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部大樓頂層的小會議室,空氣凝滯得如同被壓縮過。巨大的環形紅木會議桌旁,端坐著幾位肩章綴著金色枝葉或星徽的人物,神情肅穆。正前方占據整麵牆的電子屏幕上,定格著一張高分辨率的衛星地圖——西疆邊境那片荒涼的山穀,被清晰標注的紅圈鎖定。地圖旁,是幾張技術分析圖譜:那條在風沙與噪聲中倔強閃耀的藍色脈衝信號波形,地質成像儀捕捉到的、代表著特殊礦物富集區的異常高亮區域,以及那台被繳獲的、結構精巧的信號中繼設備的特寫照片。
李玄策站在屏幕前,藏青色的製服一絲不苟,肩章上的銀色枝葉在頂燈的照射下泛著沉穩的光澤。他手中沒有講稿,隻有一支激光筆。光束如同他此刻的眼神,冷靜、精準,點在屏幕的關鍵位置。
“諸位領導,”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穿透會議室的沉穩力量,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西疆邊境事件,表麵是一次技術支撐下的非法勘探與通信測試滲透。但深入分析其目標指向、技術手段及背後關聯,這絕非孤立個案,而是非傳統安全威脅在新時代的顯影——科技與戰略資源深度綁定的新型‘暗戰’。”
激光筆的紅點落在那條藍色波形上。“王鐵柱同誌及其團隊改裝的‘鷹眼’設備,在極端環境下捕捉到的信號,其模式、頻率特征,與已知民用或科研探測設備均不吻合。經技術溯源,其編碼基礎與境外某前沿實驗室公開論文中的雛形技術有高度關聯性,但顯然已被大幅優化並武器化。”光束移向地質成像圖上的高亮區,“目標區域地下結構顯示,存在極高價值的戰略級稀土元素富集帶。同時,”光束最終定格在那台信號中繼設備上,“這台設備,具備自組網、低可探測、抗乾擾特性,其設計意圖,顯然在於構建一條繞過我方常規監測的‘隱形毒脈’,用於長期、隱蔽的信息傳輸或遠程喚醒。”
他微微停頓,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那目光裡沒有邀功的自得,隻有沉甸甸的憂患與洞見。“這次行動的成功,得益於一線同誌的果敢、技術團隊的協作,以及關鍵時刻民間智慧的鼎力支持。但它更是一記警鐘!它清晰地告訴我們,對手的觸角,正借助科技的飛速發展,以更隱秘、更精準的方式,伸向我戰略資源的命脈、伸向我信息疆域的盲區。未來,這種科技賦能下的‘無聲侵蝕’,可能會更多地出現在能源管道、數據中心、關鍵交通樞紐,甚至…我們的近海。”
會議室內落針可聞。一位鬢發微白的老者微微頷首,手指無意識地輕叩著桌麵,發出細微的篤篤聲。另一位麵容剛毅的將領,目光則緊緊鎖在那張地質成像圖上,眉頭深鎖。
“基於此,”李玄策的聲音更加堅定,“我建議:第一,立即啟動‘鷹眼’技術的標準化與小型化量產,在全國邊境線、關鍵戰略設施周邊進行網格化部署,編織全天候、多維度的‘無形哨兵’網絡。第二,成立跨部門‘戰略資源與科技安全聯合研判組’,整合地質、礦產、通信、網絡安全、情報等多領域資源,對類似西疆事件暴露出的新型威脅模式進行深度剖析,並製定針對性防禦與反製預案。第三,強化對國際前沿科技動態,尤其是具有潛在軍民兩用特性技術的追蹤與風險評估機製,做到‘敵未動,我先知’。”他引用了《孫子兵法》的名句,語氣凝重,“‘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他的建議條理清晰,既有對當前事件的深刻總結,又著眼於未來的戰略布局,充滿了未雨綢繆的智慧。在座的幾位高層交換了一下眼神,最終,那位輕叩桌麵的老者緩緩開口,聲音帶著歲月沉澱的厚重:“玄策同誌的分析和應對策略,切中要害,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西疆事件的處理,展現了高度的警覺性和高效的協同能力。你提的三點建議,原則同意,儘快細化方案上報。同時,以此次事件為鑒,對其他方向、其他領域類似風險點,進行一次全麵的‘掃描’和‘體檢’。”
