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臘月的風,帶著淬過冰碴的鋒利,在胡同的青磚灰瓦間尖嘯穿梭。暮色四合,細密的雪粒子被風卷著,狠狠砸在李家四合院那兩盞新換的大紅燈籠上,紙麵發出急促細碎的“沙沙”聲,像無數飛蛾在撲火。燈籠的光暈在風雪中頑強地暈開兩團朦朧的暖紅,映照著門楣上那對“國泰民安,家和人興”的春聯,墨跡飽滿,猶帶新紙的清香。
推開厚重的朱漆院門,凜冽的寒氣被一道無形的暖牆阻隔。小院天井上方罩著透明的厚塑料棚,阻隔了風雪,卻放進了天光。此刻,棚頂已積了薄薄一層雪沫,昏黃溫暖的燈光從正房的雕花木格窗欞裡透出來,混合著食物蒸騰的濃鬱香氣——是燉肉的醇厚、蒸魚的鮮甜、還有北方冬日裡最熨帖心窩的、剛出鍋的白麵饅頭特有的麥香——絲絲縷縷,交織成一張無形的、名為“家”的網,將院中幾株覆了雪的老石榴樹枝丫溫柔籠罩。
正房堂屋裡,暖意融融。一隻燒得通紅的鑄鐵炭爐蹲在屋角,爐膛裡蜂窩煤透出暗紅的光,爐壁上一隻老式鋁壺“咕嘟咕嘟”地吐著白汽,水汽氤氳,帶著鐵器和煤火特有的、令人安心的味道。八仙桌擺在中央,鋪著嶄新的水紅色繡花桌布,杯盤碗碟已擺得滿滿當當,琳琅滿目,是北國年夜飯的豐盛圖景:醬紅油亮的紅燒肘子顫巍巍地蹲在白瓷大盤裡,金黃油潤的炸帶魚段疊成小山,翠綠欲滴的蒜蓉菠菜襯著雪白的粉絲,晶瑩剔透的皮凍顫巍巍地盛在青花小碟中,還有那占據中央位置、熱氣騰騰的一大盆酸菜白肉燉凍豆腐,乳白的濃湯裡,酸菜絲、五花肉片、吸飽了湯汁如同海綿般的凍豆腐糾纏翻滾,散發出勾魂奪魄的酸香。最惹眼的,是幾大盤元寶似的餃子,皮薄餡大,肚兒滾圓,整齊地碼放著,在燈光下泛著柔潤的光澤。
“爸,您嘗嘗這個肘子,柱子托人從哈市捎來的地道山黑豬,小火慢煨了一下午,爛乎著呢。”李玄策站起身,用公筷夾起一塊連著晶瑩肉皮的肘子肉,穩穩地放到父親李長庚麵前的骨碟裡。他穿著家常的深灰色羊絨衫,肩背挺直,眉宇間是卸下戎裝後的鬆弛,眼底卻沉澱著歲月磨礪出的沉穩與溫和。
李長庚穿著合身的藏青色中式棉襖,銀發梳理得一絲不苟,臉上深刻的皺紋在溫暖光線下顯得柔和許多。他拿起筷子,沒有立刻去吃,而是先看了看身邊的王秀芹。王秀芹正忙著給張小輝碗裡夾菜,她穿著一件暗紫色的提花棉襖,頭發在腦後挽了個乾淨利落的髻,鬢角的白發被燈光染上暖色。察覺到丈夫的目光,她抬起頭,兩人眼神交彙,沒有言語,卻有一種曆經滄桑、冰釋前嫌後的平靜與默契在流淌。李長庚輕輕頷首,這才夾起那塊肘子,送入口中,細細咀嚼,讚道:“嗯,火候正好,這肉香,是小時候的味道。”聲音不高,帶著一種久彆歸來的踏實。
“姥姥!您看我包的餃子!”張小輝興奮地舉起一個明顯比周圍大一圈、捏得歪歪扭扭卻格外用心的餃子,獻寶似的遞到王秀芹麵前。小家夥穿著嶄新的紅色小棉襖,臉頰被屋裡的熱氣熏得紅撲撲,眼睛裡有了久違的光彩,像蒙塵的星星被重新擦亮。幾個月前那個驚惶沉默的影子,在王秀芹日複一日的耐心陪伴和“社區學堂”的浸潤下,正一點點褪去。
“哎喲,我們小輝包的‘金元寶’最俊!”王秀芹笑得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放下筷子,用指腹輕輕拂去張小輝鼻尖上沾到的一點麵粉,“待會兒啊,姥姥親自下鍋煮你包的,保準一個都不破!”她的聲音溫軟,帶著教師特有的清晰,每一個字都像投入張小輝心湖的石子,漾開安心滿足的漣漪。張小輝用力點頭,又埋頭去對付碗裡的魚,小嘴塞得鼓鼓囊囊。
方清墨坐在李玄策旁邊,她脫了院士常穿的嚴謹外套,隻著一件米白色高領羊絨衫,清麗的麵容在燈光下少了幾分實驗室裡的冷冽,多了幾分居家的溫婉。她正小心地剔著一條帶魚的細刺,將雪白的魚肉夾給身旁的李天樞。十歲的李天樞有著超乎年齡的沉靜,捧著一本線裝的《周易注疏》看得入神,直到魚肉落到碗裡才抬起頭,對母親露出一個靦腆的笑容,小聲說:“謝謝媽。”他推了推鼻梁上的小眼鏡,鏡片後的眼睛清澈明亮,像蘊著兩泓深潭。
