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京,一場寒潮剛剛掠過,天空呈現出一種被用力擦洗過的、清冽的湛藍。陽光透過高大的落地窗,斜斜地打在鋪著厚重絨毯的地板上,光柱裡細小的塵埃無聲飛舞。外交部大樓裡的一間小型會議室,氣氛卻與窗外澄澈的天空迥異,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李玄策坐在橢圓會議桌的主位旁側,他穿著剪裁合體的深灰色毛呢西裝,裡麵是熨帖的白色襯衫,沒有打領帶,領口隨意地鬆開了第一粒紐扣,這讓他嚴肅的氣質裡透出一絲鬆弛。他麵前的桌麵上,放著一份翻開的簡報,旁邊是一杯冒著嫋嫋熱氣的清茶,白瓷杯沿氤氳著水汽。他微微垂著眼瞼,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地輕叩著桌麵,發出幾乎微不可聞的“篤篤”聲,仿佛在叩擊著遙遠南半球那片土地的心跳。
“……綜上所述,”外交部負責大洋洲事務的司長王明遠聲音沉穩,但字句清晰,“袋鼠國新總理斯科特·莫裡森上任後,在多個非正式場合釋放了明確信號:希望改善因前任政府強硬立場而陷入低穀的對華經貿關係。其新任貿易部長近期在媒體專訪中,甚至使用了‘互補性極強’、‘潛力巨大’這樣的詞彙。他們的礦業、農業、教育產業界對恢複和擴大對華合作,期待值很高。”
會議室裡很安靜,隻有王司長的聲音和空調低沉的送風聲。幾位與會的高級官員都凝神聽著,有人微微點頭,有人眉頭輕蹙。
“但是,”王明遠話鋒一轉,語氣裡的溫度降了幾分,“在安全領域,尤其是涉及南海問題以及與我們‘印太戰略’相關的事務上,新政府的態度並未發生根本性轉變。其國防白皮書草案泄露出的內容顯示,他們依然將我們視為‘係統性挑戰’,並強調加強與傳統盟友他在這裡巧妙地略過了具體國家名)在軍事和安全領域的協調。就在上周,他們還宣布將參與一項在南海爭議海域附近舉行的多國聯合演習。”
“經濟上遞橄欖枝,安全上豎尖刺。”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副部長輕聲總結,話語裡帶著一絲冷峭的譏誚,“老套路了。又想拿我們的市場,又對我們的發展心懷戒備,還要跟著彆人搖旗呐喊。”
李玄策終於抬起了眼。他的眼神深邃平靜,像冬日裡不起波瀾的深潭,卻有著洞察一切的穿透力。他沒有立刻回應副部長的評論,而是將目光投向王明遠:“明遠,他們的新內閣組成,特彆是核心幕僚的背景,分析報告出來了嗎?”
“是的,顧問。”王明遠立刻調出另一份文件,“新總理莫裡森本人出身財長,其核心經濟團隊,包括財長、貿易部長、資源部長,都是務實派,與工商界聯係緊密,對華合作持積極態度。但安全團隊,尤其是國防部長、外交部長以及國家安全顧問,背景多來自傳統安全智庫和軍方,深受盎格魯撒克遜安全觀影響,對華疑慮根深蒂固。可以說,新政府內部,‘經濟派’與‘安全派’的博弈非常激烈,目前看勢均力敵。”
李玄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抿了一口。溫潤的茶湯滑入喉中,帶來一絲清苦後的回甘。他放下杯子,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勢均力敵,意味著有空間,也意味著有風險。袋鼠國是資源寶庫,市場廣闊,也是南太地區的重要支點。它的搖擺,對我們‘帶路’倡議向南太延伸,對穩定周邊環境,意義不小。”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座的眾人,仿佛在梳理著腦海中那幅無形的國際關係經緯圖。
“對於這種遞來橄欖枝卻又暗藏荊棘的局麵,硬碰硬,隻會讓荊棘越長越密,紮傷遞橄欖枝的手,也刺傷我們。全麵退縮,又會寒了期待合作者的心,自縛手腳。”他的手指在桌麵上虛劃著,“我們需要的是‘以柔化剛’,‘以經促信’,最終達到‘以民化疑’。”
“以經促信?以民化疑?”王明遠輕聲重複,眼中露出思索的光芒。
“對。”李玄策微微頷首,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帶著一種循循善誘的篤定,“經濟是最大的粘合劑,民心是最終的壓艙石。他們不是有‘經濟派’嗎?我們就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合作項目,讓合作的紅利看得見、摸得著,讓袋鼠國的普通民眾、商界精英真切感受到與中國交好的好處。這份‘利’,就是‘經濟派’在內部博弈中最有力的籌碼。”
