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薩迪納的夜被一場罕見的四月暴雪侵襲,狂風裹挾著雪片,猛烈抽打著加州理工學院凝聚態物理實驗樓高聳的窗戶,發出沉悶而持續的嗚咽。室內恒溫,燈火通明,與窗外的混沌暴烈恰成兩個世界。李念墨立在巨大的數據分析屏前,指尖在冰冷觸控板上飛速遊移,屏幕上瀑布般傾瀉的量子隧穿數據流映亮了她專注的眉眼,也映出眼下一抹因連續鏖戰而生的淡淡青影。她穿著實驗室常見的深色套頭衫,長發隨意挽起,隻有腕上一塊樣式極簡、卻精度驚人的腕表,透露出些許不同。
“念墨,”同事安德魯端著一杯熱氣蒸騰的黑咖啡湊近,壓低了聲音,帶著熬夜後的沙啞,“你確定不需要眯一會兒?這組關聯函數的驗證至少還要跑兩小時。”他瞄了眼屏幕上複雜到令人眼暈的矩陣,“你爸媽的基因到底是怎麼組合的?給了你這種……非人類的精力?”他半是調侃半是真心地感歎。
李念墨頭也沒抬,目光依舊鎖在幾個異常波動的節點上,嘴角卻極輕微地向上彎了一下,清冷的聲音在儀器低鳴中顯得格外清晰:“安德魯,能量守恒定律告訴我,咖啡因隻是透支,不是創造。至於基因……”她終於側過頭,眸子裡閃過一絲屬於她這個年紀的狡黠靈動,“大概是因為我出生在冬至,一年裡夜晚最長、積蓄力量最深的時候?”1995年12月22日,大雪節氣剛過,冬至。母親方清墨曾無數次說起那晚醫院窗外同樣紛飛的大雪。
安德魯正想繼續貧嘴,李念墨放在控製台邊的私人加密通訊器突兀地震動起來,屏幕閃爍著一個來自東八區、備注為“方院士”的加密通訊id。她的神情幾乎是瞬間柔和下來,指尖快過思維,迅速接通了安全線路。
“媽?”李念墨的聲音帶著不自覺的親昵,背景裡實驗室的嗡鳴仿佛都安靜了幾分。
全息影像在加密通訊器上方穩定地浮現出來。方清墨身處一間簡潔卻極具科技感的書房,燈光溫暖,幾盆綠植點綴其間。她穿著質地柔軟的家居服,鼻梁上架著一副細框眼鏡,鏡片後的目光溫和而敏銳,歲月沉澱下的睿智與從容清晰可見。中科院院士的日常,即使在家,也帶著一絲嚴謹。
“念墨,”方清墨的聲音透過跨越太平洋的加密信道傳來,清晰而溫柔,帶著母親特有的關切,“沒打擾你關鍵實驗吧?看天氣預報,帕薩迪納那邊雪很大。”她的視線仿佛穿透了影像,仔細打量著女兒略顯疲憊卻依舊神采奕奕的臉龐。
“沒關係,數據在跑著呢。”李念墨調整了一下姿勢,讓自己在母親的目光裡顯得更精神些,“雪是挺大,不過實驗室裡四季如春。您那邊呢?爸呢?”她習慣性地問道。
“他啊,”方清墨無奈地搖搖頭,嘴角卻噙著理解的笑意,“剛被一個緊急電話叫回部裡了,安全無小事。”她沒細說丈夫李玄策——國家安全部常務副部長的具體工作,但那份守護的份量,母女倆心照不宣。“臨走前還念叨,說你這丫頭彆又熬通宵,實驗再要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方清墨模仿著丈夫嚴肅中帶著寵溺的語氣,惟妙惟肖。
李念墨忍不住笑出聲,清冷的氣質瞬間融化:“知道啦!李部長的指示,小的收到!”她頓了頓,想起什麼,“天樞呢?這個點,他應該還沒睡吧?”提到那個小自己近八歲的弟弟,她的語氣更加輕快。
“他?剛被他爸訓了兩句,撅著嘴回房間攻克他的物理競賽題去了,憋著勁兒要證明自己呢。”方清墨眼中滿是慈愛,“這孩子,那股不服輸的勁頭,跟你小時候簡直一模一樣。不過,”她話鋒一轉,語氣認真起來,“你上次傳回來的那份關於新型量子材料在極端低溫下界麵效應的預印本,我和你爸都仔細看過了。”
李念墨的心微微提了起來,身體不自覺地前傾,像等待老師點評的學生。母親方清墨不僅是她的媽媽,更是她學術道路上仰望的高峰之一。
