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茶卡鹽湖。
十月中旬的高原,陽光已褪去了盛夏的灼烈,帶著一種澄澈的、近乎透明的質感,慷慨地傾瀉在無垠的“天空之鏡”上。湖麵凝結著厚厚的鹽蓋,平滑如鏡,倒映著湛藍的天穹和流雲,天地界限在此刻變得模糊不清,人行走其間,恍若漫步雲端。空氣乾燥而清冽,帶著一種獨特的鹹澀氣息,那是千萬年時光沉澱下來的味道。遠處,連綿的雪山勾勒出銀色的天際線,沉默地守護著這片純淨的鹽之國度。
方清墨院士裹著一件厚實的防風外套,站在臨時搭建的白色實驗帳篷前。她微微眯著眼,適應著高原強烈的光線,目光專注地投向眼前一排特殊的裝置。這些裝置並非精密的現代儀器,而是一個個由純淨鹽塊雕刻而成的立方體,內部嵌入了她團隊研發的、利用鹽結晶特殊結構進行高密度信息存儲的試驗品——“晶匣”。陽光透過鹽立方,折射出柔和而奇異的光暈,像內部封存著微縮的星河。
“方老師,基線數據記錄完畢,磁場強度穩定在預期閾值。”一名年輕的研究員遞上平板電腦,屏幕上跳動著複雜的波形圖。
“好,準備第一次強場激發。”方清墨的聲音沉穩而清晰,帶著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專注力。她纖細的手指劃過屏幕,啟動了旁邊一台經過特殊屏蔽處理的強磁場發生器。她的思緒,一部分沉浸在眼前這融合了古老自然造物與現代尖端科技的實驗中,另一部分則牽掛著遠在京城,正為一場關乎未來能源布局的國際會議殫精竭慮的丈夫李玄策。
就在這時,異變陡生!
發生器啟動的嗡鳴尚未完全穩定,帳篷外原本寂靜的鹽湖上空,毫無征兆地刮起了狂風!這風來得極其猛烈,仿佛憑空生成,卷起地表的鹽粒和塵沙,瞬間天地變色。剛才還澄澈如洗的天空,眨眼間被翻滾的黃沙和白色的鹽塵吞噬,能見度急劇下降。狂風如同無數條狂暴的白色巨龍,在鹽湖上肆虐翻滾,發出令人心悸的嗚咽聲。實驗帳篷被吹得劇烈搖晃,支架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
“不好!沙暴!”年輕的研究員臉色煞白,手忙腳亂地去固定被風掀起的帳篷簾布。
方清墨心頭一緊,迅速命令:“立刻關閉所有非必要電源!保護‘晶匣’!”她衝過去幫忙固定帳篷,狂風裹挾著密集的鹽沙顆粒,打在臉上生疼。她透過帳篷縫隙向外望去,心猛地沉了下去——這不是普通的沙暴,風沙中隱隱夾雜著一種不自然的、低頻的電磁擾動,乾擾源似乎來自……更遠的西方方向?她立刻想到了近期在西疆邊境監測到的異常電磁活動報告,以及丈夫李玄策提醒她注意的某些勢力對戰略資源的覬覦。難道他們的實驗無意中觸動了什麼,或者……這風暴本身就是某種掩護?
就在方清墨團隊陷入困境的同時,距離鹽湖實驗點約二十公裡的一條簡易鹽路上,一支由三輛特製廂式檢修車組成的車隊,正頂著驟然降臨的風沙艱難前行。車隊的目的地是高原深處一座秘密的稀土元素監測站,他們負責運送一批急需更換的核心傳感器模塊。為首車輛的駕駛室裡,周衛國緊握著方向盤,指關節因用力而發白。這位昔日北華大學的同學,如今已是中國最頂尖的危險品運輸安全專家之一,臉龐被高原的風霜刻下了堅毅的線條,眼神銳利如鷹。
“頭兒!風太大了!能見度不足五米!gps信號完全丟失!我們偏離主路了!”副駕駛的年輕隊員對著通訊器大喊,聲音在狂風的嘶吼中幾乎被淹沒。
周衛國沒有回應,他全神貫注地感知著車輛的每一次顛簸,傾聽著引擎在風沙中吃力的咆哮。多年的危險品押運生涯,讓他對危機有著野獸般的直覺。他瞥了一眼儀表盤上完全失效的導航屏幕,又看了看窗外混沌一片的天地,果斷下令:“停車!不能再走了!就地尋找掩體,等待風停!”