“是!”李玄策立正,聲音乾脆利落。他知道,這聲肯定,不僅是對此次行動的認可,更是對他所強調的新安全觀的初步接納。一股沉甸甸的責任感,取代了會議前的壓力,壓在了他的肩頭。
深夜的李家四合院,喧囂早已沉澱。書房裡,隻亮著一盞暖黃色的台燈,燈罩是素雅的青瓷,光線透過薄壁,在寬大的紅木書桌和滿牆的書櫃上投下柔和的光暈。空氣裡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和陳年紙張特有的、令人心安的芬芳。李玄策換下了挺括的製服,隻穿著一件舒適的深灰色羊絨衫,坐在寬大的扶手椅裡。他麵前的桌上攤開著西疆事件的詳細報告和一些地質資料,但他並沒有看,隻是微微仰著頭,閉著眼睛,指尖輕輕揉著發脹的太陽穴。會議上的交鋒、決策的壓力、未來的籌劃,如同無形的潮水,此刻才在寂靜中悄然退去,留下深深的疲憊印在眉宇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書房的門被無聲地推開一條縫。一顆毛茸茸的小腦袋探了進來,是李天樞。十歲的男孩穿著小熊睡衣,懷裡抱著一個半舊的、縫著補丁的布偶兔子,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在暖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清澈明亮。他像隻靈巧的小貓,赤著腳踩在厚厚的地毯上,沒有發出一點聲音,走到書桌旁。
“爸爸?”天樞的聲音很輕,帶著孩子特有的軟糯,又透著一絲超越年齡的敏銳,“你累了。”他不是在問,而是在陳述一個觀察到的事實。他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李玄策揉著太陽穴的手背,那指尖帶著孩童溫熱的暖意。
李玄策睜開眼,眼底的疲憊在看到兒子關切的小臉時,瞬間化作了溫柔的笑意。他放下手,將兒子輕輕攬到身邊,讓他坐在寬大椅子的扶手上。“嗯,有點累。天樞怎麼還不睡?明天還要上學呢。”
“我聽見爸爸回來了,”天樞把小熊兔子抱得更緊了些,目光好奇地落在桌上那份攤開的報告上,其中一頁正好是西疆繳獲設備的照片,旁邊有地質成像圖勾勒的地下脈絡。“爸爸,那些壞人,”他伸出小手指著照片,“他們為什麼要費那麼大勁,跑到那麼遠、風沙那麼大的地方,去偷偷找地底下的東西呀?地底下…有什麼寶貝嗎?”
孩子天真又直接的問題,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李玄策心頭漾開漣漪。他低頭看著兒子充滿求知欲的眼睛,沒有用“國家機密”或者“你長大就懂了”來搪塞。他沉吟片刻,眼神變得悠遠,仿佛穿透了書房的牆壁,看到了上古洪荒。
“寶貝啊…”李玄策的聲音低沉而溫和,像在講述一個古老的睡前故事,“天樞,你聽說過《山海經》嗎?那裡麵記載著我們祖先對天地萬物的想象和探索。”
天樞用力地點點頭,眼睛亮晶晶的:“知道!裡麵有會飛的魚,有九條尾巴的狐狸,還有住在太陽裡的金烏!”
“對,”李玄策笑了,輕輕撫摸著兒子的頭發,“《山海經》裡還記載著許多關於大地的神奇寶藏。比如說,在西北的章尾山,住著一位叫燭龍的神明。他人麵蛇身,渾身赤紅,眼睛一睜就是白天,一閉就是黑夜。傳說啊,他棲息的山脈深處,就埋藏著能讓大地煥發生機的‘息壤’,還有能鍛造神兵利器的‘首山之銅’。”
他拿起桌上的一支鉛筆,在報告紙的空白處簡單勾勒了幾筆,畫出一條盤踞的山脈和山脈下隱約的發光脈絡。“燭龍守護著這些大地的寶藏。這些寶藏,就像我們身體裡的血液和骨骼,支撐著大地的生機,也關係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安寧和未來。”他的語氣變得認真起來,“那些壞人,就像故事裡覬覦寶藏的妖邪,他們偷偷摸摸地來,就是想用他們的‘邪法’技術手段),找到並偷走我們的‘息壤’和‘首山之銅’,或者…偷偷埋下能傷害燭龍、傷害大地的‘毒刺’間諜設備)。”
天樞聽得入了神,小臉繃得緊緊的,抱著布偶兔子的手下意識地用力:“那…那燭龍怎麼辦?壞人會傷害他嗎?”
