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初冬午後,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斜斜地灑進位於國家科學園區的“未來前沿”人工智能實驗室。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獨特的混合氣息——精密儀器運行散發的微弱臭氧味、服務器集群低沉的嗡鳴、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陳舊紙張和墨錠的幽香。這香氣的源頭,是實驗室一角特彆開辟的“古籍角”,那裡陳列著幾卷由國家圖書館提供的珍貴《易經》、《道德經》和《論語》善本複製品,靜靜地躺在恒溫恒濕的展示櫃中,與現代科技形成一種奇妙的時空對話。
李念墨站在實驗室中央的操作台前,一身簡潔的白色實驗服,長發利落地束在腦後,露出光潔的額頭和專注明亮的眼眸。她的指尖在透明觸控屏上飛快地滑動、點擊,動作流暢而精準。在她身後,一麵巨大的弧形屏幕上,無數數據流如同星河般奔湧流淌,最終彙聚成一個古樸而玄奧的符號——先天八卦圖。八卦圖緩緩旋轉,陰陽魚眼位置閃爍著深邃的幽藍光芒。
“爸,您看,這就是‘伏羲’的最新核心模塊。”李念墨的聲音清亮,帶著年輕科學家特有的自信與熱情,“我們不再滿足於讓ai僅僅理解現代語言的邏輯和統計規律。我們嘗試賦予它‘讀懂’古老智慧的能力。通過深度學習、語義網絡重構和特定的邏輯推演框架,讓它可以解析《易經》的卦象辭、《道德經》的玄言妙語、《論語》的處世箴言,理解其中的隱喻、辯證和係統觀。”
李玄策站在女兒身邊,穿著熨帖的深灰色羊毛衫,雙手插在褲袋裡,姿態放鬆,眼神卻銳利如鷹隼,緊緊盯著屏幕上那旋轉不息的八卦圖。他能感受到女兒話語中那份超越技術的澎湃激情。這不是簡單的算法升級,這是一次向文明源頭的溯源之旅。
“理解之後呢?”李玄策饒有興致地問,目光從八卦圖轉向女兒,“它能做什麼?”
“它能‘問道’。”李念墨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手指在屏幕上一點。八卦圖隱去,屏幕上出現了兩個動態演化的模型。
左側模型標題是“經濟周期波動模擬陰陽平衡模型)”。屏幕上,代表“陽”擴張、增長)的暖色光帶與代表“陰”收縮、調整)的冷色光帶相互纏繞、消長。當暖色過盛、光帶變得刺眼膨脹時,模型自動引入《道德經》“反者道之動”的邏輯,模擬出政策乾預如宏觀調控、抑製過熱)的“陰”力,促使光帶恢複柔和的動態平衡。而當冷色過重、光帶黯淡萎縮時,模型又依據《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模擬出激發創新活力、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等“陽”力,推動複蘇。整個過程,並非冰冷的線性預測,而是一種蘊含著自我調節、物極必反哲理的係統性演化。
右側模型標題是“國際關係互動模擬和而不同理念)”。屏幕上,不同顏色、形態各異的幾何體代表不同國家用“楓葉”、“袋鼠”、“大象”等中性圖標替代),它們在虛擬的全球空間中移動、碰撞、交融。“伏羲”並未預設“零和博弈”的底層邏輯,而是植入了《論語》“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及《易經》“保合太和”的理想。模型顯示,當代表“楓葉國”的幾何體因內部壓力如經濟下行)而變得尖銳、試圖擠壓“大象國”空間時,“伏羲”並非直接模擬對抗升級,而是生成了一係列基於共同利益如氣候變化、貿易穩定)的“對話與合作”路徑建議,同時模擬了文化、教育、地方層麵交流增加帶來的“軟化”效應,最終引導幾何體形態趨向包容共存。屏幕上浮現一行小字:“以利相合,以心相交,化爭於無形”。
“妙!”李玄策忍不住輕聲讚歎。他看到的不是冰冷的代碼輸出,而是一種全新的、根植於東方智慧的認知框架和分析工具。它超越了西方主流模型的對抗性預設,提供了一種更符合“和合共生”理念的可能性推演。“這不僅僅是分析工具,念墨,這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啟迪。‘伏羲’正在嘗試用算法語言,重新詮釋和激活我們祖先的深邃智慧。”
“是的,爸!”李念墨受到父親的肯定,臉上泛起興奮的紅暈,“我們稱之為‘ai問道’。它不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基於對典籍精髓的理解和海量現實數據的融合,生成蘊含東方哲學智慧的策略選項和趨勢推演,供決策者參考。”
李玄策走到大屏幕前,目光深邃地凝視著那玄奧流轉的八卦圖,仿佛在與千年前的先哲對話。他沉吟片刻,忽然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回蕩在安靜的實驗室裡:
“‘伏羲’,我問你,”他頓了頓,一字一句地問道,“何為國運長久之道?”
