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京城,寒風已帶著凜冽的哨音,刮過光禿的枝椏。但燕園內那座有著飛簷鬥拱的百年講堂裡,卻暖意融融,座無虛席,連過道都擠滿了人。空氣中彌漫著知識碰撞特有的、混合著舊書頁墨香與嶄新思想氣息的味道。今天是李長庚教授——這位傳奇歸國科學家——的首場公開學術報告。
李玄策坐在台下靠前的位置,位置並不顯眼,他穿著深色的羊絨衫,外麵是一件半舊但熨帖的藏青色夾克,像一位普通的學者。他的目光專注地落在講台上那個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上。父親李長庚,年逾古稀,鬢角霜白如雪,但身姿依舊挺拔,穿著一套略顯寬大的舊式深灰色西裝,裡麵是熨帖的白襯衫,沒有係領帶,領口敞開著,透著一股不拘一格的學者風範。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刻的紋路,但那雙眼睛,卻像淬煉過的星辰,閃爍著洞悉未來的銳利光芒。
講台巨大的屏幕上,投影著報告的標題:《指數級狂奔:當科技列車駛離倫理站台》。字體遒勁,帶著一種無聲的警示力量。
“諸位同仁,朋友們,”李長庚的聲音不高,帶著一絲久居海外沉澱下來的獨特口音,卻清晰地透過麥克風傳遍講堂的每個角落,帶著金屬般的質感和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我們正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門檻上。”他緩緩掃視全場,目光沉靜而深邃,仿佛能穿透人心。
“基因編輯,這把上帝遺落在人間的‘剪刀’,讓我們擁有了修改生命藍圖的可能。強人工智能,它的智慧火花正在燎原,終有一天會燎原到我們無法想象的高度。腦機接口,試圖在碳基血肉與矽基代碼之間架起橋梁……”他每說一項,屏幕上便閃過相應的、令人驚歎又略帶不安的影像片段:胚胎細胞在精密儀器下被修改、智能機器人以超越人類的速度進行複雜運算、實驗者頭上連接著密密麻麻的電極。
講堂裡鴉雀無聲,隻有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和相機快門的輕微哢嚓。窗外的寒風似乎也被這凝重的氣氛所懾,屏住了呼吸。
“這些技術的潛力,浩瀚如星河,足以重塑人類文明,甚至……定義‘人類’本身。”李長庚話鋒一轉,語氣陡然變得沉重,“然而,驅動這列科技列車狂奔的引擎,功率巨大無比,可我們為它鋪設的倫理軌道,卻脆弱得如同百年前的老枕木!速度與方向的失控,隨時可能導致文明的脫軌與傾覆!”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變得異常銳利,如同手術刀般剖析著台下聽眾的內心:“看看我們周圍吧!某些跨國藥企利用基因信息進行‘精準’歧視定價,某些強權試圖開發自主決策的殺人機器,某些實驗室在缺乏充分倫理審查的情況下進行人獸胚胎嵌合實驗……這些,難道就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嗎?”
屏幕上適時地閃過幾張具有爭議性的新聞圖片和模糊的實驗室報告截圖,引發台下低低的驚呼和議論。
李長庚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先知般的憂憤:“我們正在創造比自身強大千百倍的存在!如果我們沒有與之匹配的、足夠堅固的倫理框架去約束它、引導它,那麼,我們不是在創造新世界,而是在為自己挖掘墳墓!科技,這把雙刃劍,在斬斷疾病枷鎖的同時,也可能斬斷人性的根基!”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胸中的塊壘儘數吐出,目光重新變得沉靜而睿智:“西方的倫理體係,建立在個人主義、契約精神和功利主義之上。它很重要,但它麵對指數級增長的科技力量,已顯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和滯後性。我們需要新的維度,需要更深厚的智慧源泉。”
屏幕上,西方的法典、教堂尖頂、自由女神像的畫麵淡去,取而代之的是蜿蜒的萬裡長城、古樸的《易經》卦象、老子騎青牛出關的剪影、敦煌壁畫上慈悲的菩薩……
“東方智慧,”李長庚的聲音充滿了力量,“‘天人合一’的整體宇宙觀,教導我們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內在規律,而非肆意妄為地扮演造物主。‘仁者愛人’的倫理核心,強調的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愛,更是對整個生命共同體、對未來的責任與擔當!‘中庸之道’,則為我們提供了在發展與約束、創新與審慎之間尋找動態平衡的智慧鑰匙!”
