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的京城機場,被一場新雪洗刷得格外清冽通透。巨大的玻璃幕牆外,鉛灰色的雲層低垂,跑道上殘留的積雪被清理成整齊的條狀,反射著清冷的天光。一架架銀色的鋼鐵巨鳥在牽引車的引導下滑行、起降,引擎的轟鳴聲穿透厚重的玻璃,帶著一種奔赴遠方的悸動。
貴賓休息室內,暖氣開得很足,隔絕了外麵的寒意。李長庚穿著剪裁合體的深灰色羊絨大衣,圍巾搭在臂彎,手邊是一個低調的皮質登機箱。他坐在寬大的沙發上,麵前的咖啡氤氳著熱氣,卻似乎無心品嘗,目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望向停機坪上即將載他飛越大洋彼岸的那架航班。臉上是慣常的從容睿智,但眼底深處,卻沉澱著不易察覺的眷戀與更深沉的思慮。
門被輕輕推開,李玄策走了進來。他同樣穿著便裝,一件深色的呢子大衣,肩頭還沾著幾片未化的雪花,帶來一絲室外的寒氣。父子倆的目光在空中交彙,沒有過多的寒暄,隻有一種沉澱了歲月與共同信念的默契。
“爸。”李玄策在父親身邊坐下。
“嗯。”李長庚應了一聲,視線依舊望著窗外起起落落的飛機,聲音平穩而溫和,“清墨那邊…還好吧?聽說她那個項目,有了大突破?”
“是,‘仿生自修複關節材料’的核心技術難關突破了,剛收到‘羅蘭金材料科學突破獎’的提名通知。”李玄策的嘴角自然地揚起一絲溫暖而自豪的笑意,“她熬了不知多少個通宵,團隊都累脫形了。這提名,實至名歸。”他眼前浮現出妻子在實驗室高強度工作後,帶著疲憊卻依然明亮的眼神,那份對科研近乎執拗的熱愛與專注,總是讓他心疼又敬佩。
“好,好啊。”李長庚欣慰地點點頭,終於將目光從窗外收回,落在兒子臉上,眼神深邃,“清墨這孩子,有韌性,有天賦,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心裡始終裝著這片土地上的需求。這獎,是國際對她工作的認可,更是對她方向的肯定。玄策,你有個好妻子。”他的話語裡,既有對兒媳的讚賞,也帶著一絲父親對兒子家庭幸福的欣慰。
短暫的沉默流淌在父子之間,隻有遠處隱約的航班廣播聲。窗外,一架飛機騰空而起,巨大的轟鳴聲由近及遠,最終化作雲層中的一個小點。
“念墨在那邊,適應得很快。”李長庚打破了沉默,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驕傲,“他對量子糾纏在信息加密應用上的想法,很有啟發性。這次回去,我們爺倆準備好好梳理一下,形成份東西給你參考。”他頓了頓,從大衣內袋裡掏出一個極其小巧、沒有任何標識的銀色u盤,輕輕放在李玄策麵前,“這裡麵,是我這段時間整理的一些關於‘生物安全倫理邊界’和‘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國際規則博弈’的最新動態和潛在風險推演。一些觀點…可能比較尖銳,你斟酌著看。”
李玄策鄭重地接過那枚冰冷的u盤,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分量。這不僅僅是數據,更是父親跨越重洋、在學術前沿敏銳捕捉到的、關乎國家未來安全格局的警訊與智慧。“爸,辛苦您了。念墨那邊…也要您多費心。”他深知兒子身處前沿的敏感與風險。
李長庚站起身,拿起圍巾。李玄策也隨之站起。父子倆麵對麵站著,身高相仿,氣質卻截然不同。父親是閱儘千帆的學者風骨,兒子是沉穩內斂的守護者鋒芒。
李長庚伸出手,厚重溫暖的手掌在李玄策的肩膀上用力拍了拍,動作沉穩有力,帶著一種無聲的托付。他的目光如炬,穿透力極強,仿佛要看進兒子的靈魂深處:
“玄策,路還長。”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字千鈞,如同古鐘低鳴,“看遠些,也要踩實些。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大洋彼岸的棋局,步步驚心;腳下的這片土地,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既要仰望星空,洞察寰宇之勢;更要腳踏實地,護好萬家燈火的根基。你肩上的擔子,重啊。”
沒有豪言壯語,隻有最樸素的叮囑和最深刻的期許。李玄策迎著父親的目光,清晰地感受到那目光中蘊含的理解、信任,以及一份沉甸甸的家國情懷。他用力地點了點頭,喉嚨有些發緊,隻吐出兩個字:“我懂。”
廣播響起,提醒著李長庚所乘航班的登機時間。李玄策陪著父親走向安檢通道。在入口處,李長庚停下腳步,接過登機箱,最後看了兒子一眼,那眼神仿佛包含了千言萬語,最終隻化作一個溫和而堅定的頷首:“走了。保重。”
“爸,一路平安。”李玄策目送著父親挺拔的背影彙入人流,消失在安檢通道的拐角處。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父親拍在他肩上的力量和那沉甸甸的話語。一種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是離彆的悵然,是肩頭責任的沉重,更是被理解、被期許的溫暖力量。
夜色溫柔地籠罩了京城。李玄策推開家門,一股混合著飯菜香氣和融融暖意的氣流撲麵而來,瞬間驅散了身上的寒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客廳裡,燈光溫暖。方清墨穿著一件柔軟的米白色家居服,正坐在沙發上,手中捧著一份精美的、印著外文的正式函件——正是那份“羅蘭金材料科學突破獎”的提名通知。她的指尖輕輕撫過上麵燙金的文字,嘴角噙著一抹溫婉而釋然的微笑,燈光勾勒出她略顯清減卻依然柔和的側臉線條,眼底帶著長久緊繃後終於鬆動的疲憊與滿足。這份榮譽,是對她無數個不眠之夜和團隊心血的最高嘉獎。
“媽媽!爺爺!”李天樞像顆小炮彈似的從餐廳衝出來,手裡揮舞著兩張畫紙,小臉興奮得通紅,“看!我給你們畫的獎狀!”