“念墨,加州那邊天快亮了吧?彆光顧著做實驗,也吃點東西墊墊。”李長庚對著桌上架好的平板電腦屏幕說道。屏幕上,李念墨清秀的臉龐有些疲憊,但眼睛亮得驚人。加州清晨熹微的光線透過她身後實驗室的百葉窗,在她身上投下道道光影。她麵前放著一個啃了一半的三明治。
“爺爺,爸,媽,新年好!”李念墨的聲音透過揚聲器傳來,帶著大洋彼岸的清晰和一絲熬夜後的沙啞,“剛處理完一組量子比特糾纏態的數據,正餓呢。看家裡這一桌,饞死我了!清墨媽媽那個酸菜燉白肉,隔著屏幕我都聞到香了!”她誇張地吸了吸鼻子,引得眾人都笑起來。方清墨笑著嗔道:“等你回來,媽給你燉一大鍋,管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家宴的氣氛溫暖而鬆弛。李長庚放下筷子,端起溫好的黃酒抿了一口,若有所思道:“前幾天跟幾個老同行通郵件,聽說歐洲那邊有個聯合實驗室,在室溫超導材料上好像有了點突破性的苗頭,雖然還沒正式發表,但圈子裡已經傳得有鼻子有眼了。”
話題一起,李念墨立刻接上,眼神閃爍著學術探究的光芒:“爺爺,您說的是hc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那個合作項目吧?我也聽導師提過一嘴。他們用的似乎是極端高壓下的新型氫化物路徑,理論模型很新穎,但工程化難度極大,而且超導穩定性和臨界電流密度這些關鍵指標,目前披露的零星數據還很模糊,離實用化恐怕…”她語速飛快,一串串專業術語夾雜著英文縮寫流淌而出,剖析著技術瓶頸和可能的產業影響,餐桌仿佛變成了一個小型學術沙龍。
李天樞忽然從書頁上抬起頭,小眉頭微微蹙起,像是被什麼無形的東西乾擾了閱讀。他放下書,看向父親,聲音不大,帶著孩童特有的直白和一絲困惑:“爸爸,我剛才想查一個卦象的解釋,網有點卡…好像…好像有很多看不見的小蟲子在網裡亂撞,嗡嗡的,讓人心裡有點毛毛的。”
方清墨聞言,放下湯勺,自然地接過話題:“說到網絡,我們材料所最近倒是在仿生神經傳導材料上有點意外收獲。模擬的是烏賊腕足神經信號傳遞的離子通道機製,設計出一種新型柔性離子導體薄膜。初期實驗顯示,它在極端溫度零下50度到零上150度)和複雜電磁環境下,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保真度都比現有材料高出好幾個數量級。如果用在特種通訊或者精密傳感器上…”她的話語清晰而克製,卻描繪出一個充滿可能性的科技前沿圖景。
李玄策一直微笑著傾聽,手中的筷子偶爾為父母添菜,目光溫和地掠過妻子、兒女和外甥滿足的臉龐。炭火的紅光映在他深邃的眼眸裡,像投入深潭的星子。他夾起一塊吸飽了湯汁、布滿蜂窩狀孔隙的凍豆腐,那無數細密的氣孔,仿佛一張無形的網,正悄然將席間的信息碎片捕捉、吸附:
父親口中那尚在迷霧中的室溫超導突破——科技製高點的爭奪,若為真,將顛覆能源、交通、醫療無數領域;
女兒念墨冷靜剖析的技術壁壘——機遇與風險並存,提醒著不可盲目樂觀,更要警惕技術突襲;
幼子天樞那懵懂卻敏銳的“網絡蟲鳴”——潛在的網絡空間暗流,或許預示著某種隱蔽的掃描或攻擊正在滋生;
妻子清墨提及的柔性離子導體——關鍵材料的突破,正是應對極端環境、保障信息安全的利器…
凍豆腐在唇齒間化開,鮮美的湯汁彌漫。屋外,風雪拍打燈籠的“沙沙”聲更急了。屋內,炭火正旺,飯菜飄香,親人的笑語溫暖著空氣。李玄策臉上的笑意更深,那是一種目睹破碎的航船終於歸港、曆經風霜的家人終於圍坐燈下的由衷慰藉。這暖意,如同爐中那塊燒得通紅的煤核,源源不斷地向他疲憊卻堅韌的心臟注入著磅礴的力量。
然而,在這暖流的最深處,一絲隻有他自己能清晰感知的、如同冰線般細微的警覺,正悄然繃緊。家人的話語如同散落的星子,而他那雙洞悉風雲的眼睛,已本能地開始在這片溫馨的星圖之上,勾勒著遠方可能醞釀的風暴輪廓。他不動聲色地端起酒杯,溫熱的黃酒滑入喉嚨,目光投向窗外那片被風雪和燈光共同渲染的、混沌而深沉的夜空。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