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這邊的盛長權開始了他的考試,而另一邊的申家和餘家也是不平靜。
其中,申家是因為他們擔憂申禮的鄉試情況,故而有些驚動不安,而另一邊的餘家卻是因為盛長權派人送過來的一封信。
那封申大人讓其送來的書信。
餘府。
“唉”
餘閣老一個人坐在自己書桌前,神色很是凝重。
“這,究竟是”
看著自己麵前的那一封書信,餘閣老不僅是麵上沉重,就連心裡也很是複雜,他伸出左手,拿起這封書信,右手持著筆,有心想要寫些什麼,卻又覺得無處下筆。
“申守正”
“此人所言,究竟可不可靠”
餘閣老在自己的心裡默默地思索著“若此人所言為真,那倒也是個最好的法子了”
其實,對於申守正這個人,餘閣老還是有所了解的,畢竟,二者同朝為官,且對方又是戶部尚書,作為內閣成員,餘閣老還是要經常和他打交道的。
更不用說,對方還是當今官家眼前的紅人,因此,他們二人自然是不會不了解。
不過,那時候的了解,也隻是針對與公事上的準備,對於私下裡的人品,說實話,餘閣老對其還真是沒有太多的了解。
而眼下因為告老還鄉一事的影響,不僅是申守正這個戶部尚書,就連禮部尚書孫之行也是曾暗中找人與他說和,其目的和申守正的這封信一般無二,都是想要餘閣老手裡的推薦名額。
“唉真是多事之秋啊”
餘閣老搖了搖頭,放下了手裡的筆。
“隻是,這孫之行與申守正其實,都不是老夫心目當中最合適的人選啊”
餘閣老哀歎一聲,倒是開始分析這件事兒的始末了。
“若是老夫此次退了的話,能有資格補進來的了,除了這孫、申二人之外,怕是隻有那李東陽了”
“隻是,這李東陽秉性剛直,似乎不太受官家待見,此次若是推薦他的話,若無外力相助,怕是也難免無用啊”
“這該如何是好”
李東陽,禦使大夫,是當今掌管禦史台之人,亦是朝堂之上的首號大噴子,上至官家皇後,下至九品小知縣,但凡是被其掌握證據的,無一不被其噴過。
甚至,就連那不管朝政的皇後娘娘也曾被李東陽上奏章怒噴過
蓋因那一年的皇後娘娘曾在後宮之中,無意間說過一句江寧的絲綢好,繼而就被下麵的人打著旗號在江寧城裡胡征亂收,攪得江寧城布行生意一片糟糕,許許多多與布行生意有關的百姓們都是大受苦楚,狼狽不堪
所幸,這天使胡亂征收貢品之事被李東陽友人發現,然後被其將之稟明李東陽,後有附送上天使胡作非為的證據。
故此,那一日在朝堂之上,李東陽鬥誌昂揚地在官家與百官麵前,不僅彈劾了這胡亂征收布匹的太監,還直指此事的源頭,那被這餒侍討好的皇後娘娘。
因李東陽雖說皆為真事,且此事過錯也確實是在皇宮,所以,那一日裡官家也隻能是捏著鼻子允納了李東陽的彈劾,將那胡作非為的內侍壓入天牢,等待審判,同時,也是對後宮裡皇後娘娘進行了一番口頭訓斥,責怪她不應胡亂開口,致使江寧百姓受此一劫
甚至,官家還特意削減了除太後娘娘以外,包括官家自己在內的所有人的宮裡用度,以此來作為警醒,以示後來人。
據傳,當皇後娘娘收到官家口諭之時,更是氣得當場落了淚
不過,雖然李東陽得罪了宮裡的大貴人,但同時也是贏得了百官們的敬佩與讚賞,甚至,就連外麵的文壇都是以他為榮,讚他不畏皇權,剛正不阿,是個賢才君子。
但是
除了內閣的幾個成員外,世人皆是不知,官家雖然惱怒於李東陽的彈劾,覺得他不給皇家麵子,但是他的心裡也很是欣賞李東陽的,甚至,就連那被氣哭了的皇後娘娘在事後也親自派人與李東陽道歉,坦言自己的錯誤。
也正是因為官家與皇後娘娘的如此行為,才會讓餘閣老在內的這些人覺得感動,這兩位國父國母,當真是有道明君
故此,眼下這入閣一事也已經很明顯,除了孫、申二人之外,唯一一個最有競爭力的,則就是這李東陽了。
而餘閣老的心裡,最想推薦的,也正是李東陽。
當然,這也不是說餘閣老和李東陽的交情有多好,其實,他們二人之家並無私交,甚至,都可以說從來沒來往過。
因為,李東陽看不上餘閣老家的兒子,也就是餘嫣然的老爹,餘大人,他覺得餘閣老於朝堂之上無錯,但於家庭上卻有小虧,甚至,餘大人的身上也有一些犯紀的事情。
要不是後麵餘閣老親自為自家兒子擦屁股,將其及時解決了的話,怕是李東陽後麵又要上朝彈劾了。
不過,縱使如此,餘閣老卻依舊還是很看好他,覺得李東陽是個朝堂上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材。
隻是,餘閣老也是人,他也不是一心為公的大聖人,對於餘家這一脈的傳承,他的心裡也是有著執念的。
在孫之行,申守正,以及李東陽三人裡,前二者都有點明他們日後會對餘家子弟多有照顧,甚至,孫之行更是坦言將會保舉餘閣老的兒子餘大人更近一步,直接外放到地方,做一任封疆大吏。
隻可惜,孫尚書卻是不曉得,他的這個條件卻是讓餘閣老從心底裡感到厭惡,所以,幾乎在餘閣老看見他如此言語後的第一時間,就是將其給刨除在外。
堅決不能讓他入內閣,也就是說孫之行已然是失敗了。
而餘閣老心目中最為合適的李東陽卻又油鹽不進,根本就不給餘家一點兒信息,所以,餘閣老此時一直在猶豫,究竟要不要推薦李東陽。
推薦他吧,那餘家難免是會少掉一份底蘊,日後餘家子弟怕是會少了一重保護,可是,不推薦他吧,又過不去自己心裡的那道關,違背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
也正是因為如此,餘閣老才會如此猶豫。
至於說申守正,則是餘閣老心中一直猶豫的對象。,,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