可見的塵埃,點出了一個轉瞬即逝的微小漣漪。
這漣漪是如此之小,如此之快,甚至沒能引起覆蓋其上那宏大“生息之海”的絲毫反應。地脈深處金色的光流依舊平穩。李長庚麵前監控屏上的各項數值,綠色依舊。
但李念墨的睫毛,卻在同一瞬間,劇烈地顫動了一下。她一直空靈平靜的麵容上,血色仿佛被瞬間抽離,顯出一種近乎透明的蒼白。緊閉的眼皮下,眼球似乎在急速轉動。一股極其尖銳、冰冷、帶著濃烈惡意的“刺感”,如同最細的冰針,在她全力維係的核心防護層上一閃而過!雖然那感覺瞬間消失無蹤,仿佛從未出現過,卻在她高度敏銳的靈覺中留下了清晰的、帶著灼痛感的軌跡。
那不是來自天空,也不是來自地麵洶湧的人潮。
那感覺……來自更深的地方!
指揮中心裡,李玄策的目光似乎也穿透了厚重的鋼筋混凝土和沉睡的大地,落在了那片不可見的黑暗深處。他撐在操控台上的手,指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窗外,天光漸亮,長安街華燈熄滅,慶典的序曲已在無聲中奏響。而在地底,某種蟄伏的陰影,仿佛被這即將到來的盛大榮光所刺痛,悄然睜開了冰冷的眼。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