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看的話,問題就很清晰明了了。
這種情況換任何一個人來,不說嫉恨了,怎麼著也得嫉妒一下吧?
“on&narks!”
發令員的口令聲將思維發散的文浩瞬間喚醒,他拍了拍臉頰使自己回到清醒的狀態,然後邁步走上起跑線。
今天的尤金和八天前的紐約一樣,多雲有風。
不同的是,紐約那天是西北風,而今天的尤金則是西南風。
對於100~200米的短道項目而言,這是個非常不利的消息。
因為北半球的標準田徑場中,百米直道的起點與終點呈南北走向。
逆風!
“set——”
“啪——!”
發令槍響,比賽開始!
當跑道上八名選手紛紛循著槍聲啟動加速後,海沃德體育場內的觀眾也立即歡呼呐喊了起來,重重聲浪迅速在俄勒岡大學內席卷開來。
作為在場唯一的100米主項運動員,這一槍中文浩的起跑反應無疑是最快的,再加上他的精湛起跑技術,在啟動環節上他就領先了其他選手不少。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博爾特。
尤塞恩·博爾特是個非常“奇葩”的短跑選手。
作為一個身高超過1米9的大個子,他的步幅確實非常寬大,但在他這樣的身高當中,他的步幅指數其實並不算非常突出。
相反的是,比起那些跟他同樣超過1米9的大個子短跑運動員來說,他的步頻卻非常突出。
當然,這一點說的是08年進入巔峰期的他,至少在目前來說,尤塞恩·博爾特各個方麵的能力在世界一流乃至頂尖的短跑運動員當中,都還不夠出色。
文浩的200米跑法和100米如出一轍,先用快速的起跑反應和精湛的起跑技術,在啟動環節獲得一定的先發優勢。
隨後進行持續穩定的長距離加速,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儘可能地控製身體的供能輸出,在確保自己的加速足夠充分的前提下,保存一定的體力留到後半段“加油”。
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他相較於極速能力而言,更加出色的速耐能力。
這場比賽的七名對手當中,除了第1道的馬文·安德森和第2道的羅德尼·馬丁他不太熟悉,不清楚他們的跑法之外。
其餘除了博爾特的4人,全都是和文浩一樣的後程型跑法,尤其是斯皮爾蒙與澤維爾·卡特。
若是此時從空中俯瞰賽場,就會發現作為內道的博爾特,從30米過後雖然一直在不斷地向外道的文浩追近,但追近的幅度卻很小。
這便說明,哪怕是采取前程型的跑法,這個時期的博爾特實力卻也很難在彎道中,占到文浩的便宜。
60米,70米,80米.
在200米項目的彎道階段,由於前伸數的的存在,內道不斷選手不斷接近外道選手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因此除非是內道選手對外道選手實現完全追平、超越,否則誰領先、誰落後是暫時難以判定的。
不過這並不包括第1道的馬文·安德森,以及第2道的羅德尼·馬丁。
作為本場比賽中唯二pb沒有突破20秒的選手,安德森和馬丁二人的實力本就與在場的高手們有著不小的差距,再加上又是最難跑的內道,因此逐漸的就被甩開了。
外道甩內道,說明實力上存在著絕對的差距。
至於3~8道,從目前來看,貌似還是勢均力敵的局麵。
90米,100米,110米.
彎道進直道!
前伸數在起跑時帶來的視覺差異,已經隨著彎道階段的結束而逐漸磨平,同時也能更好的判斷選手們之間的領先與落後了。
此時場上的第一梯隊共有三人,第8道的文浩、第7道的博爾特,以及第6道的卡特。
第二梯隊是第5道的斯皮爾蒙和第4道的克勞福德,第3道阿薩法·鮑威爾單獨處於第三梯隊,安德森和馬丁則遠遠落在了後方。
賽程已經過半,還剩下最後90米!
接下來,便是比拚速耐能力的時候了!
在進入直道的一刹那,文浩極為反常的側臉,往左手邊方向瞟了一眼。
略過博爾特的高大身影,頭戴墨鏡的澤維爾·卡特此時已經緊咬牙關奮力狂奔。
作為職業生涯中曾跑出過曆史第二快成績的他,在後世其實有一個更出名的外號——“博爾特殺手”,因為他從未輸給過博爾特。
另外,他還非常喜歡在獲勝之後,在胸口比一個“x”的手勢。
再加上他的姓名首字母也是“x”,所以也有一個“x戰警”“x卡特”的外號。
嫉妒也好,嫉恨也罷。
澤維爾·卡特、x戰警,就讓我用實力來回應你吧!
就特麼你叫x戰警啊?!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