李玄策笑著接過來。隻見一張畫紙上,用五顏六色的蠟筆塗鴉著一位戴著大大的、歪歪扭扭的紅色博士帽的媽媽,帽子上還畫著幾顆閃亮的星星,旁邊寫著歪歪扭扭的字:“獎給最厲害的科學家媽媽!”;另一張上,則是一位戴著眼鏡、手裡舉著一個巨大望遠鏡鏡筒畫得像個喇叭)的爺爺,背景是彎彎曲曲的星河,寫著:“獎給最棒的星星爺爺!”
稚拙的筆觸,充滿童真的想象力,卻飽含著最純粹的愛與崇拜。
“畫得真棒!”方清墨接過兒子的“獎狀”,眼眶微微發熱,將小家夥摟進懷裡,在他紅撲撲的臉頰上親了一口,“謝謝寶貝!這是媽媽收到過最珍貴的獎!”
李玄策也揉了揉兒子的腦袋,眼神溫柔:“我們天樞是小畫家!”
晚餐是簡單的家宴,卻充滿了溫馨。方清墨難得地開了一瓶朋友送的香檳,淡金色的氣泡在細長的高腳杯中輕盈升騰,發出細微悅耳的滋滋聲。
“祝賀你,清墨。”李玄策舉起杯,聲音低沉而真摯,目光灼灼地看著妻子,“‘仿生自修複關節材料’…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它不僅能減輕無數病患的痛苦,未來在極端環境作業、甚至在…特殊領域,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你做到了。”
方清墨與他輕輕碰杯,香檳杯發出清脆的叮響。燈光下,她的眼眸如同浸在清澈泉水中的黑曜石,閃爍著溫柔而堅韌的光芒:“不是我一個人,是整個團隊。最苦的時候,是想著它能幫到的人,才咬牙撐下來的。”她頓了頓,看向丈夫,“也謝謝你,玄策。沒有你的理解和支持,我走不到今天。”她深知丈夫肩上擔子的沉重,也感激他從未因工作的繁重而忽視家庭,給予她追求理想的空間。
李天樞也學著大人的樣子,舉起裝著果汁的小杯子,奶聲奶氣地喊:“祝媽媽得大獎!祝爺爺坐大飛機平安!”童稚的話語逗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晚餐後,方清墨小心翼翼地將那份提名通知收進書房的文件夾裡。而李天樞則堅持要把他的兩張“獎狀”貼在冰箱門上最顯眼的位置。於是,那台銀色的冰箱門上,便多了兩抹最鮮亮、最溫暖的色彩——戴著博士帽的媽媽和舉著望遠鏡看星星的爺爺,在冰箱柔和的燈光映照下,成了這個家裡最獨特的風景。
夜漸深。李天樞被媽媽的故事哄得沉沉睡去,嘴角還掛著甜甜的笑。李玄策和方清墨依偎在客廳的沙發上,沒有開大燈,隻留了一盞落地燈散發著柔和的暖光。窗外,城市的燈火在冬夜裡無聲閃爍,如同散落大地的星辰。
“爸今天走時,跟你說了什麼?”方清墨靠在李玄策肩頭,輕聲問。
“他說,”李玄策攬著妻子的肩,目光投向窗外深沉的夜色,聲音低沉而平靜,“路還長,看遠些,也要踩實些。”
方清墨默然片刻,將頭更緊地靠在他肩上:“是啊,路還長…但每一步,都得走穩。”
李玄策低頭,看著妻子沉靜的側臉,燈光在她長長的睫毛下投下溫柔的陰影。他握緊了她的手,那指尖帶著實驗室裡特有的微涼,卻傳遞著無比堅定的力量。茶幾上,那枚小小的銀色u盤在燈光下反射著微光,如同父親留下的智慧火種;冰箱門上,兒子稚氣的畫作鮮豔奪目,是這個家最溫暖的注腳。
歸途,不僅是父親跨越重洋的飛行,也是他們一家人,在各自的領域、共同的守護下,向著充滿挑戰也孕育著無限希望的未來,堅定前行的每一步。窗外的萬家燈火,是守護的意義,也是前行的動力。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