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第一天,燕京的天空澄澈得如同被水洗過一般,湛藍的幕布上不見一絲雲翳,唯有金燦燦的陽光慷慨地潑灑下來,為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披上節日的盛裝。大街小巷,鮮豔的國旗迎風招展,彙成一片湧動的紅色海洋,空氣中彌漫著喜慶與自豪的氣息。共和國迎來了她的第六十一個華誕。
然而,在距離城市喧囂數百公裡外,大漠深處一片被嚴密守護的土地上,一種更為磅礴、更為深邃的期待,正伴隨著倒計時的滴答聲,無聲地凝聚、沸騰。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指控大廳。
巨大的電子顯示屏占據了一整麵牆,上麵清晰地顯示著發射塔架的全景。乳白色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如同一位靜默的巨人,巍然矗立在蒼茫的戈壁背景之下,箭體上鮮豔的五星紅旗和“中國航天”四個大字在秋陽下熠熠生輝。它懷抱著的,正是即將啟程探訪月宮的使者——嫦娥二號。
李玄策身著深色便裝,坐在指揮控製大廳後方的觀摩席上。這裡視野極佳,能將整個大廳的忙碌與前方發射場的壯麗儘收眼底。他並非直接指揮者,但作為肩負國家綜合安全重責的常務副部長,深空探測所代表的科技實力、戰略空間拓展能力以及由此凝聚的民族精神力量,無一不與他分管的領域息息相關。他需要親眼見證這柄刺向蒼穹的利劍出鞘,感受那份力量,並確保其背後的無形疆域——測控網絡、信息安全、電磁頻譜——固若金湯。
大廳內,氣氛肅穆而緊張。身著統一藍色工裝的技術人員端坐在各自的控製台前,全神貫注地盯著屏幕上的數據流,指尖在鍵盤上飛速敲擊,發出密集而規律的嗒嗒聲。此起彼伏的口令聲通過擴音器清晰傳遞:
“各係統最後狀態確認!”
“遙測信號正常!”
“氣象條件滿足發射要求!”
“十分鐘準備!”
每一個口令都像重錘,敲擊在在場每一個人的心上。空氣仿佛凝固了,隻有那不斷跳動的倒計時數字,在無聲地宣告著曆史性時刻的迫近。
李玄策的目光掃過那些年輕而專注的麵孔,最終落在前排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身上。那是航天界功勳卓著的老專家陳老,此刻他布滿皺紋的手緊緊握著椅子的扶手,身體微微前傾,渾濁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屏幕上的火箭,仿佛要將畢生的心血都注入其中。李玄策能看到,老人深陷的眼窩裡,隱隱有淚光在閃動。那淚光裡,飽含著數十載篳路藍縷的艱辛,飽含著對星辰大海的無限向往,更飽含著此刻噴薄欲出的、刻骨銘心的自豪!這份情感,李玄策感同身受。從“東方紅”的微弱電波到如今“嫦娥”再探廣寒,這一路走來,是無數個像陳老這樣的脊梁,用青春、熱血甚至生命,托舉著民族的飛天夢想。
“一分鐘準備!”
口令聲陡然拔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整個大廳瞬間屏息。
“五十秒!”
“四十秒!”
……
“十、九、八、七……”
倒計時的聲音通過廣播傳遍發射場的每一個角落,也仿佛在億萬國人的心中同步敲響。
“點火!起飛!”
屏幕畫麵猛地一震!發射塔架底部,驟然爆發出耀眼奪目的橘紅色烈焰!巨大的轟鳴聲即使隔著厚厚的隔音玻璃和屏幕,也仿佛帶著實質性的衝擊波,撼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靈!濃烈的煙塵如同沸騰的雲海,翻滾升騰。那枚承載著千年夢想與當代智慧的白色利箭,掙脫了大地的束縛,在震耳欲聾的咆哮聲中,以無可匹敵的姿態,刺向那片深邃的蔚藍!
“程序轉彎!”
“助推器分離!”
“一二級分離!”
“拋整流罩!”
“器箭分離!”
“太陽帆板展開正常!”
“嫦娥二號進入預定軌道!”
