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北極村。
冬至,本該是陰極陽生的轉折點,卻遭遇了百年罕見的極寒風暴。氣溫驟降至零下五十二度,仿佛連空氣本身都被凍成了脆弱的藍色晶體。狂風裹挾著刀片般的雪粒,在墨黑的夜空中呼嘯肆虐,發出淒厲的嗚咽。整個村子陷入一片死寂的黑暗——電網在極寒和狂風的蹂躪下徹底癱瘓了。唯一的亮光,是零星幾戶人家窗口透出的、搖曳不定的微弱燭火,如同寒夜中瀕死的螢蟲。
李天樞裹著厚重的極地防寒服,呼出的白氣瞬間在麵罩上凝結成冰霜。他站在村口一塊相對避風的空地上,腳下是深及膝蓋、踩上去咯吱作響的積雪。刺骨的寒意穿透了最先進的保暖材料,讓他感覺骨頭縫裡都在往外滲著冰碴。身旁,幾位裹得像粽子似的村民正徒勞地試圖啟動一台老舊的柴油發電機,引擎在極寒中發出沉悶而絕望的嘶吼,卻始終無法點燃。黑暗中,絕望和寒冷一樣無聲地蔓延。
“不行了,栓子,油管都凍成冰棍了!”一個村民的聲音帶著哭腔。
“再試試!沒電沒暖,老人孩子熬不過今晚啊!”被叫做栓子的漢子聲音嘶啞,拚命搖動著冰冷的搖把。
李天樞看著眼前的一切,十九歲的臉龐在防寒麵罩下顯得異常沉靜,隻有那雙深邃如星海的眼眸,在黑暗中閃爍著超越年齡的思考光芒。他抬頭望向漆黑的、被風雪遮蔽的天空。北鬥七星?銀河?此刻都成了遙不可及的傳說。現代科技構建的文明燈火,在自然的絕對偉力麵前,脆弱得不堪一擊。
就在這時,他隨身攜帶的、用特殊保溫材料包裹的小口袋裡,傳來一陣極其輕微的、帶著生命律動般的溫熱感。他心中一動,小心翼翼地取出來。那是幾把金燦燦的小米!粒粒飽滿,在黑暗中仿佛自身就散發著微弱的暖光。這正是數月前,在某個關乎國計民生的關鍵時刻,由他父親李玄策主持布下的“九宮格糧陣”中特意留存下的種子!它們不僅承載著生存的希望,更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能量印記,仿佛記錄下了那一刻無數人凝聚的心力。
一個大膽到近乎荒誕的念頭,如同劃破夜空的閃電,瞬間照亮了李天樞的腦海。他想起了爺爺李長庚書房裡那本翻得起了毛邊的《周髀算經》,想起了上麵關於“立竿見影,以正朝夕”的古老記述。光與影,方位與測量……沒有衛星,沒有基站,在這絕對的黑暗與嚴寒中,難道就不能向更古老的智慧尋求指引?
“栓子叔!有乾淨的雪!大塊的!”李天樞突然開口,聲音透過麵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篤定。
栓子和村民們都愣住了,不解地看著這個從首都來的、據說有特異能力的少年。
“快!清理出一塊平地!越大越好!”李天樞的語氣帶著一種奇異的感染力。
雖然不明所以,但村民們出於對“上麵來人”本能的信任,還是立刻行動起來,用鐵鍬奮力清理出一片直徑約三米的圓形雪地。雪地被壓實,平整如鏡,反射著微弱的、不知從何而來的天光,竟呈現出一種幽暗的銀白色。
李天樞深吸一口氣,仿佛在進行某種莊嚴的儀式。他解開裝小米的袋子,手指撚起那溫熱的、帶著生命氣息的顆粒。他微微閉上眼,似乎在腦海中精確地勾勒著星圖的軌跡,又像是在感受著手中小米蘊含的、來自“九宮格糧陣”的微弱共鳴。然後,他動了。
他的動作流暢而精準,如同最嫻熟的畫師在潑墨揮毫,又像是古老的祭司在描繪星圖。金燦燦的小米,從他指尖簌簌落下,在銀白的雪地上勾勒出清晰而繁複的線條和點位。他先定北極,再畫紫微垣的宮牆,然後是北鬥七星那柄熟悉的“勺子”……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一顆顆星辰,由金黃的米粒精確標記。他口中低聲吟誦著《周髀算經》的片段,聲音在風雪中顯得微弱卻無比清晰:“…以表為股,以影為勾,定日中之景,以正四方…”他不僅是在撒米,更像是在用這古老的“立竿測影”原理,在雪地上重構一個微縮的、屬於此刻的宇宙坐標係!雪地就是他的“圭表”,米粒就是他的“星辰”。
村民們屏息凝神地看著,忘記了寒冷,眼中充滿了驚疑和一絲難以言喻的期待。這個少年,在零下五十多度的極寒裡,在絕對的黑暗中,用小米在雪地上畫星星?這能有什麼用?
就在李天樞落下最後一粒米,精準地標記出“搖光”星位的瞬間——
異變陡生!
雪地上,那由小米構成的“紫微垣”星圖,所有米粒突然同時迸發出極其微弱、卻無比清晰的金色光芒!仿佛每一粒米都變成了一顆微縮的恒星!緊接著,這些金色的光點仿佛受到了某種無形力量的牽引,它們的光芒並非散射,而是極其精準地、如同激光束一般,射向雪地中央、代表“北極星”位置的那一小片區域!
“嗤啦——!”
一聲輕響,如同燒紅的烙鐵浸入冷水。那片被數道米粒金光聚焦的雪地,瞬間升騰起一股白色的蒸汽!積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融化、塌陷下去!更令人震驚的是,融化的雪水並未結冰,反而迅速滲入地下。幾秒鐘後,一股帶著硫磺味的、灼熱的白氣猛地從那個小洞中噴湧而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地熱!是地熱口!”栓子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撲到洞口,感受到那撲麵而來的、久違的暖意!“通了!通了!下麵有溫泉脈!”
