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部觀星台
子時將近的寒風掠過樓頂,卷起李玄策深灰呢大衣的下擺。他指骨分明的手掌撫過紫銅匣冰涼的表麵,上麵蝕刻的三峽泄洪閘波紋,在清冷的月光下流淌著暗啞的銀光,仿佛凝固了長江亙古的咆哮。這匣子,是這一年驚濤駭浪、無聲暗湧的沉默容器。他緩緩從內袋取出一根鋼針——這是王鐵柱在哈爾濱冰雕大賽上親手淬煉的獎品,針身流淌著北國寒冰與爐火交融的奇異藍芒。針尖觸到鎖孔,帶著金屬特有的沉實摩擦感,輕輕旋入。
“哢噠。”
一聲輕響,如冰層初綻。匣蓋無聲彈開。沒有文件,沒有卷宗,隻有一束柔和卻堅韌的光柱直射穹頂。光影交織變幻,漸漸凝聚成一個清晰的身影——穿著洗得發白的舊式大學生校服,胸前那枚小小的校徽卻鮮亮如新,仿佛剛剛彆上。那是趙小滿,他犧牲在2009年深秋的同學。校徽投影在匣麵三峽波紋的凹槽裡浮動,像一艘逆流而上的孤舟。波紋開始奇異地震顫、延展,與昨夜方清墨包餃子時,餡料裡滲出的南海耐鹽植物汁液在麵板上繪出的、賽裡木湖那繁複如星圖般的地磁線,絲絲入扣地重疊在了一起。波紋與光線的交錯處,墨色流淌,古老的文字如群魚溯遊,逐次浮現,最終彙聚成一部懸浮於匣上的、光影構成的《孫子兵法》。每一個字都沉凝著歲月的重量,閃爍著微弱的藍芒——那是賽裡木湖冰裂中噴湧過的、屬於李天樞筆跡的藍火餘燼。
李玄策喉結滾動了一下,定定地看著匣中浮動的光影故人,指尖撫過那虛幻的校徽輪廓,冰冷銅匣的邊緣幾乎要嵌進掌心。樓下的長安街,隱約傳來城市迎接新年的喧囂前奏。李家四合院
屋內的暖氣氤氳著食物的香氣,與窗外凜冽的寒氣形成溫柔的結界。方清墨剛把一條厚厚的羊毛毯輕輕搭在伏案小憩的李長庚肩頭。老人連日奔波,此刻終於能在家中的燈下鬆弛片刻。他花白的頭發在台燈的光暈裡顯得格外柔軟。小孫子李天樞正趴在大圓桌旁,聚精會神地擺弄著麵前的白瓷盤。盤子裡,一隻隻飽滿的餃子被當作算籌,在他稚嫩小手的推挪下,漸漸排布成一個玄奧的河洛數陣格局。餃子皮薄,隱約透出裡麵深綠色的餡料——那是方清墨從南海島礁帶回的耐鹽植物樣本,帶著海洋特有的微鹹氣息。
“爺爺,離火位在這兒,”天樞用沾著麵粉的小指頭點著一個餃子,“對應爸爸的羅盤南針,對不對?”
李長庚睜開眼,慈愛地摸了摸孫子的頭:“天樞真聰明,方位絲毫不差。”他拿起桌角那個伴隨他大半生的舊懷表,表鏈上墜著的青花瓷碎片在燈光下溫潤流轉。那是他1983年命運轉折的沉船上,唯一帶回的紀念。
突然,天樞像被什麼無形的力量吸引,猛地抬頭望向窗外那株虯枝盤曲的老榆樹。他跳下凳子,抓起桌上一個小布包,像隻敏捷的小鹿衝向院子,連棉拖鞋都跑掉了一隻。方清墨和李長庚對視一眼,立刻跟了出去。
院中寒氣刺骨。天樞跑到老榆樹下,蹲下身,用小鏟子在凍得硬邦邦的樹根旁奮力刨開一個小坑。月光將老榆樹巨大的枝椏投影在覆雪的院落裡,那影子竟奇異地勾勒出一幅昂首挺立的雄雞輪廓,雞冠處,恰好有一顆微弱的紅星在夜空中閃爍——那是趙小滿故鄉的方向。天樞小心翼翼地將布包放進坑裡:裡麵是一小塊黯淡的量子芯片廢料賽裡木湖冰火奇觀的殘骸),還有半塊方清墨實驗室裡特製的、用於測試極端保存環境的月餅。
就在布包接觸凍土的刹那——
“嗡……”
一種低沉而宏大的震顫從地底深處傳來,並不劇烈,卻讓院中三人瞬間感到腳下的土地在脈動。老榆樹虯結的根須仿佛突然被賦予了生命,如青銅熔液般湧動、伸展、纏繞!粗壯的根係破開凍土,發出令人牙酸的“咯吱”聲,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飛速交織、塑形。不過呼吸之間,一尊古樸、莊嚴、完全由活生生的樹根纏繞而成的巨大青銅雀尊赫然矗立在院落中央!形態與那尊曾在遼東高粱酒香裡傳遞二進製密碼的西周銅雀872章)彆無二致!