他雙手按在講台上,身體微微前傾,眼神灼灼:“我呼籲,建立一種植根於全人類共同福祉、汲取東方智慧精髓、具有前瞻性和包容性的全球科技倫理新範式!這不再僅僅是科學家或哲學家的責任,而是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未來,關乎文明能否永續的生死存亡之戰!”
最後的話語如同洪鐘大呂,在寂靜的講堂裡久久回蕩。短暫的沉寂後,掌聲如潮水般爆發,經久不息。有讚同的激動,有深省的凝重,也有少數質疑的皺眉低語。閃光燈連成一片,記錄下這位歸國學者投向時代深淵的思想巨石所激起的巨大漣漪。
李玄策在掌聲中輕輕鼓著掌,眼神複雜。他看到了父親眼中那份熾熱的憂慮與深沉的期許,也看到了台下年輕學子們被點燃的思考火花。科技是舟,父親在問:舵在哪裡?誰有資格掌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傍晚,西山腳下的李家小院。屋外寒風呼嘯,屋內卻暖意盎然。餐廳裡飄蕩著誘人的飯菜香氣——方清墨親自下廚,做了李長庚最愛的紅燒獅子頭和清炒時蔬,還有一鍋熱氣騰騰的羊蠍子湯,驅散著冬日的寒氣。
餐桌上,橘黃色的燈光柔和地灑下,映照著精致的青花瓷餐具和一家人圍坐的身影。話題自然圍繞著下午那場石破天驚的報告展開。
“爺爺今天在台上,好威風!”李天樞啃著一塊軟爛的羊蠍子,小嘴油汪汪的,大眼睛亮晶晶地看著李長庚,“那些圖片好厲害!那個機器人會自己下棋嗎?比阿爾法狗還厲害?”孩子的思維總是跳躍而具體。
李長庚慈愛地摸了摸孫子的頭,臉上的嚴肅早已被家庭的溫暖融化:“會,而且以後會更厲害。但天樞要記住,工具再厲害,也要看用它的人想做什麼。”他拿起餐巾,細心地替孫子擦掉嘴角的油漬。
“爸,您的報告確實振聾發聵。”李念墨放下湯匙,她穿著舒適的米白色高領毛衣,長發隨意地挽了個髻,露出光潔的額頭,神情認真,“技術中立論在學界一直有市場。我也認為,技術本身無善惡,關鍵在於應用它的人如何選擇和使用。就像一把刀,可以切菜救人,也可以傷人害命。限製技術本身的發展,會不會因噎廢食?我們更應該做的,不是去束縛技術,而是去提升使用者的道德水準和監管的完善性。”她的語氣帶著年輕科學家的銳氣和理想主義。
方清墨給丈夫李玄策盛了一碗湯,又給李長庚添了些青菜,聞言溫聲道:“念墨說的有道理。不過,作為一線科研人員,我越來越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尤其是在生命科學領域,很多研究的邊界非常模糊。就像您提到的基因編輯,當我們在實驗室裡修改一個胚胎細胞的基因時,我們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細胞,而是一個未來可能誕生的、擁有獨特基因密碼的生命個體,甚至可能影響整個基因池。這種力量,在它被賦予我們的時候,就天然地要求我們懷有最大的敬畏和最嚴格的自我約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不僅適用於超級英雄。”她的話語平和卻充滿力量,帶著科學家特有的嚴謹和人文關懷。
李長庚點點頭,又搖搖頭,眼神深邃:“念墨,清墨,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問題在於,科技發展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道德演化和製度完善的速度。當技術的力量強大到足以瞬間改變世界格局、重塑生命形態時,我們還能天真地寄希望於所有‘持刀者’都擁有聖人的品德嗎?當潘多拉魔盒被輕易打開,再想關上,就難了。倫理,必須是先行者,是探路的燈塔,而不是跟在狂奔的科技列車後麵氣喘籲籲的修補匠!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在技術尚未失控之前,就為它設定好不可逾越的紅線,建立好堅固的護欄。這就是我堅持‘倫理先行’的原因。”
餐桌上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隻有湯鍋咕嘟咕嘟的輕響和碗筷偶爾的碰撞聲。窗玻璃上凝結了一層薄薄的水霧,將屋外的寒風凜冽與屋內的溫暖明亮隔絕成兩個世界。
