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聞言連忙問道“子泰有何良計?”
田疇行禮道“敢問將軍可讀過韓非子所撰《二柄》?”
魏武點頭道“略微看過!”
田疇微微一笑“二柄通篇可概括為八個字‘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此人情乃是人之常情,那麼人的本性是什麼?乃是人性本利!他們之所以不願跟隨將軍前往河套四郡,那是因為將軍給的不夠多!人之本性不過是趨利避害而已!
將軍如果要振興河套四郡,那麼每郡至少需要三十萬人!那麼需要開墾兩萬四千餘頃。人少而地多,單純的土地賞賜或許難以觸動人心,尤其是對於那些故土難離、心懷猶豫的民眾而言。
然而,將軍可曾想過,河套四郡人口銳減,百廢待興,這不僅僅是土地的荒蕪,更是官府的空虛與職位的空缺。若能以此為契機,將遷徙與官職相結合,必能激發眾人的熱情與動力!
具體而言,將軍可宣布一項新政凡願意舉家遷徙至河套四郡,並承諾開墾一定數量的荒地者,根據其貢獻大小,直接授予相應官職。
這些官職,從裡長、亭長到縣令、郡丞,乃至更高級彆的官職,均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置。如此,不僅解決了土地開墾的人力問題,更填補了當地官府的人才空白,地方矛盾也會減少,更加方便治理!
人們不僅為了生存而遷徙,更是為了未來的地位與榮耀。他們每號召來的一戶人家,都是對自己仕途的添磚加瓦。
再者,將軍還可承諾,在新開墾的土地上,初期幾年內實行減稅甚至免稅政策,以減輕民眾負擔,鼓勵他們安心耕作,迅速恢複生產力。同時,加強水利建設,改善灌溉條件,確保糧食豐收,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
如此,將軍不僅能順利解決當前的財政困境,還能為河套四郡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人心所向,大勢所趨,複興之路,必將暢通無阻。”
魏武聽後,眼中閃過讚賞之色,他點頭說道“子泰此計,實乃高瞻遠矚,深得我心。子齊,你協助子泰,撰寫具體方案!子義!你好好安撫軍士!告訴他們,該給他們的一個都不會少,讓他們相信我!
周佐,修建河道的一萬人,統計好名冊和所需的糧食,等到春種後便前往雍奴挖掘河道!”
眾人聞言齊齊行禮道“諾!”
……
等他們離開後,魏武看向魏安道“魏安,你去請賊曹掾朱成過來。”
“諾!”
……
很快朱成便跟隨魏安來到了大堂,魏武便帶領朱成前往了書房與他單獨商議。
魏武將他叫到身旁低聲道“朱成,我讓你做的事情怎麼樣了?”
朱成答道“我已為將軍招募五百三十八人,皆願為將軍效死!”
“哦?你從何處找來的這些人?是否可靠?”
“將軍可還記得當年鄒丹攻城綁架百姓為盾,當時將軍仁德救下五百餘名孩子嗎?”
“你的意思是……這些人是……”
“回將軍的話,正是,那些孩子。他們如今都已長大成人,為了報答將軍救命之恩,故而皆願意為將軍獻出性命!而且這些人都是孤兒,所以就算死了也沒有多大影響。”
魏武聞言不由神情嚴肅,他沉思片刻後,緩緩問道“他們武藝如何?”朱成答道“各有所長,無法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