三輛車艱難地在一片相對避風的鹽殼窪地停下,圍成一個三角。狂風卷起的鹽沙瘋狂拍打著車身,發出密集的劈啪聲,仿佛要將這鋼鐵堡壘吞噬。通訊器裡一片沙沙的噪音,與外界徹底失去了聯係。
“該死!”周衛國一拳砸在方向盤上。被困在這裡,不僅任務受阻,更危險的是,車廂裡那些精密的稀土探測模塊對環境變化極其敏感,長時間暴露在這種強電磁乾擾和極端天氣下,極有可能損壞。而稀土,正是國家未來尖端科技發展的命脈之一,一點閃失都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他想起犧牲的老同學趙小滿,想起李玄策將如此重任托付給自己的信任,一股沉甸甸的責任感和焦灼感壓在心頭。
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目光掃過車窗外被風雕刻得奇形怪狀的鹽柱和鹽丘。忽然,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腦海——鹽!純淨的鹽晶體是天然的電解質,具有獨特的離子導電性!早年他在德迅處理危險化學品運輸時,曾接觸過利用特定介質構建應急通訊的案例。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中成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有人下車!”周衛國拉開車門,狂風夾雜著鹽粒立刻灌了進來,嗆得人喘不過氣。“帶上車裡的備用接地銅纜!還有工具箱裡的備用電池!快!”
隊員們雖然不明所以,但出於對周衛國的絕對信任,立刻頂著狂風行動起來。他們按照周衛國的指揮,以三輛檢修車為基點,將粗壯的接地銅纜深深打入鹽殼之下,然後呈放射狀向外延伸。周衛國則在狂風中奔跑、觀察,他的身影在漫天白霧中時隱時現,像一頭在暴風雪中尋找生路的頭狼。他依據記憶中古老的《河圖》方位布局注:河圖洛書為中華文明源頭之一,蘊含方位、數理奧秘),指揮隊員在特定的位置豎起一根根臨時用備用金屬杆和絕緣材料捆綁製成的簡易“鹽柱天線”。每根“天線”都深深插入鹽蓋,頂部纏繞著銅纜,連接到車載通訊設備的接口上。
汗水混合著鹽沙,在他古銅色的臉頰上流淌。狂風吹得他幾乎站立不穩,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卻越來越亮。當最後一根接地樁被他用儘全力狠狠砸入堅硬的鹽殼深處時,他幾乎是吼出來的:“接通訊主機!最大功率發射求救和定位信號!”
就在連接完成的瞬間,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
原本狂暴肆虐的風沙似乎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稍稍壓製。以三輛檢修車和那些簡陋的“鹽柱天線”為中心,被狂風卷起、彌漫在空中的無數細小鹽晶,突然開始有規律地旋轉、沉降!它們並非雜亂無章地落下,而是在半空中交織、組合,形成了一張巨大無比、閃爍著幽幽青藍色光芒的立體網格!這光網並非實體,卻清晰可見,如同覆蓋在鹽湖之上的巨大星圖,散發著神秘而寧靜的能量。光芒柔和,卻穿透了彌漫的風沙,將這片小小的避風港映照得如同夢幻之境。
“天……天神啊!”一個稚嫩而充滿敬畏的聲音在旁邊響起。原來是一個穿著厚厚藏袍、臉蛋凍得通紅的藏族少年,他正躲在一塊巨大的鹽丘後麵避風,目睹了這神奇的一幕。少年指著光網,用不太流利的漢語激動地喊道:“爺爺!爺爺說過的!這是吐蕃王朝時,最勇敢的驛使在風雪迷路時,天神指引他們回家的‘星路’!是光做的路!”
周衛國和隊員們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那青藍色的光網不僅照亮了他們的位置,更奇妙的是,車載通訊器裡刺耳的沙沙聲驟然減弱,一個斷斷續續、但清晰可辨的信號傳了出來!是後方基地的回應!他們成功了!