李玄策一直安靜地聽著,他慢慢咀嚼著一塊紅燒獅子頭,肉質軟糯,醬香濃鬱,是熟悉的家常味道。他的目光在父親、妻子和女兒之間流轉,感受著不同代際、不同視角的思想碰撞。父親憂患深遠,妻子責任在肩,女兒銳意進取。他端起手邊溫熱的粗陶茶杯,裡麵是父親喜歡的明前龍井,茶湯清亮,氤氳著淡淡的豆香。他輕輕吹開浮葉,抿了一口,溫潤的茶湯帶著一絲清苦後的回甘滑入喉中。
“爸,”他放下茶杯,聲音不高,卻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燈光下,他的眼神深邃而平和,如同容納百川的深海,“念墨說技術是刀,其用在人。清墨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爸您堅持倫理是護欄,是燈塔。”
他頓了頓,手指無意識地在溫熱的杯壁上輕輕摩挲,感受著那粗糙樸實的質感,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種沉澱後的力量:
“科技是舟,倫理是舵。”
四個字,簡潔有力,如同定海神針,讓餐桌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無舟,難渡苦海,人類文明隻能在蒙昧的岸邊徘徊,無法駛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他的目光掃過李念墨,帶著對女兒探索精神的肯定。
“無舵,舟必觸暗礁。無論這舟造得多麼宏偉堅固,失去方向的狂奔,終將撞向毀滅的懸崖。”他的目光轉向父親李長庚,帶著對父親憂患意識的深切認同。
最後,他的目光落在妻子方清墨身上,又溫柔地看了看懵懂的兒子,最終落在虛空,仿佛穿透了屋頂,投向浩瀚的星河:
“舵之方向,當以人心向善、文明永續為北鬥。”
“人心向善”,是道德的內核,是無數個方清墨在實驗室裡秉持的敬畏;“文明永續”,是發展的終極目標,是李長庚為之憂思呐喊的深層關切。這“北鬥”,既是古老的星空坐標,也是指引人類文明航向不滅的精神燈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話語如同清泉,滌蕩了爭論的漣漪,留下一個更宏大、更清晰的框架。李長庚眼中精光一閃,緩緩點頭,露出讚許和欣慰的神色。方清墨看著丈夫,嘴角漾開溫柔的笑意,帶著理解和驕傲。李念墨若有所思,似乎在這形象的比喻中找到了自己觀點的位置。
“壞人……”一直安靜聽著的李天樞,忽然仰起小臉,大眼睛裡充滿了困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壞人要是拿到了那把很厲害的‘剪刀’他顯然記住了基因編輯的比喻),或者開動了那個會自己下棋的大機器人,他會不會……會不會用它們去做壞事啊?就像故事裡偷了法寶的妖怪那樣?”
童言無忌,卻直指問題的核心——人性的幽暗麵。餐桌上瞬間安靜下來。寒風似乎更猛烈地拍打著窗戶,發出嗚嗚的聲響。橘黃的燈光下,每個人的表情都凝固了一瞬。
李玄策伸出手,寬厚溫暖的手掌輕輕覆蓋在兒子柔軟的小手上。他低頭看著兒子清澈又帶著一絲不安的眼睛,語氣異常溫和而堅定:
“天樞問到了最根本的問題。所以,我們才需要‘舵’,需要堅固的‘護欄’,需要很多很多像爺爺、像媽媽、像姐姐、像所有善良的人一起努力,讓這些厲害的工具,掌握在真正希望世界變得更好的人手中。更要讓所有人都明白,做壞事,最終傷害的會是自己和我們共同的家園。”
他抬頭,目光掃過家人,最後定格在窗外的沉沉夜色上,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穿透未來的力量:
“這‘舵’,這‘護欄’,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良知,是我們共同製定的規則,是我們對子孫後代的責任,也是我們仰望星空時,心中那份對永恒與和諧的向往。”
方清墨默默地為每個人添了熱湯。羊蠍子湯的濃鬱香氣再次彌漫開來,混合著茶葉的清香,溫暖著每個人的身心。窗外的寒風依舊,但屋內橘黃的燈光,仿佛一個堅定的小宇宙,守護著思想的火花與親情的暖流。關於科技與倫理的宏大命題,在這平凡的晚餐桌上,在親人的低語與目光交彙中,沉澱為一份沉甸甸的共識與繼續前行的力量。未來之路,道阻且長,但方向,已在心中點亮。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