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秋日的天空澄澈得如同剛被泉水洗過。國家量子信息實驗室巨大的白色穹頂建築,在午後的陽光下反射著冷靜而銳利的光澤。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近乎凝滯的專注感,連風都似乎放輕了腳步。實驗室內部,巨大的空間被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區域,最核心的控製大廳裡,一麵幾乎占據整麵牆的主屏幕上,複雜的曲線和數據流如同星河般無聲奔湧。無數指示燈閃爍著幽綠、湛藍的光芒,映照著操作台前一張張年輕而肅穆的臉龐。空氣裡是恒溫係統低沉的嗡鳴,混合著精密儀器運行時特有的、幾不可聞的電流嘶嘶聲,以及紙張翻動時細微的摩擦音。一種無形的張力彌漫在空氣中,緊繃得如同拉滿的弓弦。
李玄策站在控製大廳的側後方,沒有占據最顯眼的位置。他今天穿著一身質地精良的深灰色中山裝,沒有佩戴任何徽章,唯有領口一枚溫潤的青玉袖扣,在幽暗的光線下偶爾閃過一絲內斂的光華。他的目光沉靜地掃過屏幕,掠過那些代表著人類智慧巔峰的複雜符號和跳躍的數值。周圍是低聲的指令確認和鍵盤敲擊的嗒嗒聲,每一次聲響都像是叩擊在通往未知大門上的密碼。
“報告!維也納站信號鎖定!”
“報告!京畿站信道暢通!”
“報告!糾纏光子對分發狀態穩定,符合預期!”
一聲聲清晰、克製的彙報,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控製大廳裡激起微瀾。首席科學家,一位頭發花白但眼神銳利如鷹的老者,深吸一口氣,聲音沉穩地響徹全場:“‘墨子號’量子密鑰分發洲際驗證實驗,最終階段,啟動!”
瞬間,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屏幕中央。代表信息傳輸的進度條開始以一種穩定而令人心潮澎湃的速度向前推進。時間仿佛被拉長了,每一秒都承載著千鈞的重量。李玄策雙手自然地垂在身側,指尖卻無意識地微微蜷起,感受著掌心一點微涼的薄汗。他能清晰地聽到自己平穩卻比平時稍快的心跳,咚、咚、咚……那是期待,是對這片土地上無數智慧結晶彙聚於此的敬畏。
突然,屏幕上的進度條猛地躍至終點!一個巨大的綠色“suess”成功)標識,伴隨著簡潔的提示音,赫然點亮!
“成功了!”
“洲際密鑰分發!世界首次!”
短暫的、幾乎令人窒息的沉寂後,控製大廳猛地爆發出壓抑已久的歡呼!年輕的研究員們激動地跳起來,互相拍打著肩膀,有人摘下眼鏡用力擦拭眼角,白發蒼蒼的老科學家緊緊握住身邊助手的手,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嘴唇微微顫抖,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光。巨大的喜悅如同洶湧的潮水,瞬間衝垮了之前所有的緊張和克製,淹沒了整個空間。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在穹頂下回蕩,是獻給智慧與堅持的最高禮讚。
李玄策沒有加入歡呼的人群,他隻是靜靜地站在原地,嘴角慢慢向上揚起,勾勒出一個深刻而溫暖的弧度。那笑容裡有欣慰,有自豪,更深邃的,是一種洞悉了某種宇宙奧秘般的了然。他輕輕抬起手,無聲地鼓著掌,目光越過沸騰的人群,投向屏幕中央那個綠色的標識,仿佛透過它,看到了更遙遠的星辰大海。
慶祝的香檳泡沫尚未完全平息,控製大廳旁邊一間格調雅致的小型會議室內,氣氛已悄然轉換。柔和的燈光取代了實驗室的冷光,長條會議桌兩側,坐著應邀而來的幾位哲學、社會學領域的學者,以及幾位參與了量子項目核心工作的科學家。空氣中還殘留著淡淡的香檳酒香,混合著新沏的綠茶氤氳而出的清新氣息。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帶。
李玄策坐在主位,姿態放鬆了許多,但那份無形的沉靜力量依然存在。他端起白瓷茶杯,輕輕吹開浮沫,啜飲了一口溫熱的龍井,目光緩緩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喜悅沉澱下來,思考開始浮出水麵。
“諸位,”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帶著一種奇特的穿透力,“方才的盛況,是我們科技工作者攀登智慧高峰的明證,值得所有人為之振奮。”他放下茶杯,指尖無意識地在光潔的桌麵上劃過一道看不見的軌跡。“然而,此刻坐在這裡,看著窗外這秋日高遠的天空,我心中所思,卻不僅僅在於這技術本身的突破。”
一位戴著金絲眼鏡、氣質儒雅的老哲學家微微前傾身體:“李顧問的意思是?”