然而,更令人震撼的景象還在後麵。
就在這青藍色光網的正中央,無數閃爍的鹽晶光點開始加速彙聚、排列,竟在虛空中清晰地顯現出一段古樸蒼勁的豎排文字!那文字的筆畫仿佛由流動的星沙構成,散發著曆史的厚重感。
“是……是《鹽鐵論》!”周衛國身邊一個懂古漢語的隊員失聲叫道。這正是西漢桓寬所著的記錄鹽鐵官營辯論的經典文獻!光網上顯現的,正是其中論述國家掌控鹽鐵資源重要性的段落:“……大夫曰:‘……籠天下鹽鐵諸利,以排富商大賈……’”
就在眾人為這跨越兩千年的奇觀驚歎不已時,光網上“籠鹽鐵”三個字,驟然間由幽藍轉變為刺目的、如同凝固鮮血般的暗紅色!並且開始劇烈地閃爍、跳動,仿佛一顆顆不安的心臟,又像是某種極度危險的警示信號!這妖異的紅光,與周圍寧靜的青藍光網形成了極其詭異而強烈的對比,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攫住了在場每個人的心。
幾乎在同一時間,方清墨所在的實驗帳篷內也發生了劇變!
當周衛國構建的“鹽柱星網”溝通天地,散發出強大而特殊的電磁場時,這股能量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瞬間擾動了方清墨實驗帳篷內原本就處於激發狀態的強磁場,並引發了“晶匣”的劇烈共振!
“方老師!快看!”研究員驚呼。
隻見實驗台上那幾個鹽立方“晶匣”,內部存儲的、原本需要通過特殊設備讀取的數字信息流,此刻竟被這突如其來的複合磁場強行“顯影”了出來!無數細小的光點在鹽晶內部瘋狂遊走、碰撞、組合,最終在鹽塊的表麵蝕刻、顯現出與鹽湖光網上完全一致的《鹽鐵論》文字段落!而“籠鹽鐵”三字,同樣在鹽立方表麵閃爍著那令人心悸的血紅色光芒!
方清墨快步上前,指尖輕輕拂過那散發著微溫、閃爍著紅光的鹽晶文字。她的眉頭緊鎖,眼神銳利如刀。這絕非巧合!《鹽鐵論》的核心在於國家掌控關鍵資源鹽鐵),而“籠鹽鐵”三字異變……稀土!她瞬間將線索串聯起來:異常電磁風暴、受阻的稀土探測器運輸、鹽湖光網與晶匣同步顯示的《鹽鐵論》異象……這是指向稀土資源!有人在對國家重要的稀土供應鏈下手!這血紅色的警示,指向的是一場正在進行、或即將爆發的、針對國家戰略資源的走私或破壞行動!
她立刻抓起加密衛星電話,手指因激動和憤怒而微微顫抖,直接撥通了李長庚的專線。電話接通,屏幕上出現李長庚矍鑠而沉穩的麵容,背景是他那擺滿了古籍和先進計算設備的書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爸!茶卡鹽湖有重大發現!”方清墨語速極快但條理清晰,“我們和周衛國的運輸隊遭遇異常強磁沙暴……周衛國用接地樁和鹽柱構建了臨時通訊網,意外引出了覆蓋鹽湖的青藍色光網,顯現《鹽鐵論》文字!同時我們的鹽晶存儲器也同步顯影了相同內容!最關鍵的是,‘籠鹽鐵’三字呈現異常血紅色閃爍!我懷疑這與稀土走私或破壞直接相關!光網坐標和異常磁場源指向西疆方向!”
屏幕那頭的李長庚,眼神瞬間變得無比深邃。他沒有絲毫驚訝,反而像是驗證了某個猜想。他迅速調出幾份加密文件,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快敲擊,屏幕上複雜的算法模型和數據流飛速滾動。他沉穩的聲音透過電波傳來:“清墨,衛國,你們做得非常好!這‘鹽柱星路’是天地磁場與純淨鹽晶共鳴的奇跡,更是古人對資源掌控智慧的無意識回響。那血光,是危機,也是線索!給我一分鐘……”
李長庚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和那段被高亮標注的血色“籠鹽鐵”文字上。他口中念念有詞,手指時而劃過古老的《鹽鐵論》電子版,時而在複雜的密碼破譯程序界麵上輸入指令。他將血色閃爍的頻率、光網出現的經緯度、以及實時截獲的西疆邊境異常通訊碎片信息,全部代入了一個基於古代籌算和現代密碼學結合的特殊算法模型中。
時間仿佛凝固。帳篷外,風沙依舊在咆哮,但青藍色的光網和那刺目的血色文字,如同黑暗中的燈塔,頑強地存在著。周衛國和隊員們守護著簡易的“鹽柱陣”,藏族少年雙手合十,虔誠地祈禱。方清墨緊握著衛星電話,等待著父親的關鍵破譯。
突然,李長庚眼中精光爆射!
