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春寒料峭 (2020年2月15日)_金蘭厭勝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金蘭厭勝劫 > 第1156章 春寒料峭 (2020年2月15日)

第1156章 春寒料峭 (2020年2月15日)(1 / 1)

北方的二月,節氣上已過立春,冬的餘威卻依然凜冽。風刮在臉上,不再是純粹的刺骨,而是帶著一種濕冷的、仿佛能鑽進骨頭縫裡的寒意,像無數細小的冰針在遊走。天空是灰蒙蒙的,鉛雲低垂,壓著城市裡一棟棟沉默的居民樓。街道空曠得能聽見風卷起落葉的沙沙聲,偶爾駛過的車輛,也顯得格外匆忙和孤寂。

在濱城一個普通的老舊小區裡,時間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鍵。家家戶戶門窗緊閉,陽台上懸掛的臘肉、香腸早已不見蹤影,隻有幾盆耐寒的綠植,在寒風中瑟縮著葉片。小區門口,穿著厚厚羽絨服、戴著口罩和防護麵罩的社區誌願者張偉,正對著手機屏幕核對清單,他的防護麵罩內側已經凝結了一層細密的水珠,隨著他急促的呼吸,霧氣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王阿姨家,降壓藥兩盒,白菜一顆,土豆三斤,雞蛋一板……”

“李叔家,貓糧一袋,酵母粉一包,還有……哦,治療風濕的膏藥兩貼……”

“三樓小陳,嬰兒奶粉兩罐,尿不濕一包……”

張偉的聲音透過口罩和麵罩,顯得有些模糊不清。他是李氏家族早期在全國布局的社區服務網絡中的骨乾誌願者之一。此刻,他和他臨時組建的小分隊,就是這封閉社區裡幾百戶居民的“腿”和“手”。他搓了搓凍得有些發僵的手指,把寫滿居民需求的清單小心收好,然後推起那輛堆滿了各種生活物資的小推車,走向單元門。車輪碾過覆蓋著薄冰的水泥地,發出沉悶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小區裡格外清晰。

他走到一棟樓下,仰頭喊道:“3號樓201王阿姨!東西放門口啦!”話音剛落,二樓一扇窗戶“吱呀”一聲開了條縫。王阿姨裹著厚厚的棉睡衣,花白的頭發有些蓬亂,她探出頭,臉上戴著口罩,隻露出一雙帶著笑紋的眼睛,那眼神裡充滿了感激和小心翼翼的歉意。

“哎喲,小張,辛苦你們了!太謝謝了!下頭冷,快走吧,彆凍著!”王阿姨的聲音有些發顫,不知是冷的還是激動的。她說著,把一個用細繩吊著的竹籃子從窗口慢慢放了下來。籃子晃晃悠悠,裡麵裝著幾個洗得乾乾淨淨的大蘋果,還有一張疊得方方正正的小紙條。

張偉快步上前,取下籃子裡的紙條,打開一看,上麵是用娟秀的字跡寫著:“給誌願者同誌:辛苦了!蘋果很甜,補充維生素!保重身體!——201全體”一股暖流瞬間衝散了臉上的寒意,他抬頭,用力朝窗口揮了揮手,大聲說:“謝謝王阿姨!您也保重!有事兒隨時群裡說!”他把蘋果小心地放進推車,紙條則珍重地揣進了貼身的衣兜裡。那薄薄的一張紙,此刻卻像一塊溫熱的炭,熨帖著心肺。

與此同時,在201王阿姨家隔壁的202室,氣氛卻有些微妙的緊繃。客廳的電視靜了音,屏幕上滾動著關於疫情的新聞。十歲的男孩樂樂正坐在餐桌前,麵前攤開著課本和練習冊,一台筆記本電腦屏幕亮著,顯示著“停課不停學”的在線課堂界麵。屏幕上,年輕的女老師正在講解古詩,聲音溫柔而清晰,背景是精心布置的虛擬教室。

然而樂樂的心思顯然不在“春風吹又生”的意境上。他的小腦袋微微歪著,眼神飄忽,偷偷瞄著窗外院子裡一棵光禿禿的老柳樹。幾隻麻雀在枝頭跳躍,嘰嘰喳喳,仿佛在開一個他無法參與的熱鬨會議。他羨慕地看著它們,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畫著圈。家裡太安靜了,安靜得讓人心慌。爸爸媽媽都在各自的房間裡用電腦工作,偶爾傳來低低的通話聲。他想念學校裡喧鬨的課間,想念和同學追逐打鬨的操場,想念小賣部裡熱乎乎的烤腸……

“樂樂同學?”屏幕裡,老師的聲音似乎提高了一點,帶著溫柔的探詢,“請你來回答一下,詩人白居易寫《草》這首詩,是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呢?樂樂?”

樂樂猛地一驚,像被抓包的小兔子,慌亂地把視線從窗外收回來,聚焦在屏幕上老師溫和的笑臉上。他張了張嘴,小臉漲得通紅,腦子裡一片空白,剛才老師講的他一個字都沒聽進去。“我……我……”他支支吾吾,手指緊張地絞著衣角。

屏幕那端的老師似乎察覺到了他的窘迫和走神,並沒有責備,反而放慢了語速,笑容更深了些:“沒關係,樂樂。是不是看到窗外的小鳥了?它們也在想念春天呢。你看這‘野火燒不儘’的小草,是不是很像我們現在遇到的困難?雖然暫時把我們困在了家裡,但它總會過去的,就像春天一定會來一樣。老師相信,樂樂的心也像小草一樣堅韌,對嗎?來,我們重新看一遍這首詩……”