方清墨的指尖在虛擬鍵盤上虛點了幾下,似乎在調閱筆記,眼鏡片反射著屏幕的光:“第二部分,第三小節那個關於無序勢壘對相乾長度影響的推論模型,非常大膽,也很有啟發性。不過,我和你爸私下討論時都覺得,或許可以引入一個動態關聯因子的修正項,這樣可能更貼近我們之前在超導異質結中觀測到的某些非線性現象……”她的語速不快,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直接切入最核心的學術探討,那份屬於頂尖科學家的敏銳和嚴謹瞬間取代了慈母的形象。
李念墨的眼神驟然亮起,如同暗夜中被點亮的星辰,方才的些許疲憊一掃而空。她幾乎是下意識地抓過旁邊的電子筆和觸控板,一邊飛快記錄著母親的關鍵詞,一邊語速極快地回應:“動態關聯因子?對,我考慮過!但擔心會破壞模型的簡潔性……您是指參考你們去年在《naturephysics》上那篇關於界麵聲子耦合的……”母女倆隔著浩瀚的太平洋,瞬間沉浸入隻有他們這個層次才能完全理解的思維碰撞中。量子態、相乾性、非線性響應……一個個專業術語在加密信道裡跳躍,冰冷的實驗室仿佛因這充滿智慧的交流而升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窗外的風雪似乎在這一刻被遺忘。
“——所以,如果在這個耦合張量裡引入一個梯度約束?”方清墨的虛擬影像微微前傾,眼神專注。
“梯度約束……”李念墨的筆尖在觸控板上懸停,眉頭微蹙,陷入了高速思考的靜默。幾秒鐘後,她的眼睛猛地一亮,“等等,媽!我好像……有靈感了!”她甚至來不及詳細解釋,立刻調出另一個複雜的模擬界麵,十指如飛地在虛擬鍵盤上敲擊起來,一串串新的指令和參數行雲流水般輸入。
方清墨看著女兒瞬間迸發的專注和興奮,沒有絲毫不悅,臉上反而露出了欣慰而驕傲的笑容。她安靜地等待著,目光溫柔地籠罩著全息影像中那個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年輕身影。這一刻,她看到的不僅是自己的女兒,更是一個正在科學疆域裡勇敢開拓、鋒芒初露的傑出後繼者。李玄策和方清墨,1987年未名湖畔初識,1991年各自踏上為國效力的征途,1995年初締結連理,他們的智慧與堅韌,如同最精密的雙螺旋,早已深深鐫刻進女兒的生命密碼裡。
“好,”直到李念墨的敲擊速度稍緩,長長舒了一口氣,方清墨才再次開口,聲音裡帶著難以言喻的溫暖和力量,“思路打開了就好。不早了,你那邊雪大,實驗做完就趕緊回去休息,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嗯,知道了媽。”李念墨用力點頭,心潮仍在學術靈感的激蕩中澎湃。她抬眼望向母親影像後書房窗台,一盆精心打理的格桑花在燈光下舒展著柔韌的枝葉,幾朵粉色的小花在暖意中靜靜綻放。“您窗台上的格桑花,開得真好。”
方清墨順著她的目光回頭看了一眼,笑意更深,帶著某種悠長的感慨:“是啊,這種小花,看著柔弱,骨子裡卻最是堅韌。風霜雨雪都壓不垮,給點陽光就燦爛。就像……”她沒有說下去,隻是深深地看了女兒一眼。
通訊結束,全息影像消散。實驗室裡重新被儀器運行的穩定低鳴填滿。李念墨靠在椅背上,目光轉向自己工作台角落。那裡也有一小盆格桑花,是上次回國時特意從父母家帶來的分株。柔韌的枝條在恒溫的室內努力向上伸展,小小的花苞在燈光下積蓄著力量,透出倔強的生機。窗外的暴風雪依舊在黑夜中肆虐,狂亂地撞擊著厚厚的玻璃幕牆,發出沉悶的咆哮。
她伸出手,指尖極其輕柔地拂過那小小的、孕育著生機的花苞,冰冷的觸感下是潛藏的生命熱度。母親那句未儘的“就像……”,伴著父親深夜被召走的背影,還有弟弟在題海中倔強的模樣,無聲地流過心間。風雪再大,終有止息之時;長夜再寒,黎明總會到來。
實驗室的燈光清冷恒定,映照著年輕科學家專注的側臉和那盆小小的格桑花。數據流在屏幕上無聲奔騰,窗外的世界一片混沌,而屬於李念墨的探索,屬於這個血脈相連又各自奮戰在星辰與大地之間的家庭的故事,在風雪聲中,堅定地向前延伸。
與此同時,震後的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