一連串清晰、準確、振奮人心的報告聲在指揮大廳內響起,每一個“正常”都如同一塊巨石落地,激起一片壓抑不住的、雷鳴般的掌聲!掌聲如潮水般洶湧澎湃,經久不息。年輕的工程師們激動地擁抱在一起,老專家們摘下眼鏡,擦拭著眼角的淚水,臉上綻放出孩子般純粹的笑容。這一刻,所有的辛勞、所有的壓力,都化作了無與倫比的驕傲與榮光!
李玄策也用力地鼓著掌,胸腔中激蕩著難以言喻的熱流。他看到了火箭騰空時那震撼靈魂的力量之美,看到了大廳裡沸騰的民族自豪感,更看到了這輝煌成就背後所代表的——國家在尖端科技領域的厚積薄發,在探索未知疆域上的堅定步伐,以及在複雜國際環境下扞衛自身戰略空間的決心與能力。他悄然拿起加密通訊器,低聲發出早已準備好的指令:“‘天網’各節點,保持最高級彆警戒,確保‘嫦娥’旅途通訊順暢,屏蔽一切潛在乾擾源,直至任務圓滿成功。”無形的電磁疆域,此刻同樣需要最堅固的盾牌。
當晚,李玄策難得地早早回到家中。客廳裡,電視上正重播著白天那激動人心的發射畫麵。巨大的火箭噴吐烈焰,掙脫引力,直上九霄的畫麵,無論看多少遍,依舊令人心潮澎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方清墨正坐在沙發上,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倦色。看到李玄策回來,她指了指電視:“看,我們的‘嫦娥’飛得多穩。”她的語氣帶著科研人員特有的內斂自豪,“箭體上用的新型輕質高強複合材料和特殊熱控塗層,我們材料所可是出了力的,特彆是應對極端溫變那部分。”她沒有多說,但眼中閃爍的光芒,已道儘一切。
“媽媽,快看!火箭!好大的火箭!”李天樞興奮地在地毯上蹦跳著,小手指著電視屏幕,然後又轉向窗外那輪剛剛升起的、皎潔的圓月,“它飛到哪裡去了?是去找月亮上的嫦娥姐姐和小兔子了嗎?”孩子的眼中充滿了最純淨的想象和對未知的好奇。
李玄策走過去,將兒子抱起來,讓他坐在自己腿上,一起看著電視裡火箭劃破長空的軌跡重播,又抬頭望向窗外那輪承載著無數神話與如今科學探索目標的明月。
“是啊,天樞。”李玄策的聲音溫柔而充滿力量,他指著電視屏幕上那越來越小的光點,又指向窗外的明月,“我們的‘嫦娥二號’,就像一位勇敢的信使,帶著我們的問候和探索的眼睛,正飛向月亮。它要去看看,那裡有沒有漂亮的宮殿,有沒有砍樹的吳剛,當然,還有我們天樞最關心的——有沒有可愛的小兔子。”
李天樞依偎在父親懷裡,大眼睛亮晶晶的,看看電視,又看看月亮,小臉上滿是憧憬:“那它找到了,會告訴我們嗎?”
“會的。”李玄策肯定地說,目光深邃,仿佛已穿透了三十八萬公裡的虛空,“它會用最科學的方式,拍下照片,傳回數據,告訴我們月亮上所有的秘密。然後,也許有一天,我們的宇航員叔叔阿姨,也會像天樞畫裡的大鐵魚去海底找寶藏一樣,真的踏上月亮,去看看嫦娥姐姐的家是什麼樣子。”
方清墨也靠了過來,一家三口依偎在沙發上,沐浴著窗外灑落的清輝,看著屏幕上那象征著人類智慧與勇氣的光點,在浩瀚星空中堅定前行。電視裡,火箭尾焰的光芒漸漸融入璀璨星河;窗外,中秋剛過的明月,依舊圓滿清亮,靜靜地注視著這顆藍色星球上,一個古老民族仰望星空、追逐夢想的不滅光芒。
這一刻,國家的慶典、科技的榮光、家庭的溫馨、孩童的憧憬,以及對無垠宇宙的向往,在這小小的客廳裡,在這輪亙古不變的明月見證下,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譜寫了一曲屬於這個時代、屬於這個民族的壯麗詩篇。嫦娥再奔月,奔湧的是永不枯竭的探索精神,是厚積薄發的國家力量,更是照亮未來征途的、不滅的希望之光。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