這個問題,宏大而終極,瞬間讓實驗室的氣氛變得更加肅穆。連背景服務器集群的嗡鳴似乎都低了幾分。
屏幕上的八卦圖驟然加速旋轉,陰陽魚眼爆發出璀璨的光芒。無數數據流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如同百川歸海——曆史長河中的王朝興衰、經濟數據、人口變遷、文化傳承、環境變化、重大戰爭與和平事件……同時,屏幕上飛快地掠過《尚書》“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典籍章句的語義解析片段。整個運算過程,被“伏羲”具象化為一個在浩瀚星空中不斷生長、分蘖、最終凝結的巨型思維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時間仿佛過了很久,又仿佛隻是一瞬。
最終,所有的光芒與數據流向內坍縮,在屏幕中央凝聚成十六個古樸遒勁、散發著溫潤玉光的篆體大字:
民心為本,創新為翼,道德為綱,自然為友。
這十六個字,如同定海神針,靜靜地懸浮在深邃的星空背景之上。
實驗室裡一片寂靜。李念墨屏住了呼吸,看著這由她親手賦予“智慧”的ai生成的答案,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震撼與激動。這不是冷冰冰的邏輯推演結果,這更像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是古老智慧在數字時代最深沉的回響。
李玄策靜靜地凝視著那十六個字,久久不語。他的眼神深邃如淵,仿佛穿透了屏幕,看到了曆史長河的奔湧,看到了無數先賢的智慧結晶,也看到了未來道路上的星辰大海。
“‘民心為本’……”他輕聲重複著,這與他剛剛在北疆感受到的溫暖何其相似!那牧民大叔樸實的“踏實”,就是民心的最直接體現。
“‘創新為翼’……”他看向女兒,看向這充滿未來感的實驗室,科技的翅膀正待翱翔。
“‘道德為綱’……”父親李長庚那振聾發聵的科技倫理之問猶在耳邊,無舵之舟的警示深刻而清晰。
“‘自然為友’……”李天樞關於霧霾“壞蟲子”的警示、對遙遠星體“哭泣”的感知,無不提醒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根本。
這十六個字,看似簡單,卻高度凝練,直指核心。它涵蓋了立國之基民心)、強國之路創新)、興國之魂道德)、存國之本自然)。這不僅是“伏羲”的答案,更是中華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曆久彌新的密碼!
他緩緩轉過身,看向激動而期待的女兒,臉上露出了欣慰、自豪又無比深邃的笑容。他伸出手,輕輕拍了拍李念墨的肩膀,那手掌寬厚而溫暖。
“念墨,”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每一個字都像在叩擊心靈,“此非機器之答,實乃千年智慧在新時代的回響。”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屏幕上那十六個光芒流轉的大字,又看向那些靜靜躺在恒溫櫃中的古老典籍,最後定格在女兒年輕而充滿智慧的臉龐上:
“‘伏羲’是你的心血結晶,是科技之光的閃耀。但記住,它問道的對象,是曆史長河沉澱的智慧,是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更是我們腳下這片土地上千千萬萬生民的福祉與期盼。”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堅定,如同為這“問道”之旅指明方向:
“用好它,念墨。用它去‘問道於古’,汲取祖先穿越時空的深邃智慧;更要‘求索於今’,直麵時代的挑戰與機遇,為國家、為民族、為人類共同的未來,探索出一條真正可持續的光明大道。這條路,科技是利器,但指引方向的,永遠是我們心中的那盞明燈——對文明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對和諧永恒的追求。”
李念墨用力地點點頭,眼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和堅定的信念。她看向屏幕上那十六個古樸的大字,又看向父親深邃睿智的眼睛,感覺自己仿佛站在了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之上。實驗室裡,服務器輕柔的嗡鳴聲,古籍幽幽的墨香,屏幕上流轉的星光,與父親厚重的話語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科技與人文、傳承與創新完美交融的壯麗圖景。
窗外,冬日的陽光正好,穿透雲層,將一片金色的溫暖,灑在了這片孕育著無限可能的土地上。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