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連忙遞過去手帕,怕他抹皇帝一身鼻涕。
“父皇,”李璟道,“兒臣接到聖旨,惶恐不安,立刻回來了。兄弟們各個都很能乾,您怎麼能放心讓兒臣監國呢?兒臣連大唐總共有哪六部,都常常需要仔細想想。”
皇帝被他扯得身體亂搖,偏偏又沒有力氣擺脫,氣得臉色通紅,道“住手!”
李璟連忙鬆開皇帝,因為鬆得太快,皇帝猝不及防向旁邊歪倒。他又去扶,亂成一團。
“朕叫你去做,你便去做。你是大唐皇子,怎麼能坐享其成、沒有責任抱負呢?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你懂嗎?”
這句話是說,作為君子,要有寬廣堅韌的品格,要知道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要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不重大嗎?要奮鬥終身、死而後已,路途難道不遙遠嗎?
李璟撓撓頭,道“前麵的懂,子說的,是什麼意思?”
皇帝倒抽一口氣,險些氣暈過去。
“《論語》!孔子說的!朕教過你!這句話,七歲小兒都知道!”
“沒有,”李璟矢口否認,“父皇隻親自教過二哥,我是在國子監學的。老六老是帶我逃學,我沒學明白。”
皇帝伸手,下意識就要掐自己的人中。手抬起來,還是乾脆打了李璟一下。
罷了,他的確沒有認真教過這個孩子。
但他也沒有教過彆人,怎麼李策在皇陵,都能學得足智多謀;李璨日日閒逛,都能逛出八百個心眼兒?
子不教,父之過,這是他的過錯,也是每個孩子天生的造化。
皇帝耐心道“你是皇子,就算你課業不行,但我大唐朝臣,都是儘忠儘職之輩。你才三十歲,現在開始學,還不晚。朕……朕努力多活幾年,也便是了。”
“父皇要活一百歲,一千歲。”李璟嚇得說出願望。
“朕又不是靈獸,怎麼可能活那麼久?”皇帝氣極反笑,又道,“朕聽說你先前抗旨,後來才應下來。是怎麼想通了啊?”
皇帝看著李璟,心中知道是因為葉嬌去了,但也想知道葉嬌說了什麼,能讓他這個過慣安穩日子的兒子,心急火燎趕回來。
李璟撇撇嘴。
“她送了許多禮物,但是給我的那份,搬不過去,送趙王府了。兒臣就想著,回來看看。既然要回來看,就……還是應下吧,免得父皇生氣。”
李璟的心提起來,希望皇帝就這麼信了。他可不能說是因為葉嬌需要他幫忙,萬一皇帝以為他要以權謀私,可就完蛋了。
雖然他是真的想以權謀私。
比如,趁錦兒不在,先納十房小妾。
幸好,皇帝信了,並且看著高福會心一笑。
高福也笑,道“聖上猜得不錯,果然是楚王妃有辦法。”
“你知道她送給你的禮物,為什麼搬不去雍州嗎?”皇帝問。
“為何?”李璟露出迫不及待想知道的神色。
皇帝哈哈大笑“都是書!是治國理政的書,一輛馬車根本裝不下,全抬去趙王府了哈哈。你小的時候不讀書,現在全給朕補回來吧!”
“書?”李璟兩眼一翻,悔恨交加道,“兒臣被騙了!被騙了!葉嬌壞得很!她以前往趙王府扔糞,現在扔書!她這些年,就沒有過長進!”
“長進可太大了。”皇帝笑道,“幫朕解決了一件煩心事。”
雖然李璟被騙,但這個樂子還是讓皇帝開心許久。他溫和地拍拍李璟的肩膀,道“朕知道你會善待兄弟們,也會認真對待朝事。你來監國,朕很放心。出錯不要緊,朕給你機會曆練學習。”
李璟悶聲應了,在心裡嘀咕什麼樣的錯皇帝能夠忍受。
第一日便爬不起來,去遲了,可以嗎?
似乎也可以。
朝臣恭謹以待,並沒有趁機打瞌睡。
李璟鬆了一口氣,剛坐穩屁股,旁邊的內侍便喊道“可有本奏?”
李璟嚇了一跳,差點從禦座上滑下去。
千萬彆有本奏。
他在心裡嘀咕。
“趙王到了。”
長生殿內,內侍前來稟告。
皇帝正在吃藥,聞言點頭。他放下藥碗,對賢妃道“朕對宰相說,要‘以尚書事,令趙王決之’。”
賢妃收回藥碗,用帕子輕揩皇帝唇角,道“聖上在效仿晉武帝考問太子司馬衷。”
皇帝微微驚訝,含笑道“你知道這個?講來聽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