幾乎同時,樹冠上厚厚的積雪被這震動簌簌抖落,如同無數細碎的星辰墜落人間。晶瑩的雪粉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精準地飄向樹根下那個小小的土坑,輕柔地覆蓋在那半塊月餅和芯片殘骸上。奇異的微光在坑內流轉,雪與月餅、科技廢料與古老根須的生命力,在凍土深處瞬間交融、凝結,化作一截散發著微弱寒氣和奇異藍暈的冰芯樣本。
“轟——!”
一道無法形容其色彩的光束,驟然撕裂了京城的夜空!它從雄雞樹影那雞冠紅星的位置筆直地激射而下!這光束的核心,是冰湖藍火的冷冽876章)與斯坦福教堂玫瑰彩窗的璀璨877章),兩種截然不同的光質被強行糅合在一起,旋轉、奔湧,如同宇宙初開時最熾烈的熔流!光束的目標清晰無比——李長庚胸前那枚懷表鏈上的青花瓷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啪!”
一聲清脆的裂響。並非瓷片碎裂,而是某種時空的障壁被洞穿!光束精準地刺入瓷片中心。那小小的、溫潤的瓷片瞬間變得透明,內部光影急速流轉,一幅清晰的經緯坐標圖在瓷片表麵驟然顯影、定格!海水洶湧的波濤、鋼鐵扭曲的船舷……那是1983年8月23日,命運將他帶離故土的海域坐標!城市邊緣·胡同深處
幾個半大孩子被剛才奇異的震動和光束驚動,裹著厚厚的棉襖跑出來,好奇地圍著那株突然“長高”了許多、根須盤成巨尊的老榆樹。樹梢懸掛下無數晶瑩的冰棱,在殘餘光束的折射下閃爍著七彩光華。一個膽大的男孩跳起來掰下一根最長的冰棱,驚喜地叫嚷:“快看!裡麵有畫兒!”孩子們紛紛湊近。冰棱深處,不知何時融入了微量的銅雀粉872章),此刻在光線下,清晰地映現出線條古樸的圖畫——小人兒在造車、製陶、觀星……活脫脫一部刻在寒冰裡的兒童版《考工記》。觀星台上
李玄策胸前的通訊器發出蜂鳴,屏幕上自動切換出四合院此刻的實時畫麵:那根須盤繞的青銅雀尊、那懸浮光束、那瓷片上顯影的沉船坐標……一切都與眼前銅匣上流淌的《孫子兵法》光影、趙小滿的校徽幻影、三峽波紋與賽裡木湖地磁線交織的圖景,在冥冥中形成了宏大而悲愴的閉環。時間、空間、犧牲、回歸、守護、未來……所有無形的絲線在這一刻繃緊、震顫、共鳴。
“當——!當——!當——!”
渾厚悠揚的新年鐘聲,從城市中心古老的鐘鼓樓方向,層層疊疊地傳來,如潮水般漫過京城,漫過觀星台,漫過李家小院。鐘聲裡,是舊歲的塵埃落定,是新時代洪流不可阻擋的序章。李玄策深吸一口凜冽如刀鋒的空氣,目光從銅匣中趙小滿永恒年輕的影像,投向南方四合院的方向,投向那束連接著父親半生漂泊與此刻歸根的光柱,投向兒子埋下的、凝結著冰雪、根須與未來的時間之囊。他緩緩抬起手,向銅匣中那部懸浮的光影兵法,向所有消逝與存在的守護,向腳下這片在無聲暗戰中挺立的大地,敬了一個無聲卻重逾千鈞的軍禮。紫銅匣蓋在他身後緩緩合攏,將一年的驚心動魄,將此刻的星河燦爛,將未可知的征途,都鎖進了那沉默的、流淌著長江血脈的波紋深處。
寒夜依舊,星光漫天。新的年輪,已在寂靜中刻下第一道深痕。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