“所以啊,”李玄策看著兒子擔憂的小臉,眼神變得堅定而溫暖,他指了指報告中“鷹眼”設備的照片,“我們就要做燭龍的眼睛和利爪。用我們的‘學問’和‘工具’,像王鐵柱伯伯他們改造的‘鷹眼’一樣,去發現那些躲藏在風沙和黑暗裡的壞人和‘毒刺’。用我們的智慧去守護這片土地下的寶藏,守護燭龍,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他引導著問,“天樞,你覺得,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當燭龍的眼睛,守護好地下的寶藏呢?”
書房裡異常安靜,隻有台燈發出的細微電流聲和父子倆輕柔的呼吸。暖黃的光暈溫柔地籠罩著他們。天樞歪著小腦袋,長長的睫毛在眼瞼下投出扇形的陰影,他認真地思考著父親的問題。幾秒鐘後,他抬起頭,眼中閃爍著一種近乎靈性的光芒,不是孩童的懵懂,而是一種被點亮的智慧火花。
“光!”天樞突然說,聲音帶著一絲興奮的肯定,“爸爸,要用光!燭龍的眼睛就是光!我們也要用‘光’的學問!”他掙脫父親的懷抱,跳到地毯上,跑到書房角落那個巨大的地球儀旁,伸出小手,指尖點在西疆那片廣袤的區域。“壞人藏在沙子裡,躲在石頭後麵。普通的眼睛看不見。但是…但是光可以穿過去!像x光看骨頭那樣!或者…或者像閃電那樣快的‘光’激光遙感量子雷達概念雛形?),一下子就能照到很深很深的地底下!還有,”他轉向書桌,指著電腦,“網絡也是‘光’在跑光纖傳輸)!壞人的‘毒刺’要傳消息,肯定也要用‘光’。我們能不能做出一種特彆特彆聰明的‘網’,就像…就像蜘蛛網一樣,隻要壞人的‘光’信號)一碰到,就會被粘住,還會告訴我們在哪裡?”
他的小臉因為激動而微微泛紅,思路跳躍卻奇異地指向了關鍵。李玄策看著兒子,心頭劇震。天樞這番充滿童真想象力卻又直指核心探測技術和網絡安全)的表述,其敏銳遠超他的預期。那關於“光”的直覺,甚至隱隱呼應了前沿的探測手段構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好一個‘光’的學問!”李玄策站起身,走到兒子身邊,蹲下身,與他平視。他眼中充滿了毫不掩飾的讚許和深沉的期許,大手輕輕按在天樞稚嫩的肩膀上,傳遞著溫暖而堅定的力量。“天樞,你說得對極了!燭龍睜眼為晝,閉眼為夜,光,就是祂洞穿混沌、守護疆域的力量。我們守護這片土地下的寶藏,同樣需要洞穿迷霧的‘光’——無論是看得見的光波遙感探測),還是看不見的信息之光網絡安全)。你想到的‘網’,就是我們要編織的‘天羅地網’!好好學,等你長大了,用你學到的‘光’的學問,幫爸爸,幫燭龍,一起守護好我們大地的寶藏,好嗎?”
“好!”天樞用力地點頭,小臉上滿是鄭重,仿佛接下了一個神聖的使命。他伸出小拇指,“拉鉤!”
李玄策笑了,那笑容驅散了所有的疲憊,眼底深處是欣慰與希望交織的光芒。他也伸出小拇指,鄭重地與兒子的小指勾在一起。
“拉鉤!”
暖黃的燈光下,父子倆的手指緊緊相勾。窗外,京城深沉的夜空靜謐無聲。書桌上,那份西疆的報告靜靜地攤開著,地質圖上那代表富集寶藏的脈絡,在燈光下仿佛隱隱流動。而李天樞眼中關於“光”與“網”的稚嫩構想,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漣漪,正悄然擴散,預示著未來守護這片古老土地的,將是更加璀璨的智慧之光。李玄策知道,西疆的沙暴平息了,但一場運用知識與智慧、守護大地血脈的漫長征程,才剛剛拉開序幕。而他的身邊,新的力量正在茁壯成長。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