“具體方向呢?”有人問道。
“清潔能源。”李玄策毫不猶豫地說,“袋鼠國光照充足,風能資源豐富,發展可再生能源潛力巨大。而我們在光伏、風電、儲能技術上有領先優勢,成本控製能力強。可以推動大型風光儲一體化項目合作,尤其是在他們廣袤的內陸和偏遠地區,既能解決他們的能源轉型需求,又能創造當地就業。想想看,當陽光照耀在由我們技術建造的、綿延數公裡的太陽能板上,為他們的城鎮提供清潔電力時,當地居民會怎麼想?這比一萬句外交辭令都有說服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腦海中浮現出廣袤的澳洲內陸,金色的陽光下,深藍色的光伏板陣列如同靜默的海洋,閃爍著科技與自然交融的光芒。畫麵很美,也很實在。
“還有農業技術。”他繼續道,“精準灌溉、智能農機、生物育種,這些都是我們的強項。他們的牧場主、農場主最關心什麼?是產量,是效率,是應對乾旱的能力。如果我們的技術能幫他們養出更健康的奶牛,種出更高產的小麥,降低生產成本,這份感激會自然而然地轉化為對合作的認同。民以食為天,農業合作最接地氣,也最容易贏得普通民眾的心。”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輕微的讚同聲。李玄策提出的方向,既符合國家戰略利益,又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民生親和力。
“但是顧問,”王明遠謹慎地提醒,“‘安全派’的疑慮不會因此消失。他們可能會在合作項目中設置障礙,或者利用輿論渲染‘技術依賴’、‘經濟控製’等論調。”
“預料之中。”李玄策嘴角浮現一絲了然的笑意,那笑容裡帶著洞察世事的睿智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冷峻,“這就是我們策略的第二部分:‘以民化疑’。經濟合作是基礎,但人心相通才是關鍵。要化解安全層麵的疑慮,光靠利益還不夠,需要情感的紐帶和文化的理解。”
他端起茶杯,看著杯中沉浮的茶葉,仿佛在凝視著無形的文化脈絡。
“文化交流要先行,而且要選準切入點。袋鼠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土著文化之一,其藝術、音樂、對自然的敬畏,與我們東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可以主動邀請他們的頂級土著文化團體來華巡演、辦展,去敦煌、去三星堆、去雲南少數民族地區,讓他們看看我們同樣古老多元的文化傳承。這種基於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的對話,最容易引起共鳴,消弭隔閡。”
“聯合考古也是個好主意。”一位文化部的參會官員眼睛一亮,“他們在史前人類遷徙、岩畫研究方麵有專長,我們在東亞、中亞考古領域成果豐碩。組織聯合科考隊,共同探尋太平洋兩岸遠古人類交流的痕跡,這是跨越國界的科學探索,也是增進了解的最佳平台。”
“地方友城合作也要深化。”李玄策補充道,“不僅僅是簽協議,更要推動實質性的民間往來。讓我們的中學生去他們的農場體驗,讓他們的藝術家來我們的古鎮采風,讓兩國的社區建立直接的幫扶和交流渠道。當人與人之間建立起真實的友誼,那些基於地緣政治的抽象恐懼就會被真實的情感所稀釋。”
他停頓了一下,眼神變得格外深邃,帶著一種洞悉幽微的警覺。
“不過,明遠提醒得很對。我們遞出橄欖枝,也要提防荊棘的反噬。”他的手指輕輕敲擊了一下桌麵,發出清晰的脆響,“袋鼠國國內,乃至整個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圈,都有一股勢力,習慣於戴著‘學術自由’、‘價值觀輸出’的麵具,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和分化。我們要特彆警惕在學術交流、媒體互動、ngo合作中,有人夾帶私貨,試圖扭曲我們的形象,離間我們與袋鼠國民眾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