“破譯了!”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激動,“‘籠鹽鐵’三字的血色閃爍頻率,對應一組摩斯密碼變體,結合光網中心坐標和《鹽鐵論》該段落的字節位移,指向西疆邊境一個代號‘黑風口’的廢棄礦場!這不是簡單的走私,而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他們利用強磁風暴作為掩護,正在那裡秘密安裝一套高功率電磁脈衝裝置,目標是癱瘓我們一條剛建成的、用於監控稀土運輸鏈的‘地脈感應網’!一旦成功,未來三個月內,該區域的稀土運輸將如同‘盲人騎瞎馬’,走私活動將暢通無阻!”
李長庚迅速將破譯出的精確坐標、裝置類型和預估的啟動時間發送了過來。“必須立刻通知玄策和當地國安!啟動‘地脈’防禦協議!時間不多了!”
方清墨和周衛國幾乎同時行動起來。方清墨立刻通過最高密級線路聯係李玄策和國家戰略安全應急中心,語速急促地彙報了所有關鍵信息。周衛國則利用剛剛穩定的鹽柱通訊網,將坐標和警報直接發送給最近的國安行動組和高原駐軍。
消息發出後,帳篷內和鹽路車隊裡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狂風似乎也小了一些。青藍色的光網依舊溫柔地籠罩著鹽湖,而中央那“籠鹽鐵”三個血字,在信息發出後的幾秒鐘內,閃爍的頻率驟然降低,血色的光芒也肉眼可見地黯淡下去,最終緩緩消散,重新融入了那片寧靜的星圖之中,仿佛從未出現過那驚心動魄的警示。隻有鹽晶存儲器表麵,還殘留著淡淡的文字凹痕,記錄著剛剛發生的一切。
危機暫時解除的信號傳來。方清墨長長舒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鬆懈下來,感到一陣疲憊。她走出帳篷,風沙已減弱許多,天空露出了澄澈的藍。夕陽的餘暉穿透雲層,將無垠的鹽湖染成了溫暖的金粉色,壯美得令人窒息。那神秘的青藍色光網也隨著風沙的平息和磁場的穩定,漸漸淡去,融入這天地大美之中。
藏族少年跑到周衛國麵前,小臉上滿是興奮和崇拜:“叔叔!你們是天神派來的勇士嗎?你們把‘血魔鬼’趕跑了!”他用手指著光網消失的地方。
周衛國蹲下身,摸了摸少年的頭,露出一個疲憊卻溫暖的笑容:“不,孩子。趕跑魔鬼的,不是天神,是鹽湖自己的光,是這片土地教給我們的古老智慧,還有……”他頓了頓,望向京城的方向,又看了看方清墨所在的實驗點,“還有那些默默守護著大家,不讓壞人偷走我們寶貝的人。”他想到了李玄策,想到了方清墨,想到了李長庚,還有犧牲的趙小滿。
方清墨站在鹽湖邊,腳下是堅實的鹽蓋,頭頂是遼闊的星空。她彎腰,輕輕掬起一捧帶著涼意的鹽粒。純淨的晶體在掌心閃爍著微光。她想起了丈夫常說的“綠水青山”,此刻,這鹽湖的潔白與天空的湛藍,何嘗不是一種至純至淨的“綠水青山”?而守護這片純淨,守護這片土地下深埋的、關乎國家未來的“寶藏”,需要的不僅是科技的力量,更是那份如鹽晶般剔透、不容玷汙的責任與信念。人心的“綠水青山”,才是抵禦一切風沙侵蝕、守護國運如虹的根基。
她將鹽粒輕輕灑回湖麵,鹽粒落在光滑的鹽蓋上,發出細微如歎息的聲響。月光不知何時已悄然升起,清冷的光輝灑滿鹽湖,將剛才風暴的痕跡溫柔地覆蓋、洗淨。天地間,唯餘一片浩渺無垠的銀白,靜謐而聖潔,仿佛剛才那場驚心動魄的密碼攻防,從未發生。隻有那深藏於鹽晶之中、由李氏三代與無數守護者共同書寫的密碼,已悄然傳遞出去,守護著這片土地的未來。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