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伶仃洋,海風已褪去了盛夏的燥熱,帶著溫潤的鹹濕氣息拂過遼闊的海麵。港珠澳大橋如一條橫臥碧波的鋼鐵巨龍,在澄澈的秋陽下熠熠生輝,即將迎來它向世界昂首的時刻。橋麵上,最後一批身著反光背心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正頂著海風,神情專注,或彎腰檢查著巨大的螺栓扭矩,或用精密儀器複測著橋麵的平整度,每一個動作都透著千鈞重擔下的沉穩與精誠。
李玄策和方清墨並肩站在距離主橋不遠的一處觀景平台上。沒有繁複的儀式,隻有海風掠過耳畔的低語。方清墨的手輕輕搭在冰涼的欄杆上,目光長久地流連在橋塔與那些巨大沉管隧道相接的複雜節點區域。“看那裡,”她微微側頭,聲音裡帶著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清晰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自豪,“我們當年提出的那種新型納米複合防腐塗層,就是應用在這個最容易被海水侵蝕衝擊的關鍵部位。五年了,每一次回訪數據都顯示,它的表現遠超預期。”
李玄策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巨大的橋體結構在陽光下呈現出一種冷峻而磅礴的美感。他腦海中浮現的,卻是妻子和她的團隊在實驗室裡徹夜不眠的身影,是那些堆積如山的實驗報告,是無數次失敗後仍不放棄的討論。“國之重器,仰賴於毫厘之間的匠心,”他輕聲回應,語氣裡滿是感慨,“就像你當年說的,守護好這一寸寸鋼鐵,就是守護這座橋的百年根基。”他的手自然而然地覆上方清墨搭在欄杆上的手背,粗糙的指腹輕輕摩挲過她微涼的手腕,傳遞著無需言說的理解與讚許。方清墨嘴角微揚,沒有抽回手,隻是將目光投向更遠處海天一色的地方,眼中有晶瑩的光澤一閃而過。
一陣帶著強勁海腥味的風猛地掠過平台,吹亂了方清墨額前的幾縷發絲。李玄策下意識地抬起另一隻手,想替她攏好。就在此刻,他口袋裡的手機震動起來,打破了海風中的寧靜。屏幕上跳躍的名字是“念墨”。
“爸!”電話那頭的聲音穿透海風,帶著實驗室裡特有的輕微回響和難以抑製的激動,“成了!第三十七次工藝驗證,所有關鍵參數全部達標!我們…我們真的做出來了!”李念墨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甚至帶上了一點哽咽的尾音。
李玄策的心臟仿佛被這消息重重地撞擊了一下,瞬間收緊,隨即又被巨大的喜悅充盈。他能清晰地想象出女兒此刻在實驗室裡,被同樣激動的團隊成員包圍著,年輕的臉龐上可能還沾著汗水和疲憊,但眼睛一定亮得像星星。他握著電話的手指不自覺地用力,指節微微泛白,仿佛要抓住這穿越電波而來的希望。“好!好!念墨,太好了!”他連聲說著,聲音也不自覺地提高了些,在海風中顯得有些突兀,卻又充滿了力量。站在旁邊的方清墨立刻捕捉到了丈夫神情和語氣的變化,她迅速轉過頭,眼中瞬間爆發出急切詢問的光芒,無聲地用口型問:“芯片?”李玄策用力地、重重地對她點了點頭,臉上綻開一個巨大的、如釋重負又無比欣慰的笑容。方清墨猛地抬手捂住了嘴,眼中瞬間蓄滿了淚水,那是身為母親的心疼和身為科學家的驕傲混合成的複雜情感。
他重新將手機貼近耳邊,目光卻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眼前這座巍峨的跨海長橋。海風吹拂著他已然花白的鬢角,深沉的眼底映照著鋼鐵的虹影。“念墨,”他的聲音低沉下來,帶著一種穿越時空的厚重感,每一個字都清晰無比,“你聽見這風了嗎?伶仃洋上的風。爸爸和你媽媽,此刻就站在港珠澳大橋上。這座橋,它不僅僅連通了三個地方,它更是一座用無數個日夜、無數次失敗、無數滴汗水鑄成的裡程碑!它證明了一件事,再深的海峽,再難的技術鴻溝,隻要認準了方向,心無旁騖,一釘一鉚,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就沒有什麼是不可逾越的!”
電話那端,李念墨的抽泣聲清晰地傳來。李玄策停頓了一下,讓自己的話更有力量:“你們現在做的,就是在另一片更洶湧、更無形的‘伶仃洋’上架橋!這座‘芯橋’,關乎的同樣是國脈所係!記住今天,記住這座橋。它的每一寸鋼筋鐵骨都在告訴你們——路,就在腳下,就在每一次微米級的精確控製裡,就在每一次不肯放棄的堅持裡!這座橋能跨越滄海,你們的‘芯橋’,也一定能!”
“爸,我懂!我們懂!”李念墨的聲音帶著濃重的鼻音,卻異常堅定,“團隊都在我身邊,大家都聽到了!我們…我們不會停下!一定把這座‘芯橋’架過去!”
掛了電話,李玄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那氣息仿佛帶著千斤重擔暫時卸下的微顫。他再次望向大橋。陽光下,那些正在進行最後檢測的工程師們的身影顯得格外清晰。他看到一位年長的工程師,正半跪在橋麵上,用戴著白手套的手指極其小心地拂去一處焊縫附近的浮塵,動作輕柔得像對待初生的嬰兒。旁邊年輕的助手,雙手捧著厚厚的檢測記錄本,屏息凝神,目光緊隨著老師傅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也顧不上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看他們,”李玄策的聲音帶著一種近乎溫柔的敬意,對方清墨說,目光卻未曾離開那些身影,“沒有驚天動地的口號,沒有鎂光燈下的榮耀。就是這樣的身影,這樣的專注,一錘一釘,一尺一寸,把藍圖變成了橫臥滄海的奇跡。這橋,是他們用肩膀扛起來,用手上的繭子磨出來的。”
方清墨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輕輕“嗯”了一聲,眼眶依然有些紅,但眼神已變得沉靜而有力。“芯片,何嘗不是如此。實驗室裡的燈火,就是他們架橋的星火。”她輕聲說,仿佛在做一個鄭重的承諾。
李玄策點了點頭,視線投向更廣闊的海麵。夕陽正緩緩沉向海平線,將西邊的天空和大片海水染成壯麗的金紅。港珠澳大橋巨大的剪影被這熔金般的夕照勾勒得無比清晰、雄渾,仿佛一頭浴火而生的巨獸,沉穩地鎮守著這片蔚藍。那磅礴的鋼鐵線條,沉默地伸向未知的遠方,蘊含著一種無言的、指向未來的磅礴力量。
“這座橋,連通的不僅是三地。”李玄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在海風中被送出很遠,“它連通的,是人心對未來的篤信,是國家向前的通途。它告訴我們,再大的風浪,再遠的彼岸,隻要人心齊,根基穩,方向正,就沒有抵達不了的明天。”他微微側頭,目光落在妻子沉靜而充滿信念的側臉上,“我們的科技之橋,人才之橋,國運之橋,也要這樣,一磚一瓦,一釘一鉚,紮紮實實地,架起來!”
夕陽的金輝灑滿海麵,也落在他們身上,將兩人並肩而立的身影,與遠方那座沉默而偉大的橋,一同熔鑄進這2018年初秋的黃昏裡,構成了一幅關於信念、關於耕耘、關於跨越的永恒圖景。海風依舊,濤聲陣陣,仿佛在為這無聲的誓言伴奏,奔向深藍。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