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的最後一場雪,在新年伊始終於停了。鉛灰色的雲層被北風撕開幾道縫隙,吝嗇地漏下幾縷蒼白無力的陽光,勉強照亮了被厚厚積雪覆蓋的京城。紫禁城的琉璃瓦頂、胡同四合院的老槐樹、寬闊馬路兩側的行道樹,都裹著臃腫的銀裝。空氣清冽刺骨,吸一口,帶著雪沫的冰涼直衝肺腑。街道上的積雪被環衛工人和車輛壓實,變成光滑危險的冰麵,行人無不縮著脖子,小心翼翼,步履蹣跚。整個城市仿佛從一個沉重漫長的冬眠中剛剛蘇醒,帶著宿醉般的疲憊和僵硬。
李玄策的書房裡,暖氣開得很足,驅散了窗外的嚴寒。他並未坐在寬大的書案後,而是站在明亮的落地窗前,目光投向院中那幾株被積雪壓彎了枝條的臘梅。虯勁的枝乾上,點點鵝黃的臘梅花苞正頑強地頂著沉重的雪帽,在寒風中微微顫動,透出寒冬裡一絲倔強的生機。
他的手裡,沒有拿任何文件,隻是無意識地摩挲著一枚溫潤的羊脂白玉平安扣。冰涼的玉質貼著掌心,帶來一絲奇異的寧靜感。電視屏幕無聲地播放著早間新聞的畫麵——莊嚴的法庭,穿著囚服、低垂著頭的身影,法官肅穆地宣讀著判決書。下方滾動的字幕清晰地寫著:“長生疫苗案首批責任人員宣判,最高判處無期徒刑……”畫麵切換,是受害者家屬在法院外接受采訪,一位頭發花白的母親對著鏡頭,淚痕未乾,嘴唇哆嗦著,最終隻化為一聲長長的、無聲的嗚咽。那壓抑到極致的悲愴,穿透了靜音的畫麵,重重撞在李玄策的心上。
他記得那份由妻子方清墨團隊出具的、冰冷到殘酷的生物材料檢測報告,那些不合格的疫苗中殘留的異常雜質數據,像一根根毒刺。更記得事件爆發之初,那如同山崩海嘯般席卷全國的憤怒與恐慌,無數父母抱著孩子在醫院排起的長龍,那一道道充滿恐懼、絕望和深深不信任的眼神,如同利刃,剮蹭著“信任”這塊基石。那是比貿易戰的硝煙、科技封鎖的寒冰更令人痛徹心扉的“崩塌”——關乎生命,關乎未來,關乎一個民族最根本的安全感。
“玄策,草案的公眾意見彙總整理出來了。”方清墨的聲音自身後響起。她端著一杯剛沏好的熱茶走進書房,輕輕放在窗邊的小幾上。她的臉色有些蒼白,眼底帶著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專注和一絲揮之不去的凝重。她手中拿著一份裝訂整齊的文件,封麵是醒目的標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草案)》公眾意見綜述。
李玄策轉過身,接過文件。紙張的觸感微涼而挺括。他沒有立刻翻開,目光落在妻子臉上:“辛苦了。這些天……難為你了。”
方清墨微微搖頭,聲音平靜卻帶著力量:“職責所在。看著那些數據和報告,更覺得肩上擔子重。這次意見征集,反應很熱烈。”
李玄策這才翻開文件。厚厚的紙張,承載著千千萬萬普通民眾沉甸甸的心聲。他逐頁瀏覽,目光沉穩而專注。憤怒的控訴、泣血的追問占據了相當的篇幅,字裡行間是尚未平複的傷痕。然而,更多是充滿建設性的提議,閃爍著民間樸素的智慧和對重建信任的深切渴望:
“建議建立唯一的、全國聯網的疫苗電子追溯係統,像查快遞一樣查疫苗流向!”
“對生產企業實行‘黑名單’製度,一次造假,終身禁入!罰得他傾家蕩產!”
“監管人員失職瀆職,必須與生產者同罪同罰!”
“加大基層疾控和接種點的投入,讓好疫苗能順暢、安全地打到孩子身上!”
