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pb已經達到了10秒57,領了國家一級運動員證書,參加清華大學的高水平運動員招生是肯定沒問題了。
有了這枚全運會接力金牌,明年或者今年年末,我也有機會參加國家隊集訓,就是不知道國家隊的領導們有沒有看上我。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倒是想去美國那邊訓練,國內的短跑訓練理念還是太落後了,那邊的訓練條件更好”
酒店裡,聽著文浩這一番對未來規劃的侃侃而談,坐在旁邊的袁冰梅很是欣慰。
“都說孩子隻有離開了家庭才會長大,這句話看來是沒錯的。你對自己未來的運動員道路有可行的想法,媽媽很欣慰。
家裡不缺錢,你要是真打定了主意想要去美國練短跑,那就去!不管你選擇什麼樣的道路,我和伱爸爸都會支持你!”
兩個月的時間不見,袁冰梅總感覺自家兒子成長了許多。
過去的文浩,雖然很熱愛短跑,但麵對刻苦的訓練卻總是難以持之以恒,時不時便輕言放棄。
又或許是在廣西範圍內,完全找不到同齡的對手,所以輕浮驕傲之氣也時常顯露於形。
經曆了全國高中田徑錦標賽,以及全運會集訓、參賽的磨煉,見識了更加廣闊的天地後,他身上那股輕浮之氣已經蕩然全無了。
做母親最欣慰的,便是能親眼看到孩子成長。
文浩聽到這話搖了搖頭:“這都快11月了,想要去美國讀本科的話又有gpa和托福成績要求,怕是來不及準備了。
所以還是先在國內訓練吧,等什麼時候卡住瓶頸沒法提升了,再考慮去美國不遲。”
短跑競速向來被不懂行的人認為是“沒有技術含量”的運動,但實際上這短短的奔跑距離中,蘊藏著當今體育科學界所傾力追尋探索的“生物力學”。
在體育運動領域中,種族天賦是存在一定差異的,西非裔黑人擅長短跑、東非裔黑人擅長長跑,這已經是體育界內公認的事實。
但除了種族天賦外,完善而係統的科學訓練理念,才是西非裔黑人運動員上百年來製霸短跑運動的基石。
否則曆年來的奧運會百米冠軍、世錦賽百米冠軍,為什麼不是西非運動員,而是具有西非裔血統的美洲運動員呢?
中國當前的短跑訓練理念,落後了美國二十年都不止。
前世倫敦奧運會時,已經是全國百米紀錄保持者的蘇炳天,居然都還使用著三步抬頭的“自殺式起跑”。
所以,美國是一定要去的,但還不是現在。
袁冰梅聽到這話點了點頭:“你心裡有決斷就好。”
“時間不早了,你今晚先好好休息,等明天全運會閉幕回到桂林,媽媽再給你做大餐!”
“好嘞,媽,晚安!”
“晚安。”
互道晚安後,袁冰梅便走出了文浩房間。
母親大人離開後,文浩從背包裡掏出了紙筆,寫寫畫畫近一個小時。
隨後他又把這幾張紙給撕了下來,走到衛生間裡用打火機點燃,燒成灰之後再丟到馬桶裡衝掉。
那幾張紙上的內容,是絕不能讓人看見的,寄存在腦子裡才是最好的選擇。
洗漱過後,慵懶的躺在床上,思維逐漸放空。
重生至今已有近兩個月的時間,文浩反複思考了很多東西。
雖然感覺到獲得了一定的重生者體質buff加成,但其實以他的家境,倒真沒必要在短跑這條道路上死磕下去。
對於自己能不能打敗那個名為尤塞恩·博爾特的大魔王,文浩的心裡是完全沒有底的。
相比起死磕短跑,他能選擇的路還有很多。
前世他放棄運動員道路後,經過一年的複讀順利考上了暨南大學,就讀於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大學期間搞樂隊,畢業之後問父母要了啟動資金嘗試拍網劇,無果,然後跑到橫店去混了兩年。
17年開始,趁著直播及短視頻行業興起的東風,先後開辦了自媒體工作室、直播公會,逐漸混得風生水起,生活那叫一個滋潤。
憑借著領先當今世界十八年的記憶,或許提前布局娛樂行業才是更加合適的道路。
彆的不說,先把記憶中那些還未誕生的經典歌曲搬出來,以歌手的身份進入娛樂圈,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