李玄策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玻璃,看到了那無形的量子信號跨越萬裡蒼穹的軌跡。“量子糾纏,”他緩緩吐出這四個字,聲音裡帶著一種近乎吟詠的韻律,“兩個粒子,無論相隔多麼遙遠,哪怕一個在地球,一個在星辰彼端,其狀態瞬間關聯,此動彼應,如同共享一個靈魂。愛因斯坦稱之為‘幽靈般的遠距作用’。今日,我們親眼見證了這‘幽靈’被馴服,成為守護信息安全的忠誠衛士。”
他的視線收回,落在在座的學者臉上,眼神深邃:“這超距感應的玄妙,讓我不禁聯想到我們人類自身。人心,這宇宙間最複雜精微的存在。”他頓了頓,似乎在尋找最貼切的表達。“兩個素昧平生的人,可以因為一本共同熱愛的書,一首觸動靈魂的詩,或者一個關於人類未來的共同夢想,在精神上產生深刻的共鳴和聯結。縱使遠隔重洋,千山萬水,他們的思想、情感,也能如同這糾纏的粒子一般,瞬間感應,息息相通。這種聯結,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不虛,其力量足以跨越種族、國界,甚至時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會議室內一片寂靜,隻有空調微風拂過的聲音。學者們有的陷入沉思,有的目光灼灼地看著李玄策,社會學教授輕輕點頭,一位年輕的女研究員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我們孜孜以求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李玄策的聲音愈發清晰,帶著一種洞見的力量,“它的根基,難道不正深植於這種超越物理距離、基於共同信念與共同福祉的心靈聯結之中嗎?量子糾纏揭示的,或許不僅僅是物理世界的法則,更是宇宙間某種更宏大、更深邃的關聯法則的冰山一角。它提醒我們,分離是表象,聯結才是本質。”
他環視眾人,語氣變得懇切而充滿希冀:“科技的前沿,如同這把鋒利的劍,已然劈開了未知的迷霧。然而,劍鋒所指,是帶來福祉還是災禍,終究取決於持劍者的心。我懇請諸位,不要將思考的疆域僅僅局限於實驗室的方寸之間,或者冰冷的公式符號之內。”他的目光落在哲學家身上,又轉向社會學家,“我們需要跨過學科的藩籬。讓物理學家與哲學家對話,讓工程師與社會學家攜手。去探索這量子幽靈般的關聯,與我們古老文化中‘民胞物與’、‘天人感應’的思想如何遙相呼應;去研究前沿科技如何塑造新的社會倫理、新的文明形態;去思考如何運用我們對‘聯結’本質的更深理解,去彌合分歧,化解仇恨,構建一個真正休戚與共、美美與共的世界。科技的光芒,需要人文精神的燭照,才能指引我們駛向正確的星辰大海。這,或許是我們今日成功之後,更深遠、也更迫切的使命。”
他的話音落下,會議室裡陷入了更深的沉靜,但這沉靜中湧動著思想的激流。老哲學家緩緩摘下眼鏡,用絨布擦拭著,鏡片後的目光深邃悠遠;社會學家飛快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筆尖沙沙作響;那位年輕的女研究員望著李玄策,眼中充滿了對未知探索的憧憬和敬畏。窗欞的光斑在地麵上悄然移動,時間仿佛在思想的碰撞中變得粘稠。
座談會持續了很久,思想的火花在小小的會議室裡不斷迸濺。當會議結束,學者們帶著興奮與沉思陸續離開後,李玄策獨自一人留了下來。他緩步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外麵,天色已近黃昏,夕陽的餘暉將天際染成一片溫暖而壯麗的金紅。
秘書悄無聲息地走到他身邊,低聲詢問是否安排回程的車輛。李玄策輕輕擺了擺手,目光依然凝視著窗外逐漸亮起的萬家燈火,以及更遙遠的天幕上,那即將顯現的第一顆星辰。
“不急,”他的聲音很輕,仿佛自言自語,又仿佛在與這片天地對話。“讓我再看看這燈火,再看看這星空。”
他微微仰起頭,望向深邃的蒼穹。在普通人眼中,那是無垠的黑暗點綴著星光。但在他的感知裡,在那片浩瀚的宇宙背景中,仿佛有無數無形的、由量子糾纏編織而成的“線”,如同命運之弦,無聲地連接著星辰,連接著大地,連接著此刻窗內窗外每一個跳動的心臟。一種難以言喻的宏大感與渺小感同時攫住了他。
秘書悄然退下,帶上了門。房間裡隻剩下李玄策一人,沐浴在暮色與初顯的星光之下。他緩緩抬起右手,五指張開,對著窗外廣袤的夜空,仿佛想要觸摸那無形的“弦”,感受那跨越時空的共振。指尖在微涼的空氣中停留,晚風穿過窗隙,帶來一絲深秋的涼意,拂動了他鬢角幾縷不易察覺的銀絲。
實驗室外,城市的脈搏在暮色中沉穩地跳動。無數扇窗戶裡亮起溫暖的燈光,每一盞燈下,都是一個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生,都有一份期盼、一份憂愁、一份對未來的期許。李玄策的手慢慢放下,掌心貼在冰涼的玻璃上,感受著人間煙火的溫度透過玻璃傳遞而來。
“量子糾纏…人心相通…”他低聲呢喃,聲音幾乎消散在空氣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共’字,才是宇宙間最深情的回響吧?”
他靜靜地佇立著,身影在巨大的落地窗前顯得有些孤獨,卻又仿佛連接著整個宇宙的脈搏。窗外的燈火與天際的星光交相輝映,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映照出兩片璀璨而溫柔的星河。實驗室裡的奇跡已成曆史,而關於聯結、關於共生的更宏大思考,如同這悄然升起的明月,才剛剛照亮前路。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