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夜風,帶著白日殘留的微溫,也裹挾著草木初盛的清氣,拂過京郊這座名為“觀瀾苑”的僻靜院落。院子裡那棵百年銀杏巨大的樹冠在月光下篩下細碎的光斑,像散落一地的銀幣。書房厚重的木門緊閉,隔絕了蟲鳴,隻留一室沉靜。李玄策放下手中那份關於近地小行星防禦係統構想的絕密文件,指尖無意識地劃過扉頁上遒勁的題字——“星漢無極,守土有責”。他抬眼望向窗外深邃的墨藍天穹,銀河如一條朦朧的光帶橫亙天際,億萬星辰無聲閃爍。一種久違的、近乎渺茫的思緒悄然漫上心頭。
“爸爸,”書房門被輕輕推開一條縫,李天樞探進小半個腦袋,眼睛在昏暗中亮得出奇,“爺爺問,您忙完了嗎?今晚……能看到天鵝座x1的射電信號峰值。”
李玄策眼中的沉凝瞬間化開,如同冰麵投入一顆暖石:“就來。”他合上文件,起身時順手拿起搭在椅背上的薄外套。
觀瀾苑後院,特意辟出了一方小小的天文觀測平台。一架造型精悍、鏡筒黝黑的射電望遠鏡靜靜矗立,旁邊還支著一台便攜式高倍率光學望遠鏡。李長庚正俯身調整著光學望遠鏡的目鏡,銀白的發絲在微涼的夜風裡輕輕拂動。他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灰色開衫毛衣,背影在星輝下顯得清臒而專注。
“方位角再校準一度,赤緯微調。”李長庚頭也不抬,聲音平和。
李天樞像隻靈巧的小鹿,幾步跑到控製台前,小手熟練地在觸摸屏上滑動、點按。屏幕上代表接收信號的波紋微微跳躍了一下,變得更加清晰穩定。他仰起臉,帶著點小小的得意:“好了,爺爺!”
李玄策走過去,將外套披在父親肩上:“夜露重了。”
李長庚這才直起身,拍了拍兒子的手背,臉上是溫和的笑意:“不礙事。難得今晚大氣寧靜度這麼好,能見度極高。來,玄策,看看這個。”他讓開位置,示意李玄策湊近光學望遠鏡。
冰涼的金屬觸感貼上眉骨。李玄策俯身,視野瞬間被一片璀璨的星海填滿。不再是肉眼所見的稀疏光點,而是密密麻麻、層次分明的光之群落,橙紅、瑩藍、熾白……各種色彩在深邃的宇宙絨布上交相輝映,壯麗得令人窒息。他緩緩移動鏡筒,最終定格在一片略顯黯淡的區域,那裡,天鵝座x1,這個人類發現的首個黑洞候選體,正以不可見的方式吞噬著伴星的物質,在看不見的視界邊緣,爆發出足以扭曲時空的引力波濤。
“它在那裡,”李長庚的聲音如同耳語,帶著科學家特有的冷靜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敬畏,“一個連光都無法逃脫的‘無’。我們通過它貪婪吞噬物質時發出的x射線和射電波‘聽’到它的存在。宇宙,何其浩渺,又何其冷酷。”
李玄策直起身,星空帶來的震撼依舊在胸中激蕩。他望向父親:“您追尋這些‘無’,這些宇宙深處的奧秘幾十年,可曾……感到過恐懼?”這問題似乎有些突兀,卻是在這浩渺星圖前,一個兒子對父親最本真的探詢。
李長庚的目光投向無垠的夜空,沉默了片刻。夜風掠過平台,帶來遠處幾聲模糊的犬吠。“恐懼?”他緩緩搖頭,嘴角浮起一絲複雜的弧度,“最初是震撼,是狂喜,是身為探索者的純粹求知欲。後來……尤其在斯坦福那些年,當我們的研究觸碰到某些足以改變人類文明進程,甚至可能被用於毀滅的邊界時,是沉重的責任感。至於恐懼,”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下去,“它來自於‘未知’本身。宇宙中我們稱之為‘暗物質’、‘暗能量’的存在,它們構成了我們世界的絕大部分,卻像幽靈一樣無法直接觀測,隻通過引力影響著星係的旋轉,推動著宇宙的加速膨脹。我們對其本質,幾乎一無所知。玄策,人類在宇宙麵前,連塵埃都算不上,我們賴以生存、為之奮鬥甚至爭奪的這顆藍色星球,在銀河係、在本星係群、在拉尼亞凱亞超星係團……不過是無儘黑暗森林裡一粒微小的孢子。”
這番話,帶著宇宙尺度的冰冷重量,沉沉地壓在空氣裡。李天樞不知何時也湊到了李玄策身邊,小手緊緊抓住了父親的手。他仰望著星空,那雙遺傳自母親、清澈得仿佛能映出星光的眼眸裡,此刻沒有孩童的懵懂,隻有一種奇異的專注和……淡淡的迷茫。
“爺爺,”李天樞的聲音很輕,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暗’……是不是就是那種……‘空空’的感覺?像冬天最冷最靜的夜裡,站在很高的地方,腳下什麼都沒有,心裡也……空蕩蕩的?”他努力尋找著詞彙去描述那種超越年齡的感知,“有時候,我覺得好多好多的‘線’,像蜘蛛網一樣纏在一起,它們很細很細,有的亮,有的暗,有的……是黑的,黑得吸光。剛才爺爺說‘暗物質’的時候,我就感覺,那些‘黑線’……好像動了一下。”
李玄策和李長庚同時一震,低頭看向這個天賦異稟的孩子。李天樞的特異能力,尤其是那種對未知危險和龐大能量流的模糊預知,一直是李家最深的秘密和最沉重的珍寶。他能感知到的,往往是科學儀器尚未捕捉、人類理性難以解析的維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玄策蹲下身,平視著兒子的眼睛,大手包裹住他微涼的小手:“天樞,告訴爸爸,那種‘動了一下’的感覺,是什麼樣的?是像風吹過樹葉?還是像……水波蕩開?”