老師耐心地引導著,聲音像一股和煦的春風,輕輕拂去了樂樂心頭的慌亂和委屈。他深吸一口氣,努力集中精神看向屏幕,跟著老師的講解,目光重新落回課本上那行行詩句。窗外的麻雀還在叫,但似乎不那麼刺耳了。他感覺心裡那點小小的煩躁,被老師溫柔的話語包裹著,慢慢沉靜下來。他小聲地跟著念:“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家的溫暖和老師的包容,暫時驅散了封閉帶來的陰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萬裡之外,在深夜的京城,李玄策的書房卻亮如白晝。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分割成十幾個小窗口,裡麵是來自世界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頂尖醫學專家、流行病學家和政府衛生官員的麵孔。這是一場規格極高、卻因時差而顯得時間混亂的國際視頻研討會,主題是“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與合作”。李玄策以“東方學者”的身份參與其中,這是他作為國家智囊團首席顧問,在國際舞台展現東方智慧的重要通道。

他剛剛結束了自己的發言。屏幕共享上,展示著簡潔而有力的圖表和數據模型,核心是“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以及“中西醫結合、全民動員”的防控策略框架。此刻,會議室內虛擬的)一片寂靜,許多專家臉上露出深思的表情,有人快速記錄,有人眉頭緊鎖,反複研究著他共享的要點。

“李先生,”一位來自歐洲某國的資深專家打破了沉默,他的語氣帶著明顯的困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質疑,“您分享的經驗和數據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但您強調的‘全民居家’和如此廣泛的篩查隔離,對個人自由的限製是否過於嚴苛?這在我們的文化背景下,幾乎不可想象。”

另一位來自大洋彼岸的專家也緊接著發言,聲音透過麥克風帶著電流的雜音:“還有,您提到的‘中醫藥介入’,其科學依據和療效評價標準是什麼?我們需要的是可驗證的、符合現代醫學規範的數據。”

麵對這些預料之中的質疑,李玄策的神情沒有絲毫波動。他穿著一件深色的中式立領襯衫,背景是他那排滿古籍的書架,幾冊泛黃的線裝書脊清晰可見,其中一本攤開的,正是《黃帝內經》。書房裡隻開著一盞暖黃的台燈,光線勾勒出他沉穩的側臉輪廓。

他沒有急於反駁,而是端起手邊的青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溫熱的清茶。放下茶杯時,他的目光沉靜如水,掃過屏幕上那些或疑惑或審視的麵孔,聲音平和卻帶著一種穿透力,清晰地傳遍每一個虛擬的會議室:

“諸位同仁,”他開口,語調不急不徐,“當一座森林燃起熊熊大火,我們是應該先爭論火種來自何方,爭論哪種滅火工具更符合曆史傳統,還是應該立刻放下成見,同心協力,調動一切可用的手段——無論是高壓水槍還是傳統的沙土——去撲滅它,保護森林裡所有的生命?”

他微微停頓,讓這個比喻的力量沉澱。屏幕上的專家們有的微微頷首,有的依然緊鎖眉頭。

“《黃帝內經》有雲:‘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這不僅指個體的免疫力,更指一個社會的凝聚力、組織力和對共同威脅的清醒認知。”李玄策的聲音帶著一種古老的韻律感,仿佛在闡述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我們所采取的,是在特定時空條件下,為最大限度保護生命而做出的艱難選擇。它根植於我們對生命至上的敬畏,以及‘上醫治未病’的古老智慧。隔離,是為了阻斷傳播鏈,保護易感者,如同在洪水到來前加固堤壩。篩查,是為了照亮未知的角落,如同在黑暗中點燃火把。至於中醫藥,”他的目光掃過那位提出質疑的專家,“它有著數千年的實踐積澱,在此次實踐中,它在緩解症狀、改善體質、協同治療方麵展現了獨特價值。我們願意分享詳細的臨床觀察數據,也歡迎基於科學精神的共同研究與驗證。”

他的話語條理清晰,既回應了質疑的核心,又超越了具體的爭論。最後,他的語氣變得更加懇切,目光仿佛透過屏幕,直視著每一個與會者的內心:

“此刻,病毒是我們共同且唯一的敵人。救人如救火,爭論火源隻會延誤時機。真正的‘大道’,在於放下無謂的爭執,攜手並肩,共享信息,互通有無。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彙聚全人類的智慧與力量,更快地撲滅這場威脅全人類的‘大火’,為我們的星球,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守護一個健康的未來。合作,方是唯一坦途。”

說完,他微微頷首,不再多言。書房裡陷入一片沉靜,隻有電腦主機發出極輕微的嗡鳴。屏幕上,許多專家陷入了更深的思考,有人開始快速地在鍵盤上敲擊。那位最初質疑的歐洲專家,緊鎖的眉頭似乎舒展了一些,眼神中多了一份認真的考量。李玄策身後書架上,《黃帝內經》那古樸的書頁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仿佛無聲地印證著跨越千年的智慧,在今日的全球危機中,依然閃爍著指引方向的光芒。窗外,京城的夜空依舊深沉,但東方遙遠的地平線,似乎已透出一絲極其微弱的、預示著黎明將至的灰白。春寒雖料峭,但冰封之下,生命的河流從未停止奔湧。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源戒 修仙嗎?社死就能變強 給他翻譯翻譯,什麼叫武聖一刀! 贅婿,開局簽到絕世兵法 尋憶師 開局負債4000億,被迫科技修 你們是來爭第二的嗎? 碧藍航線:我的艦娘秒天秒地 說好的混子,你開局神裝? 末日餘燼:我的係統隻收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