“設立獨立的疫苗不良反應監測和救助基金,彆讓受害者流血又流淚……”
一條條,一款款,雖非出自法律專家之口,卻直指要害,飽含著對“安全”最樸素的訴求和對“公正”最迫切的期待。李玄策的指尖在這些充滿溫度的文字上緩緩劃過,緊繃的嘴角線條,竟在不知不覺中柔和了些許。尤其是在看到一條來自偏遠地區鄉村醫生的建議:“建議給每個接種點配發簡易冷藏溫度實時監控報警器,我們那兒有時停電……”他眼中甚至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讚許。
“民心可用,民智可敬。”他合上文件,聲音低沉卻清晰,“這些意見,很多都切中肯綮,直指監管鏈條最脆弱的環節。尤其是這個全國聯網的追溯係統,和與生產者責任捆綁的‘黑名單’製度,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方清墨在他身邊坐下,捧起自己那杯茶暖手:“技術層麵,追溯係統和全程溫控監控,我們材料所和信息技術團隊已經有了一些預研基礎,實現起來有挑戰,但並非不可為。關鍵是執行的決心和投入。”
“決心必須有!”李玄策的語氣斬釘截鐵,他看向窗外,那幾朵頂著冰雪的臘梅苞蕾在微光下格外醒目,“亡羊補牢,更要固本培元。這部《疫苗管理法》,絕不能僅僅是為了平息眾怒、應付輿論的權宜之計。它必須成為守護千千萬萬孩子生命健康、重塑國民信任的最堅實的盾牌!要讓它長出最鋒利的牙齒,嵌入最嚴密的技術鎧甲,更要賦予它穿透一切阻隔、直達執行末梢的‘韌性’!”他特意強調了“韌性”二字,深知再好的法律條文,若在執行中被扭曲、被消解,終將淪為紙上的空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這時,書房的門被輕輕推開一條縫。李天樞毛茸茸的小腦袋探了進來,手裡拿著一幅剛畫好的畫。小家夥穿著厚厚的居家服,臉蛋紅撲撲的,眼睛亮晶晶的。
“爸爸,媽媽,看!”他跑進來,獻寶似的把畫舉到兩人麵前。
畫紙上,用蠟筆塗抹著鮮明的色彩:背景是深深淺淺的憂鬱藍色,像未散儘的陰霾。但畫麵的中心,卻是一個大大的、金黃色的、散發著光芒的太陽。太陽的光芒是溫暖的橘黃色線條,努力地穿透那些藍色。在太陽的下方,畫著一座造型奇特的“房子”,有著堅固的透明牆壁用綠色蠟筆勾勒),裡麵整齊排列著許多小小的、像糖果一樣的彩色小瓶子疫苗)。房子門口,站著兩個火柴人,一個高高大大顯然是爸爸李玄策),一個戴著眼鏡媽媽方清墨),他們張開手臂,像衛士一樣守護著這座透明的房子。最特彆的是,在房子的屋頂上,還畫著一顆小小的、散發著柔和綠光的星星。
“這是‘太陽公公’,”李天樞指著那個大太陽,聲音稚嫩卻清晰,“它要曬跑那些壞壞的、讓人生病的‘藍影子’!這個是‘透明安全屋’,裡麵的小糖豆疫苗)都是好的!爸爸媽媽在保護它!”他又指著屋頂那顆不起眼的綠色小星星,“這個是我偷偷畫上去的‘安心小星星’,它會發光,告訴小朋友彆害怕。”
孩子的畫充滿了童趣的想象,卻讓李玄策和方清墨瞬間動容。那穿透陰霾的陽光,那堅固透明的“安全屋”,那顆象征著安心與希望的“小星星”……不正是億萬民眾在疫苗事件後最深的渴望,也是他們正在為之殫精竭慮的目標嗎?而孩子感知到的,不僅僅是事件本身,更是整個社會情緒在憤怒的火山噴發後,那細微卻無比珍貴的轉向——一種對重建安全、重獲“安心”的深切期待。
李玄策蹲下身,將兒子輕輕攬入懷中,溫暖的大手撫摸著孩子柔軟的頭發。他凝視著那幅畫,聲音異常溫和而堅定:“天樞畫得真好。這顆‘安心小星星’,很重要。爸爸和媽媽,還有很多叔叔阿姨,一定會建好這座‘透明安全屋’,讓‘太陽公公’的光照進來,讓所有小朋友都不再害怕那些‘藍影子’。”
窗外,一縷稍顯明亮的陽光終於掙脫了雲層的束縛,斜斜地照射在院中那株臘梅上。沉重的積雪在光線下開始消融,晶瑩的水珠順著黝黑的枝乾緩緩滴落,滲入被嚴寒凍得堅硬的土地。融雪無聲,卻昭示著凜冬深處,大地對溫暖的回應與吸納。那幾朵鵝黃的臘梅花苞,在融化的雪水滋潤下,似乎又努力地向上挺了挺,在蒼白的日光裡,蘊藏著無聲綻放的力量。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