李天樞皺著秀氣的眉頭,努力思索著,小臉在星輝下顯得異常認真:“不是風……也不是水……嗯……”他忽然抬起沒被握住的那隻手,指向夜空中某個看似空無一物的區域,“像……像那裡!爺爺剛才看的那個‘吃星星’的地方旁邊,再過去一點點……有一顆星星,小小的,不太亮……剛才,它好像……‘呼吸’了一下!”
呼吸?!
李玄策和李長庚的目光瞬間銳利如鷹隼,猛地投向李天樞所指的方向。光學望遠鏡迅速而無聲地調整角度,射電接收設備的增益被悄然提升了一個檔位。那片天區在望遠鏡的視野裡清晰起來,一顆編號為gj357d的紅矮星靜靜懸浮,它擁有一顆位於宜居帶內的行星,是天文學家搜尋地外生命的重點目標之一。此刻,在超高靈敏度的接收屏上,代表該星體常規輻射的平穩基線,極其微弱地、幾乎難以察覺地……向上波動了極其細微的一絲!如同一顆心臟在沉睡中極其緩慢地搏動了一次。
這一絲波動,在浩瀚的宇宙背景噪音中,微小得完全可以被忽略,是儀器誤差的完美偽裝。然而,結合李天樞那指向明確、充滿奇異感知的“呼吸”描述,它瞬間擁有了截然不同的分量!
李長庚的手指在控製麵板上飛速敲擊,調出曆史數據比對,鏡片後的目光凝重如鐵:“這個波段……這個能級的波動……極其罕見,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恒星活動模型或已知的天文現象。像是……”他頓住了,尋找著合適的科學表述,“……像是一種極其微弱、極其遙遠,卻又高度有序的能量漣漪的‘邊緣觸須’,偶然掃過了我們的觀測窗口。”
李玄策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星空下仿佛一座沉默的山嶽。他望向那片被李天樞指出的、此刻顯得格外深邃的宇宙角落,目光穿透了億萬光年的虛空。“有序的能量漣漪?”他低聲重複,聲音沉靜,卻蘊含著風暴,“來自哪裡?是自然偉力的又一次未知顯現?還是……”他沒有說出那個可能性,但李長庚眼中瞬間閃過的駭然光芒表明,父子倆的思維在宇宙尺度的冰冷猜疑中,碰撞出了相同的火花。
夜風似乎更涼了,吹拂著三人的衣角。璀璨的星圖依舊在頭頂無聲鋪展,浩瀚、壯麗,亙古如斯。然而,就在這無言的壯美之下,一粒被孩童敏感心靈捕捉到的“塵埃”——那一絲微弱到幾乎不存在的異常波動,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顆小石子,在他們心中激起了遠超物理現象的、關於存在、關於未知、關於人類在宇宙中真正位置的巨大漣漪。
李天樞似乎被爺爺和父親驟然凝重的氣氛感染,小手把李玄策的手指攥得更緊了些,他小小的身體微微靠向父親,仰頭望著那片神秘的星空,清澈的眼眸裡映滿了星光,也盛滿了超越年齡的困惑與一絲本能的敬畏。宇宙的深邃與未知,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在這個初夏的夜晚,沉沉地壓在了觀瀾苑的平台上,壓在李家三代人的心頭。星圖浩瀚,塵埃微渺,而那一聲來自宇宙深處的“呼吸”,預示著人類探索命運長河中,一段全新的、充滿未知挑戰的航程,或許已然掀開了序幕的一角。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