村民們爆發出難以置信的歡呼!這小小的雪地星圖,竟然真的引燃或者說,引導激活)了深埋地下的熱源!金色的米粒光芒漸漸黯淡下去,但那個噴湧著熱氣的洞口,卻如同黑夜中的希望燈塔,散發著救命的溫暖。
幾乎在同一時刻,萬裡之遙的敦煌。
莫高窟深處,一個不對外開放的、繪有古老星圖的幽暗洞窟內。李長庚正獨自一人,借助頭燈的光芒,仔細研究著一幅漢代星圖。洞窟內寒氣森森,與世隔絕,隻有他沉穩的呼吸聲和翻閱筆記的沙沙聲。他剛剛通過加密的衛星電話在電網癱瘓前最後一刻接通)得知了漠河的情況,心中正為孫子的安危和村民的困境焦灼不已。
突然,他隨身攜帶的一個特製保溫瓶輕微地震動了一下。瓶子裡裝的不是水,而是從遙遠的波羅的海深處、某個曾發生劇烈能量波動的管道附近代號“北溪”)采集的珍貴水樣。這水樣此刻在保溫瓶中,正發生著奇異的變化——它在如此低溫下並未完全凍結,反而在瓶壁上凝結出一層異常複雜、閃爍著微光的冰晶花紋,如同最精密的電路圖。
李長庚心中一動,一個靈感如同洞窟外驟然劃破夜空的極光般閃現!他猛地抬頭,望向洞窟狹小的透氣孔外。此刻,風暴似乎短暫停歇,漆黑的夜幕被一道巨大的、絢爛無比的綠色極光帷幕所撕裂!光帶如同流動的碧玉長河,在夜空中蜿蜒舞動,壯美得令人窒息。
他想起了漢代神奇的“透光鑒”——那些看似普通的銅鏡,在強光照射下,竟能將背麵的花紋清晰地透射到牆壁上,其原理至今仍是未解之謎,被認為是古代光學與冶金學的奇跡結晶。
“光…導…”李長庚喃喃自語,枯瘦的手指因激動而微微顫抖。他不再猶豫,迅速打開保溫瓶,小心地傾倒出一些蘊含“北溪”能量印記的水樣。他脫下厚重的防寒手套,用近乎虔誠的動作,用這冰冷刺骨的水,在洞窟內一塊光滑平整的石壁上,極其專注地塗抹、塑形。他的動作快速而精準,如同最老練的玉雕師。不過片刻,一塊直徑約半米、邊緣厚中間薄、形狀完美的冰透鏡便在他手中成型!冰體純淨無瑕,內部隱隱有細微的、如同星雲般的能量光點流動——那是“北溪”水樣特有的印記。
李長庚深吸一口氣,雙手穩穩地托起這沉重的冰透鏡,如同托起一個易碎的宇宙。他調整角度,將冰透鏡的焦點,對準了洞窟外那正在夜空中肆意奔流的、壯麗的綠色極光!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當冰透鏡的焦點捕捉到極光光流的刹那,洞窟內仿佛被投入了一顆無聲的光子炸彈!一道凝聚到極致、純淨得如同液態祖母綠的極光光束,被冰透鏡精準地彙聚、投射在洞窟那繪滿了古老星圖的穹頂之上!
但這投射出的,並非簡單的光斑!
那束被冰透鏡“馴服”的極光,在觸及穹頂的瞬間,如同擁有了生命和智慧,自動地延展開來!它以那些古老的星辰標記為節點,迅速勾勒、連接、構建出一幅龐大無比、精密絕倫、覆蓋了整個洞窟穹頂的立體光網!這光網並非靜止,無數細小的、如同數據流般的光點在網格間飛速流動、交換。仔細看去,那赫然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實時動態圖景!歐亞大陸的電網負荷、北美正在搶修的線路、非洲太陽能電場的發電峰值、大洋洲地熱電站的輸出波動……甚至包括此刻漠河北極村那個剛剛被李天樞引燃的、小小的地熱口噴湧的熱能信號,都如同一個微弱卻無比清晰的金色光點,在光網中閃爍!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李長庚仰望著這覆蓋穹頂的、流動的能源星圖,激動得老淚縱橫,聲音哽咽,“張衡地動儀感應的是大地脈動…而這‘透光’之術,導引的竟是天地間無垠的能量之流!先賢早已窺見…這光,本就是信息的載體,能量的通路!”就在他感歎之時,那流動的綠色光網中,突然閃現出幾縷極其熟悉、帶著深邃鈷藍光澤的粒子流光影,它們如同靈動的遊魚,在能源網絡中穿梭——那正是前些日子,在敦煌石窟和合肥實驗室裡,由飛天青金石激發的、用於約束核聚變的特殊粒子流見1220章)!它們竟也在這天地能量的宏大圖景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洞窟內,極光彙聚的全球能源圖景無聲流轉,古老星圖與現代光網交相輝映。洞窟外,漠河雪原上,那由小米星圖引燃的地熱口噴湧的熱氣,正逐漸融化冰雪,溫暖著絕望的人們。李天樞站在熱氣旁,似乎心有所感,抬頭望向南方敦煌的方向,仿佛穿透了無儘的黑暗與風雪,看到了那洞窟中由爺爺之手、借天地之光繪就的壯麗圖景。
“爺爺…”他輕聲低語,冰冷的防寒麵罩下,嘴角漾開一個溫暖而充滿希望的笑意。冬至的極夜深處,人心與古老的智慧,共同點燃了照亮未來的星火。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